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6这儿真美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上习作六《这儿真美》教材解析和教学设计2
教材解析
统编版的教学编排,体现双线结构的编排形式,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阅读与表达)并行。
《这儿真美》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教学内容,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壮丽河山,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二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和习作均体现这一编排特点。
首先,本单元的习作是学生小学阶段的第一篇写景文,它是基于学习过习作单元“留心观察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的提升。
习作要求中先给出了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如“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场景,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同时,明确指出“写之前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继续运用学过的观察方法发现身边的美,“有什么,是什么样的”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方法性的指导,从而让观察更有条理。
这其实也提醒我们要让学生课前做好习作准备,如果习作指导前,学生确定好了习作内容,并进行了细致观察,才能避免学生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其次,本单元习作是对课文中习得的方法的实操。
“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是为了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做到“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而后课文也给出了三个例子进一步强调写作方法。
最后,本次习作也是培养学生习惯的又一次操练。
“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
然后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这是为了引导学生“分享”和“修改”,“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都是第二学段习作目标的重要内容;“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
”是为了指导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自己观察到的美景介绍清楚。
2.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词语。
3.修改自己的习作,和同学分享自己发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
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把自己观察到的美景介绍清楚。
【课前准备】
学生:在父母陪同下,运用第五单元所学的观察方法用心观察一处家乡景点,完成观察记录单。
教师:ppt、检查收集学生的观察记录单,了解大致情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说美景
1.听说我们手拉手小学——西藏林芝小学的同学们要来我们永泰交流学习啦,可他们对我们这儿可太不熟悉啦,作为东道主,咱们可得把我们大美永泰好好展示给他们看。
你们能一起来出出力,帮我找找我们身边哪里特别美?
2.请你用“( )真美”一句话来夸一夸。
二、聚焦记录单,学写中心句
1.经过同学们的提醒老师才发现我们身边的景色如此秀丽。
可是,拼命夸美可没用,它到底美在哪了呢?周末,在座各位热情的小主人翁都去进行了实地考察,让我们拿出你们完成的考察记录单来介绍介绍吧!首先发现这个记录单上有什么奥秘呢?(出示记录单,借助观察记录单,提炼观察法: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记录)
2.采访分享学生,全班交流(投影学生考察记录单)
①你发现的那一处美景,最吸引你的景物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②你能试着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吗?
③根据他说的,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也精辟地介绍一下吗?
三、交流提炼,提升表达
1.同学们,大家发现的美丽的“秘密花园”里面有这么多美丽的事物,老师相信林芝小学的同学们一定会爱上这里。
不过老师觉得,大家介绍的时候能更条理一些就更好了。
2.(1)课件出示:春夏秋冬四时美景的图片
这是什么顺序?(春夏秋冬)
是的,所以你可以按照春夏秋冬这样的时间顺序来介绍。
也可以只介绍一个季节,按照早晨、中午、晚上的时间顺序来写。
(2)课件出示:学生的摄影作品
这是前段时间大家交上来的照片,你第一眼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最后看到了什么?跟同桌说一说。
(小组交流)谁来说一说他的画作?(全班交流)
点评:大家介绍的很有条理,有的是“由远及近”的介绍,有的是“由近及远”的介绍,都很棒。
3.通过我们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可以用“春夏秋冬”或“早晨、中午、晚上”的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空间顺序写。
4.(1)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片段: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2)有一个同学也游览了西沙群岛,也写了一篇《富饶的西沙
群岛》,我们看看他的习作。
出示对比片段: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你觉得哪一篇好?为什么?
<预设>:
生:课文好,因为更生动。
生:课文更好,因为用了比喻、拟人,让句子更美了。
(4)我们写作的时候还要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等一些修辞手法,让你的习作更生动。
5.好词推荐:
(1)运用一些好词好句,也会让你的文章更美。
谁来给大家推荐一些写景的好词佳句呢?(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好词佳句。
(课件出示)
四、明确要求,自主练写
1.出示习作要求:
(1)写清楚那里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按一定顺序有条理的写。
(3)要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2.学生自主习作。
3.自读检查,改正错别字。
五、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习作?
2.全班评议:有没有“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3.根据评议,自主修改。
六、回顾总结
1.谁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
(1)听了大家的介绍,相信林芝小学的同学们对我们周边的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向往马上来到我们美丽的永泰。
(2)我们这节课不仅发现了身边的美景,还用我们的语言描绘了身边的美景。
相信日后大家会发现、描绘更多的祖国的壮美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