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绥化市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 春天的颐和园,小草带着泥土的芬芳钻了出来,柳枝在昆明湖畔轻轻摇曳,桃花在枝头尽情绽放,真是秀色可餐。

B . 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政府首次组织记者进入核电站采访,让他们按照规定路线走马观花地转了一遭。

C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一个经济体爆发危机,就会冲击到其他经济体,因此,任何开放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D .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和不绝如缕的文化传统,是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起点,是我们民生振兴的基石。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花粉含菌量高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收集后未及时脱水或储存方法不当造成的,所以,不仅要注意含菌总数和大肠杆菌含量,还应格外注意霉菌。

B . 在即将到来的下学期,全国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用上了免费教科书,部分科目用书还将循环使用。

C . 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D .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3.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春夜,一轮晕月映着灿烂的垂樱,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园山夜樱花。

我早就神往于这般美景了。

这天,我赶到园山公园的时候,还见不到月亮, 。

花仰望着月,月俯视着花,瞬间,一切都陡然静止下来,在这清丽的天地间只有月和花。

①近景是一株身着淡红色盛装的垂樱树
②远景是暮色苍茫的东山
③山顶上渐渐发亮,月亮悄悄地升上淡紫色的夜空
④地上竟然没有一瓣落花
A . ④①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②③④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4. (6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

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

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

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

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

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

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

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

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

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化的标志之一。

B . 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C . 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D . 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要想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

B . 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C . 二十世纪战乱与运动人为地割裂了书法传统的脉搏,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甚至是丧失。

D . 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体公民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特别是中青年书法家。

B . 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割开来,造成了学生书法艺术
的缺失。

C . 书法艺术不仅体现了文人的才情和学养,而且也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

D . 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对其有敬畏之心。

5. (12分) (2019高一下·洛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捉鳖
朱树元
纪伟回乡下看望父亲,给父亲捎了两条好烟。

父亲说:“这烟老贵了。


纪伟说:“您只管抽,反正不要我花钱。


父亲又叨叨起来:“你走到今天不容易,得处处小心哪!”
“我还是那句话,现金购物卡什么的一律谢绝。

”纪伟说,“至于收两条烟孝敬您……”
“先不谈这个。

”父亲打断纪伟,拿起一根木棍状的工具,“走,咱捉鳖去,捉那只逃跑了的鳖。


纪伟年纪尚小的时候,屋后的小河里生活着一只小鳖。

纪伟瞅见过它,就缠着父亲给他捉。

父亲用猪肝钓,鳖就是不咬钩。

父亲埋伏在河边,用鱼叉戳,可是鳖迅速下潜,鱼叉仅擦伤了它的背壳。

后来,鳖转移到附近一条宽阔的大河里,把远在鱼叉射程之外的河心作为透气点,平安地生活着,年复一年,长成了老鳖。

父子俩来到了大河边。

纪伟望着水面:“鳖呢?”
父亲说:“别急,它马上就会现身。


过了一会儿,河心果然浮出一只如小斗篷般的背壳带有伤痕的老鳖。

“好大的鳖啊。

”纪伟说,“可是它离我们有四五十米呢,怎么捉啊?”
父亲没有作答,而是捡起一颗石子,瞄了瞄老鳖。

“别砸。

”纪伟说,“会把它吓跑的。


父亲还是挥动了胳臂。

扑通一声,石子落在老鳖附近。

老鳖竟然没有逃跑。

纪伟说:“咦,它咋不跑呢?它咋不怕呢?”
父亲说:“刚开始砸,它跑,砸多了,它就不怕了。


纪体说:“您总砸它干啥?”
“它个头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我站在岸边时也敢大摇大摆出来透气,好像知道我拿它没辙似的。

”父亲说我嫌它碍眼,招我生气,就用石子砸它,想把它赶走。


“石子没什么威力,伤不了它;石块砖块扔不出那么远,碰不着它。


纪伟说,“它这是公然向您挑衅呢。


“但是,我现在有了捉它的办法。

”父亲扬了杨手中木棍状的家伙,“用我新制的鳖枪。

”鳖枪长约一米五,最前端有一个小滑轮,后半端有一个绕着鱼线的大轮子。

鱼线从大轮子上引出,顺着木棍,从小滑轮中穿出。

鱼线顶端,挂着一个鹌鹑蛋似的铅坠,铅坠和小滑轮之间的鱼线上系着一串带有例刺的鱼钩。

父亲抡起木棍,让铅坠垂在身后,然后瞄好方向,猛地向前挥去。

木棍画出一个半圆,甩出了铅坠。

铅坠嗖嗖往前飞,越过老鳖上方落在水里。

接着,父亲飞速转动大轮子,往回收鱼线,老鳖就被鱼钩钩了个正着。

父亲把老鳖拽上岸,装进网兜。

“您先麻痹它,然后攻其不备。

”纪伟感叹道,“这一招真是厉害!”
回家后,父亲进屋取出一盒烟,抽出一支抛向纪伟。

纪伟麻利地接住,叼到嘴上。

父亲说:“别急,你先看看这烟能不能抽。


纪伟捏着烟,看到烟卷中装的不像是烟丝,就将它撕开,把里面的东西抽了出来,一看,居然是两张卷着的百元大钞。

“上次你捎回一条烟,里面全是钱。

”父亲把手中的烟盒抛向纪伟,“这是其中的一盒,你自己瞧瞧吧。


纪伟没有接烟,而是惊叫一声,侧身让开,像是躲避来袭的利器。

父亲又把老鳖拎到纪体眼前:“你好好看看它!”
纪伟看到了老鳖的眼睛。

老鳖的眼睛亮晶晶的,如一面小小的凸面镜,纪伟从老鳖眼里看到了自己的模样,恍惚中觉得自己被关在一道栅栏里,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父亲拿开老鳖:“现在,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烟里的钱要么退掸,要么汇进廉政账户。

”纪纬回过神来,“还有,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不是我的,我绝不能沾手。


“这就对了。

”父亲说,“你一定要清清白白做官,坦坦荡荡做人。


纪伟认真地说:“我记住您的话了。


父亲说:“咱怎么处理这只老鳖呢?”
纪伟想了想:“让我把它养起来,让它成为我的镜子,行吗?”
“嗯,这个主意好,我看行。

”父亲欣慰地笑了。

(选自2016年第2期《稻河》)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篇表现反腐倡廉主题的微型小说,父亲通过独特的“捉鳖”方式,提醒、教育了自己的儿子,构思巧妙,主题鲜明,正能量满满。

B . 父亲让儿子看那只鳖,就是要让儿子从鳖的眼睛里“看出”自己如果不能幡然醒悟,迟早有触犯法律的那一天,儿子果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

C . 父亲带儿子捉鳖,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事件,因此,以“捉鳖”为标题,精准概括了这一事件;除此之外,这样命题还能吸引读者,寓托主题。

D . 这只鳖自觉着安全,但是在“父亲”的不断戏弄下渐渐放松了警惕,最终被捉;暗示了一个人面对诱惑如果麻痹大意,最终必将落人法网。

(2)小说中的儿子“纪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分条概括和分析。

(3)小说中,父亲“捉瞥”对儿子的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

儿子刚回家,父亲就带着他外出“捉鳖”,你认为父亲的这次活动是时间巧合还是临时起意,抑或事先安排?请结合文中内容选定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 (11分) (2017高一下·盐城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

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孝景时,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①,
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

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

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

”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

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

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

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

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

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

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

顷之,守长史。

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

数岁,以官卒。

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

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

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郑亦云,悲夫!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

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

③僦,运送。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存:问候
B . 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匮:缺乏
C . 卒后家无余赀财赀:同“柴”柴草
D . 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阗:充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②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B . 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 . ①常引以为贤于己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 . 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 . 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 . 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 . 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

②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9高一上·吉林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走尽这雨巷。

(4) ________,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5)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

(6) 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发尽上指冠。

(8)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9)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10) 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2015高二上·江西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小题目。

木兰花慢①
辛弃疾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②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注】①本词是辛弃疾在上饶带湖闲居时仿屈原《天问》体所作的一首咏月词。

词前有小序“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②据人说月亮运行经过海底。

(1)本词富有浪漫情怀,说说词人是如何展开想象的。

(2)有人说本词深含忧国之思,请结合词的下阕进行分析。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 (3分) (2016高三上·长春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①________。

例如,普洛克拉斯早就断言:“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亚里士多德也曾讲过:“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

”数学家徐利治说:“作为科学语言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即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和方法上也都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所谓数学美。

”数学美有别于其他的美,没有美妙的声音,②________,没有动人的节奏,没有深邃的语言,它却是一种独特的美。

正如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

”可见,③________。

10. (5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仿照下面例句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另选两个话题,再写两个句子。

园中的兰花,并不因为牡丹的娇艳而羞于绽放。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19·大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森林寂静无语,屏住呼吸野兽在森林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铺路
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大海汹涌的波涛是枉然的呻吟鱼在大海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修建港口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天空在静静地涌淌泪水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人还在无知地继续歌唱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4-1、
4-2、
4-3、
5-1、
5-2、
5-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6-1、
6-2、
6-3、
6-4、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8-1、
8-2、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
9-1、
10-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