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历史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历史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
1.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 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D. 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答案】A, D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被秦朝镇压而失败。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没有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秦朝速亡的教训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
2.贾谊《过秦论》中写道:“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遂亡秦族矣。
”其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的是()
A. 涿鹿之战
B. 牧野之战
C. 国人暴动
D. 大泽乡起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可知是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
涿鹿之战、牧野之战和国人暴动都与亡秦无关。
3.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
根据下面棋盘,请你判断其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 牧野大战
B. 晋楚争霸
C. 吴越争霸
D. 楚汉之争
【答案】D
【解析】根据棋盘中的“楚河”“汉界”字样,联系所学可知,楚汉之争中,刘邦项羽本来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就是楚汉边界,即楚河汉界,D 符合题意;
ABC项与图片中的“楚河”“汉界”无关,排除。
故选D。
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 爆发地点在大泽乡
C. 建立了“张楚”政权
D. 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答案】D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选项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刘邦、项羽领导的。
错误:________ 改正:________。
【答案】刘邦、项羽, 陈胜、吴广
【解析】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答案为:错误:刘邦、项羽;改正:陈胜、吴广.
6.(1)图1和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统一王朝的疆域图。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两图所示王朝的名称,并说明理由。
(要求:至少两项理由,证据充分)
图1所示王朝为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
图2所示王朝为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
某班同学要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专题制作历史壁报,为此,他们搜集了以下历史资料:
6.(2)同学们为这一期壁报设计了四个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相关的主题(见下表)。
请你在下面表格中任意选择一个主题,从上表中找出两则资料作为该主题的内容素材,参照示例在表中填写序号,并说明该资料与主题的关系。
【答案】秦朝, 疆域四至;都城咸阳;象郡等郡名;长城;匈奴等, 唐朝, 都城长安;安
西、北庭都护府;周边少数民族名称等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据图一中的疆域四至,都城咸阳,象郡等郡名,
长城,匈奴等可知,图1是秦朝的疆域图,据图二中的都城长安,安西、北庭都护府,周边少数民族名称等可知,图2是唐朝的疆域图。
【答案】2, 照片记录了戚继光抗倭的史实。
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
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
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
台州九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4, 图片记录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明朝
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
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
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7, 照片记录了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史实。
为了加强对蒙古的统治,康熙帝击溃噶尔丹叛军。
康熙年间,蒙古族噶尔丹势力日益
强大,并在沙俄的支持下,向东进攻漠北蒙古,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在乌兰
布通战役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的胜利, 8, 图片记录了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
乾隆帝时,1757年维吾尔族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
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乾隆
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
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 照片记录了元朝设置宣政院的史实。
元朝时对西藏地区行驶行政管理权,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军政要务,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5, 照片记录了清朝
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的史实。
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
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 文字材料记录了清政府在台湾设置台湾府的史实。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
福建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
祖国的海防, 9, 照片记录了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的史实。
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
央政府批准。
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根据示例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填充如下:
7.(1)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________。
7.(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
7.(3)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
7.(4)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_。
【答案】百家争鸣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答案】夏朝
【解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答案】齐桓公
【解析】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答案】陈胜、吴广起义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8.史实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开始营造阿房宫。
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座前殿,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
古有堂谣唱到:“阿房,阿房,亡始皇”。
推论:修建阿房宫征调了大量民力,直接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这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________(判断对错)
【答案】times
【解析】据“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开始营造阿房宫。
由于工程浩大,秦始皇在位时只建了座前殿,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阿房宫,但秦王朝很快就垮台了。
”“阿房,阿房,亡始皇”及所学知识可知,修建阿房宫征调了大量民力,这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没有直接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
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
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故题干推论错误。
9.(1)商朝的统治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改正:
9.(2)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改正:
9.(3)战国时期,七雄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齐国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
改正
9.(4)项羽骁勇善战,在垓下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改正: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10.发生在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________(判断
对错)
【答案】√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
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
故题干表述正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1.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建立了什么政权?虽然失败了,但这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政权:张楚政权。
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
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
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
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
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2.(1)材料一中,“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王扫六合”有什么历史意义?
12.(2)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秦始皇如何解决?
12.(3)观察材料三的图片,与周朝的分封制相比,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有何变化?12.(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5)通过以上的分析,秦朝的兴亡给予后人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答案】(1)公元前221年。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尽西来”是指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奏王扫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答案】(2)统一货币。
【解析】(2)根据材料二“原来他们拿着各自的钱,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的钱”,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因此根据这一问题,秦始皇是实行统一货币的方法进行解决的。
【答案】(3)推行郡县制。
【解析】(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与周朝的分封制相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
治地方的方式是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答案】(4)大泽乡起义或者陈胜吴广起义。
秦的暴政。
【解析】(4)根据材料四“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而亡秦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公元前209年,陈胜、吴
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动摇了秦朝统治的基础,最终导致奏朝灭亡。
所以材料反映了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答案】(5)暴政使国家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兴亡给予后人的历史启示,是明君兴邦,暴
君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
13.(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体?
13.(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图2中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名称。
该文
献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13.(3)依据材料一图3、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13.(4)根据材料三,指出人民民主原则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具体
表现。
13.(5)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
【答案】政体:君主立宪制。
【解析】据材料一中图1可知,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采取了君
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
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答案】文献:美国《1787年宪法》;原则: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
【解析】据材料一图2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2中美国确立的这一政体是联邦制,确立此政体的法律文献是美国《1787年宪法》。
该文献体现了三权分立或“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1787年美国制定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
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三种权利相互制约但又平衡,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答案】特点: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解析】依据材料一图3、材料二“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
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皇权至上,实行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表现:确认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
【解析】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可知,人民民主原则在1954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中的具体表现是确认了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
中制。
【答案】认识: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政治民主化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等。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只要符合题意,言之
有理即可。
如: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政治民主化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民主化程度越来越高等。
14.(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14.(2)材料二中图片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地点在哪里?领导人是谁?这一事件的
历史地位如何?
14.(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14.(4)材料三涉及哪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此战役有何作用?
14.(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强秦速亡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秦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繁重,刑罚残酷。
【解析】据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秦朝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多种,如车裂、腰斩等,民众稍有不慎就
要受到刑法处罚。
”可知,材料一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和兵役繁重,刑罚残酷。
【答案】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解析】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图片的事件是指发生在大泽乡的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了秦王朝,虽然起义失败了,但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答案】正是由于秦朝的残酷统治,激起人民反抗,所以大泽乡起义爆发了。
【解析】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正是由于秦朝的残酷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大泽乡起义爆发了。
【答案】巨鹿之战;歼灭了秦军主力。
【解析】据材料三内容可知,材料三涉及了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答案】残暴的统治可以导致亡国;必须仁政治国;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
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如: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可知,残暴的统治可以导致亡国;必须仁政治国;得民心者得天下等。
七、改错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5.(1)【】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初祖”。
改正:
15.(2)【】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毫,史称西周。
改正:
15.(3)【】战国初年,楚、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建立新的诸侯国。
改正:
15.(4)【】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15年,是一个昙花一现的王朝,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残暴。
改正: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