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指行人皆入画,不知同是画中人。”——秦武域栈道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笑指⾏⼈皆⼊画,不知同是画中⼈。
”——秦武域栈道诗
“笑指⾏⼈皆⼊画,不知同是画中⼈。
”——秦武域栈道诗
秦武域是清乾隆年间“西北第⼀诗⼈”,徐世昌编辑《晚晴簃诗汇》时曾介绍: “秦武域,字紫峰,曲沃⼈。
乾隆庚⾠举⼈,官两当知县。
有《笑⽵集》。
” 秦武域谈到⾃⼰创作体会时说:“余于五⾔宗陈思,于七古、七律宗杜陵,惟五律与绝句,则出⼊六朝三唐,⽆常师也。
”郑兰陔评价:“细绳其诗,于五古⼜有学陶学韦者,于七古⼜有仿韩仿苏者,于五七律绝句,则采群卉之英,集众腋之裘也。
及阅拟古乐府,则⼜浸湜于汉京矣。
因叹其才其情,殆前⼈所谓始于兼,故其体备者。
西北诗⼈不能不
为秦君⾸屈⼀指。
”[1]其实秦武域的散⽂可观可⽤者更多,以其所历者多,“凡⼭川风俗物产⼟宜莫不搜访,⾄于近代图籍之原委、⾦⽯碑版之存亡,悉证订确凿。
”[2]因此其对各地风物、民俗记载屡被后
⼈引⽤。
有关秦武域的研究资料很少,仅其《两当县志》、《笑⽵集》⼗卷附《薇郎集》⼆卷 、《闻见
瓣⾹录》⼗卷、《西湖杂咏》⼀卷可作依据。
秦武域约⽣于雍正⼄巳(三年,1725)[3],字紫峰,号
福亭⼭⼈,曲沃⼈。
乾隆庚⾠(⼆⼗五年,1760)乡试得中后,约于本年、癸未、丙戌参加会试未捷,其中曾北出居庸关以⾄塞上,南下岳阳以客岳州。
乾隆丙戌(三⼗⼀年,1766)会试后,适逢吏部拣选,秦武域以⼀等引见,分发⽢肃两当县。
拣选是举⼈⼊仕重要途径,即“举⼈下第后,愿就
选者,考授推官、知县、通判等官。
”[4]⼀般以会试三科为限,后屡有改动。
经拣选,其年富⼒强者
以知县⽤,年⽼者⽤以教职。
秦武域得此殊遇⾃然万分惊喜,《笑⽵集》卷七选⼊三⾸诗《乾隆丙戌榜前拣选得⼀等》、《乾清宫引见纪恩》、《出京》,表达了诗⼈“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轻快、爽朗以⾄⼤呼的⼼理,其中《乾清宫引见纪恩》诗加以⾃注,“虬漏声摧动晓钟,芙蓉阙下步从容(是⽇于五⿎齐集上谕馆,平明吏部司官呼名由太和门左门⽽进,经太和殿左体仁阁下⽽过,⾄于乾清宫门)。
⾹笼⽵箔开⾦殿(⾠刻⼊乾清宫右门,⽴右丹墀下。
见簾卷则导引以次⽽进),仗肃千官拜九重(各省选⼊⼀等者⼋百余⼈,分四⽇引见)。
瑞露溥溥常饮鹤(殿前有铜鹤对峙),卿云朵朵快随龙。
天颜今⽇真多喜,薄海欢呼圣泽浓。
”详细记录了引见时的情景。
秦武域上任途中顺道回了趟家,他说“⼗年⾯⽬拂尘埃,裘敝他乡不肯回。
惭愧来朝拜家庆,应[5]是当时知识分⼦复杂⼼理的真实写照。
然后⼊陕西,越六盘,⾄兰州、巩昌⾄两
⾏栈道中
凿⼭驾⽔卧云鳞,岚⽓溪光驴背⾝。
笑指⾏⼈皆⼊画,不知同是画中⼈。
诗约作于乾隆三⼗⼋年,时宝鸡县令薛廷魁,字秋圃,是⾃⼰同乡,有诗词来往,[8]此时反正
⾃⼰也⽆事可做,于是经栈道前去拜访,诗⼈在⼆⾥关、三叠泉俱有诗,并游览了酌吾泉、⾦台观,亦有诗纪其程。
诗如苏轼《只缘⾝在此⼭中》差好,秦武域善作义理诗,袁枚《随园诗话》卷
六:“陈古渔尝为余诵‘马过闻沙响,拖霜看雁飞’[9]之句,余甚爱之。
后知是曲沃诗⼈秦紫峰明府所
作。
紫峰有句云:‘看花须看花盛时,盛时难再花亦知。
’[10]尤妙。
紫峰与客观⽅⽵,客戏云:‘世有
⽅⽵⽆⽅⼈。
’紫峰⽈:‘有。
’问:‘何⼈?’⽈:‘⼦贡。
’问:‘何以知之?’⽈:‘《论语》云:⼦贡⽅⼈。
’”袁枚所称道的两⾸,⼤约也是在两当时期所作。
冬⽇栈道⼆⾸
峰头才看曙光分,个个⾏⼈⼝吐云。
莫笑睡⾼三丈者,谋⽣只合识⾟勤。
虹飞阁道驾峻嶒,⽯满苔斑树绕藤。
⼀径微通⼲叶响,蛇⾏未了复猿腾。
秦武域在乾隆甲午(三⼗九年,1774)接到赦免蒙召旨意,《笑⽵集》卷三有《甲午五⽉⼗⼆⽇奉召纪恩敬成三章》纪其事。
但可能因其他事,暂作逗留,《笑⽵集》卷⼋有《兰州偶感》:“祗应知退⾔归去,思报君恩不敢轻。
”有⾃注:“时余有引见之⾏。
”约略蹉跎到冬季才告别“黄花草堂”由栈道北上,第⼆年⼊蜀时曾有提到。
北归后是否引见,我们不得⽽知,诗⽂中并没有进靓的记载,《夏⽇蜀道杂诗》第三⼗⼋⾸⾃注:“由曲沃⾄成都,计程三千⾥。
”估计是在家中接旨后之任的。
卷⼋有《和李仰⼭送余赴蜀》提到:“⼗年滞留⼀官贫,此⽇重蒙帝命新。
叱马冲云将⼊蜀,听莺携酒还思秦。
”有⾃注:“予罢官客秦六年。
”这次重新起⽤,做了安县知县。
时⼤⼩⾦川之役接近后期,四川⼤⼩官员都在忙这⼀⼤事。
秦武域⾃然知道此⾏的主要任务,在《和家⾬亭兄送予⼊川》:“妖氛欲扫⾦川外,兵⽓看销⽟垒前。
”有⾃注:“时⼤⾦川将平。
”果然,始上任“⼄未七⽉⼗九⽇,⽅伯钱公委解军饷⼗五万两赴⼤⾦川茹寨交纳。
⼆⼗四⽇,成都起程。
”⾏程沿岷江⾄汶川、理县、马尔康,到楸坻、梭⽊、茹寨、⼤板昭。
⼤⼩⾦川平后,在安县、枝江等地继续做官,也曾乘船经三峡到湖北,但诗歌创作还是在秦州这⼏年。
《笑⽵集》卷⼗收有秦武域《夏⽇蜀道杂诗》三⼗⼋⾸,诗前有序云:“甲午冬⼗⼀⽉,余由凤县⾄宝鸡,履栈道才两⽇⽿。
今岁⼄未夏六⽉,复由益门⽽⼊⾄成都,偶有会⼼,辄成⼀截。
夫以蜀道⼭⽔奇绝甲天下,今获稍抒性灵,恣我吐吞,以继⼦美、放翁、渔洋之后,可不云厚幸欤。
”历代吟咏栈道诗很多,秦武域也读过不少,⾃⼰的诗不算最好,但他是个有⼼⼈,对沿途景致、古迹仔细观察,⼜作以简短考证,积累了不少资料。
兹举前⼋⾸如下:
夏⽇蜀道杂诗
去岁南岐计两程,履冰深怯马蹄惊。
谁知爱静思闲客,今⽇翻成蜀道⾏。
旭⽇轻风⼤散关,鳞鳞绿树满青⼭。
蜀门⼀线真天险,流⽔⾏⼈两壁间。
⽯磴⾼⾼欲上天,晴岚万树断云烟。
堪怜汗⾬徒⾏侣,争掬煎茶⼀勺泉。
蜀⼭弥望搃青青,古树时花各绘形。
最爱黄⽜舖前路,丛丛飞舞翠蜻蜓。
偏桥百丈忽凌空,曲曲红栏⽯径通。
到此⾏⼈换凡⾻,绿云深处驾长虹。
凤州三绝今何有,垂柳依依乡思余。
好是逢⼈堪寄信,平安两字⼀封书。
岧峣凤岭⼏徘徊,险道才过灵境来。
搃有荆关难着笔,天开画本供诗材。
深箐密树蔼凄凄,百折⽯梯联⽊梯。
⾏尽柴关岭头路,⽅知地厚觉天低。
邸阁连云不可攀,⾝邻虎豹损朱颜。
为思辟⾕寻仙隐,细⾬濛濛紫柏⼭。
诗⼈对⼤散关有⾃⼰的认识:“今之益门镇当是古⼤散关地,《县志》既⽆确语,诸家说亦⽆定论。
惟《通志》云:‘在宝鸡县城南,通斜⾕⼤路。
’予视其形势良然。
”对于栈道曾作过两次描写,这次在黄⽜铺以下(可能是长桥)他写道:“阁道有百余丈者,有数⼗丈者,有⼗余丈者,随⼭结构,朱栏雁齿,掩映于浓树丰草间,极为伟观。
⼟⼈名⽈‘偏桥。
’”在凤岭南坡,他⼜补充:“岭路尽⽯梯,断处复排⽊为梯以上。
⽊梯利于马⾜,但经久不如⽯⽿。
”还有栈道边的奇异花草,诗⼈看
到:“黄⽜舖道傍有花,丛丛作深翠⾊,花瓣五出如⽔仙,中⼼⼩萼含蕊,开满如展蝶翅。
花后挺⼀梗可半⼨许,宛如蜻蜓⾝,亦翠⾊。
开时侧出嬴枝上,枝条细长⽽硬,花叶四出如⽕焰状。
丛⽣似丽
春,横看宛若蜻蜓舞者。
询之⼟⼈,不识其名,余名之⽈‘翠蜻蜓花’。
因思花之碧者,⾃紫蝴蝶、僧鞋菊、翠蛾眉之外,不惟见登此,亦⼤为群芳⽣⾊也。
”翠蜻蜓花在后来所作《闻见瓣⾹录》丙卷中亦记有:“蜻蜓花。
黄⽜舖在宝鸡县南九⼗⾥,时值六⽉,余⼊蜀过此,见道傍有花,丛丛作深翠⾊,花瓣五出如⽔仙,中⼼含蕊,开满如展蝶翅。
花后挺⼀梗可半⼨许,宛如蜻蜓⾝,亦翠⾊。
开时侧出缀枝上,枝条细长⽽硬,花叶四出如⽕焰状。
丛⽣似丽春,横看宛若蜻蜓飞舞。
询之⼟⼈,不识其名,余名之⽈‘翠蜻蜓花’。
因思花之碧者,⾃紫蝴蝶(⼀名扁草,叶侧出如⼿掌形,即射⼲)、僧鞋菊(⼀名双鸾菊,⼜名蕃僧帽)、翠蛾眉(即淡⽵叶,⼀名碧蝉花)之外,不概见登此,亦⼤为群芳⽣⾊矣。
”
⾬中过煎茶坪
云幂幂,⾬溟溟,⾏⼈来过煎茶坪。
雾锁万⼭交天地,混茫⼀⽓迷其青。
但闻马蹄敲⽯响,欻吸风来⾛雷霆。
⼈滑⽽僵起且栗,马缩⽽蹀侧复惊。
⼈⾜马蹄⽆置所,淋漓泉向头上⽣。
⽯过⼜逢黄泥坂,湿⾬如油更偃蹇。
⼈亦猿猱强攀援,失脚直下若撒躯。
苍黄莫告欲呼天,何时剗险为平坦。
往闻秦蜀路不通,五丁凿时尽⼈⼯。
此坪正当益门户,数千年来尚蚕丛。
余乡尚书初抚陕,到此喟然⽣悲感。
囊中不惜捐⾦钱(尚书贾公汉复,康熙三年修栈道六百⾥),蹲踞顽⽯忽⽣焰。
役夫六万九千余,为碥为栈复为⼚。
速不三⽉告功成,⼆郡三⾢失其险。
坪上⾼标太保铭(太保党公崇雅作贾⼤司马修栈记,⼀刻鸡头关,⼀刻煎茶坪),下马摩挲⼼屏营。
⾮常之⼈⾮常事,⾮⽆来者孰与京。
⽯崩树压岸亦圹,从此蜀道悲难⾏。
侧⾝长叹重回⾸,恨不再⽣贾中丞,於戏,安得再⽣贾中丞。
这⾸七古收在《笑⽵集》卷四,按其描写的景物可能是⼊蜀途中所作,煎茶坪⼭路逼仄难⾏,但在蜀道中不算最⾼,关键是坪上有清康熙三年陕西巡抚贾汉复功德碑,贾汉复也是⼭西曲沃⼈,诗⼈作长诗以纪之。
秦武域在两当期间,其弟秦知域由曲沃前来探视,也曾作有《煎茶坪》诗:
煎茶坪
履险⼊蚕丛,计程才第⼀。
⽯梯上通天,拾级何时毕。
岩锋乱叠云,冈春横搁⽇。
层层交转转,蚁⾏凌崒嵂。
头前蹄返后,马⼒不⾃必。
欲住亦难住,主仆倦咤叱。
到顶冷风吹,喘汗⽓欲结。
正渴说煎茶,功胜望梅橘。
阿谁锡坪名,想是维摩诘。
秦武域《秦薇郎传》:“秦知域,字周叔,号薇郎,河东曲沃⼈,余弟也。
少从余学,年⼗六就童⼦试,辄售,为⾢庠⽣。
⼆⼗⼆,⾷饩,补弟⼦员。
乾隆⼄⾣秋试,以礼经荐被置,构呕⾎病,三⼗四,殁。
”秦知域《薇郎集》附在秦武域《笑⽵集》后,为秦武域所选,录秦州纪⾏诗有《题兄紫峰县居诗后》、《潼关》、《华⼭》、《煎茶坪》、《兄紫峰在两当开永利渠成喜赋》、《⾹泉寺》、《登真洞》等,有五⾔摘句《栈道》:“云天排树⾊,雷地撼江声。
”诗⽂虽然不多,是苦吟⼀流,秦武域在《秦薇郎传》中称其:“⽂章匠⼼独运,不作犹⼈语。
诗以唐为的,间⼊宋元。
”从这⾸诗中可知其遣词造语不咀嚼前⼈之剩羹也。
[1]郑王⾂《笑⽵集序》。
[3]秦武域《西湖诗⾃序》:“岁癸卯(乾隆四⼗⼋年,1783),告养归⾥。
予年已五⼗有⼋。
”
[4]《钦定⼤清会典事例》卷七⼗三。
[5]秦武域《笑⽵集》卷⼗《⾃京归家前⼀⽇志喜》。
[6]秦武域《笑⽵集》卷⼗《留别两当⽗⽼⼗截句》⾃注。
[7]秦武域《笑⽵集》卷三《悲秋》:“⼀官悔⾃误,五载⽅得归”(⾃注:以失囚在地⽅协缉五年)、《甲午五⽉⼗⼆⽇奉召纪恩敬成三章》。
[8]秦武域《笑⽵集》卷⼗有《却寄宝鸡令薛秋圃》。
[9]秦武域《笑⽵集》卷五《九⽇摩云关早发》:“摩云关下路,⽯劈两⼭开。
过马闻沙响,拖霜看雁来。
风尘销壮志,慷慨剩庸材。
今⽇还重九,不禁肠九回。
“
[10]秦武域《笑⽵集》卷⼀《梅花落》:“梅花有情树,迎春春可怜。
点点横斜⾥,未开将开间。
看花须看花盛时,盛时难再花亦知。
⼀夜风吹零落尽,枉却花好知恨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