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乔灌木树种栽植类型设计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乔灌木树种栽植类型设计模式
作者:马秀丽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4期
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品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生态功能与作用,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造福人类的重要保障,因此继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切实做好绿化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笔者分析了
园林绿化建设主要栽植方法,并针对这些栽植技术提出了具体设计模式。

1.1 孤植
孤植,就是把同一树种,两株乔木或三株乔木紧密栽植,相距不超过1.5米。

孤植树下不能配置灌木,可设石块和座椅。

选择孤植树基本条件:
(1)植株形体美而较大,枝叶繁茂,树冠开阔,没有分蘖,或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木。

如:树形富于变化的黑松,树干效果明显的白皮松、白桦、开花繁茂、色彩鲜艳或有浓郁芳香的玉兰、桂花、枫香、紫叶李、鸡爪戚、色木戚等。

(2)生长健壮,寿命长,能经受住较大的自热灾害的树种。

不同地区应选用本地区的乡土树种中经过考验的大乔木为宜。

(3)因孤植树的独立存在于开阔空间的,得不到其他树种的保护,故须选用抗旱、耐烟尘、喜阳的树种。

树木应是不含毒素,无易于落污染性花果的树种,以免妨碍游人在树下休息。

1.2 对植
对植是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的关系做相互对称式均衡的栽植方式,在规则式种植中,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观的中轴线对称布置,两株树得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这在园林的入口、建筑入口和道路两旁是经常运用的,规则的对植,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

种植位置,要考虑不能妨碍出入的交通与其他活动,可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一般乔木距建筑物墙面为5m以上,灌木可少些,但至少要再2m以上。

1.3 行列式栽植
行列式栽植是指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的种植。

行列式栽植应用选用树冠形体整齐的树种,如圆形、卵圆形、塔形、圆柱形等,不宜选用树冠枝叶稀疏、不整的树种。

行列式栽植的株行距,应依据树种冠形大小而定,也与树种的配植、远近期结合打算有关。

一般乔木的距离在3~8米。

如果为了取得近期景观效果,栽植的苗木又不大,可以按3~5米株距栽植,待长大后,树冠开始拥挤时,在每隔一株去一株,成为6~10米的最后株距。

也可采用乔木与灌木间隔栽植的方法,具有简单的交替节奏变化。

灌木之间的株距,依灌木成长后的冠幅大小而定,因灌木各种类间冠幅大小差别较大,所以,一般定为1~5米,如过密则成为树墙绿篱了。

1.4 丛植
丛植是由二株到十几株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现就二株、三株、四株、五株的配置形式分述如下:
二株树丛的配合:二株相同的树木配置在一起,在动势、姿态与体量上,均需由差异、对比、才能生动活泼。

二树丛的栽植距离不能远离,其间距应小于两树冠的半径之和,着才能成为一体。

如果二株距大于大树的树冠时,那就变成两株独立树了,不能有树丛的感觉。

不同种的树木,如果在外观上十分相似,可以配置在一起。

如:桂花与女贞为同科不同属的树木,外观相似,又同为常绿阔叶乔木,配置在一起感到很和谐。

(1)三株树丛的配合:三株树组合的树丛最好采用在姿态、大小有差异的统一树种。

如果有二个不同树种,也应用为常绿树或同为落叶树或同为乔木或同为灌木。

三株树的组合最多用两个不同的树种,其中,二株为统一树种是树丛的主体,另一株树种则为陪衬。

忌用三个不同树种。

三株配置,树木的大小、姿态都要有对比和差异。

栽植时,三株忌在一直线上,也忌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栽植。

三株的距离都要不相等,其中最大一株与最小一株要靠近一些,组成一小组,中等的一株要远离一些,成另一小组,但二组在动势要呼应。

三株树得平面练成任意三角形。

二组相距不能太远,否则难以形成统一体。

(2)四株树丛的配合:四株一丛的组合仍以同树种为“通相”,在不变姿态、大小与疏密关系中求“殊相”。

如果运用二中不同树种时,必须同为乔木或同为灌木。

如果应用三种以上树种,必须有两种外观极相似。

原则上不要乔灌木合用。

树种相同时,分为二组,成3:1的组合,不宜两两分组,其中不要有三株成一直线。

也可形成三组的形式,即2:1:1,但最大的一株必须在二株一组中。

其中面的连线,一种是不等边三角形,另一种是不等边又不等角的四边形。

树种不同时,其中三株为一树种,一株为另一树种。

这另一种的一株不能是最大的,也不能是最小的,这一株的树种,不能单独成一组,必须与另外树种组成一个三株的混交树丛组,在这一组中,这一株的树种应与另一株不同树种靠拢,并居于中间,不能靠外边。

(3)五株树丛的配合:五株同为一个树种的组合方式,每株树的形体,姿态、动势、大小、栽植距离都应力求有差异。

一般分组方式为3:2,就是有三株一小组,二株一小组,共同构成五株树丛。

如果按树木大小分为五个排号,三株一组的应该由1、2、4成组,或1、3、4成组,或1、3、5成组。

总之,最大的一株必须在三株一组中,并且是主体,二株一组的则应为从属体。

这时的三株一组的组合的形式又相同与三株树丛的配置形式;二株一组的组合形式与二株树丛配置相同,只是这二组必须各有动势,彼此取得均衡,构成一体。

(4)群植(树群):组成树群的单株树数量一般在20~30株。

树群所表现的是以群体美为主。

树群规模不宜太大,在构图上要四面空旷。

树群内的每株树木,在全体的外貌上都要起一定的作用。

树群的组合方式,最好采用郁闭式、成层的结合。

树群内通常不允许游人进入,不具有庇荫休息的功能要求,但是树群的边缘地带仍可供游人庇荫与休息之用。

树群分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类。

单纯树群由一种树木组成,可以应用宿根性花卉作为地被植物。

树群的主要形式是混交树群。

其混交形式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及多年生草本植物。

也可分为乔木、灌木与草本三层。

这些组成部分在树群主面景观中都应有显露部分,也是该植物观赏特性突出的部分。

乔木层选用的树种,树冠姿态要丰富,是整个树群的天际线富于变化。

亚乔木层选用的树种最好开花繁茂,或有美丽的叶色。

灌木应以花木为主,草本地被植物应该以多年生野生花卉为主。

树群下的土壤尽量以地被植物覆盖,不能暴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