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方式与路径联合选择行为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方式与路径联合选择行为研究出行选择行为是交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的研究多是在确定环境下开展的,且假设出行者是完全理性的。
但事实上,出行者面对的是不确定的出行环境,而且出行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而是根据备选方案的特征,表现出风险规避或风险倾向。
因此考虑到出行者风险偏好的异质性,利用前景理论对出行方式和路径联合选择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对出行选择多阶段决策过程、决策类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出行前、出行中和出行后三个阶段出行选择行为过程,指出出行者的主观个人因素:认知、动机、偏好、能力、学习与反馈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做出出行选择决策。
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属性的出行者具有的风险偏好特征,以及在出行选择行为中的风险特性。
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出行者关心的主要风险因素,即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参照点进行回归分析,找出并验证影响出行者参照点的显著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依据对出行者进行分类。
综合考虑出行方式选择与路径选择,分析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在选择不同出行方式时参照点与风险偏好系数的关系,建立期望广义出行成本的参照点模型。
利用贝叶斯更新模型描述出行者在出行前后感知时间的更新过程,建立出行者感知广义出行成本模型,编辑价值函数与决策权重函数,建立基于前景理论的出行联合选择模型。
结合实际路网进行分析,开展出行联合选择行为调查,通过计算分析基于前景理论和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出行联合选择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出行者联合选择行为的差异以及不同风险偏好系数对出行选择结果的影响。
算例结果表明基于
前景理论的出行联合选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在实际出行过程中的出行方式与路径选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