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观后感
这书一开篇就像一把钩子,把我直接勾进了鄂温克族的世界。
他们住在希楞柱里,那希楞柱听起来就像是大自然亲手打造的小窝,透着一种原始又纯粹的劲儿。
我就想象着自己躺在那里面,透过顶部的小孔看星星,那星星肯定就像在眼前一样,一伸手就能抓到。
书里的那些人物啊,各个都鲜活。
像妮浩这个萨满,她可太让我揪心了。
萨满在他们族里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能治病救人啥的。
可妮浩每次救人的时候,自己都得承受巨大的痛苦,失去自己的孩子。
我当时就想,这是啥倒霉设定啊,就不能让好人好过点吗?但这可能就是他们族里信仰的代价吧,这种沉重的信仰,让我觉得既敬佩又心疼。
还有那驯鹿,那简直就是鄂温克族的家庭成员啊。
它们在山林里走来走去,身上驮着东西,就像一个个忠诚的伙伴。
看着书里描写驯鹿的时候,我就觉得它们的眼睛肯定特别有神,透着一种和人类之间的默契。
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也让我大开眼界。
他们打猎、采集,和大自然亲密无间。
我就想啊,现在我们这些在城市里的人,每天对着电脑、手机,和大自然的联系可能就是路过小区里那几棵树的时候。
人家鄂温克族可是完完全全依赖着大自然生存呢。
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哪里有猎物,什么植物能吃能治病,这简直就是一部活的大自然百科全书啊。
时代的发展也冲击着这个古老的民族。
他们开始面临搬迁,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山林,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
这就好比把一条鱼从河里捞出来放到鱼缸里,虽然还是有水,但那感觉能一样吗?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儿,这传统和现代的碰撞,受伤的好像总是那些坚守传统的人。
总的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吃了一道味道很丰富的菜,有对鄂温克族独特文化的新奇感,有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和惋惜,还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思考。
读完了,我感觉自己好像变得更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性了,也更珍惜那些正在消失或者已经消失
的传统文化了。
这就像是一次穿越,从现代社会一下子穿越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林里,然后再回来的时候,已经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