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病虫害有哪些 太子参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子参病虫害有哪些太子参病虫害的防治
技术
太子参是中药材,其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一旦发生病虫害,应优先选用生物农药。

今天我们介绍太子参病虫害有哪些,以及太子参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一、太子参病虫害有哪些
经田间调查,太子参常见病虫害有太子参病毒病(花叶病)、太
子参根腐病、太子参叶斑病、蚜虫和小地老虎等病虫害。

这些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存在逐年加重发生的问题。

田间调查显示:太子参病毒病、根腐病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田块病毒病株发病率、根腐病株发病率亚鱼乡(海拔620米)达45%、31.4%,朱家场镇(海拔482米)达60%、46.8%;太子参叶斑病局部零星发生,小地老虎是苗期的主要害虫。

二、太子参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1、叶斑病的防治
在发现发病中心后,如又遇高温高湿的天气情况,可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克/亩(平均叶防治效果92.26%),45%咪鲜胺水剂800倍液(平均叶防治效果86.58%)等连续喷2~3次(间隔7~10天1次),不同农药做到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的抗药性。

2、病毒病的防治
发病期从2月下旬持续到5月中旬,发病初期用0.5%氨基寡糖素600倍液加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5克/亩喷雾2~3次,间隔7天1次,效果最佳;在防治用药的同时增加微肥,可增强植株活力,抑制病毒为害。

3、根腐病的防治
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发病初期用3%甲霜·恶霉灵8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600倍液喷雾,隔7~10天1次,连喷3次。

4、小地老虎的防治
4~5月用 5.7%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浇穴毒杀。

三、太子参病虫害发生规律
①根腐病。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病,5月中下旬后发病较重。

根腐病的发生为害与地下害虫、根螨为害有关,在土壤湿度大、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等条件下发生严重,病株率达26%~92%,严重时造成绝收。

②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tmv)。

在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出现病斑,4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一般病株率8.27%~34.16%,最高病株率达64.20%。

③叶斑病。

在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一般病株率达21%~46%,产量损失为11%~27%,以连作田块发生重。

④猝倒病。

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发病,出苗阶段发生重,种子繁殖田(复厢田)发病重。

⑤紫纹羽病。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生长后期至留种期发病重,前作为甘薯的地块易发病,在偏酸性砂壤土上及土壤排水不良地块易发病。

⑥白绢病。

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生长后期至留种期发病重,但发生面积小。

⑦小地老虎。

主要是1代幼虫为害太子参,4~5月为害幼苗,咬断幼苗根茎,造成缺窝断行。

⑧蚜虫。

在太子参出苗后,越冬蚜虫迁入为害,发生时期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

⑨蛴螬。

以幼虫在地下啃食太子参块根,咬断幼苗根茎,致使全株死亡,严重时造成缺苗断行。

该虫1年发生1代, 4月中旬至5月下旬越冬幼虫为害,7月上旬至8月下旬成虫产卵后,新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太子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