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高考专题化学人教版高考模拟(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化学高考模拟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4 分,共计32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相同,都能将还原成
B.、均为酸性氧化物,均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与反应产物相同
D.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均可用铝制容器盛放
2.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铁固体溶于盐酸可得澄清溶液与胶体性质无关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C.检验胶体能否透过滤纸的简便方法:用两张滤纸叠放,在上面滴几滴氢氧化铁胶体,看下层滤纸上是否出现红褐色
D.氢氧化铁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
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是淡黄色固体,是白色固体
B.用砂纸打磨过铝箔加热时会有融化的铝滴落下来
C.着火时可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D.和在加热时反应生成,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4.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O CO2Fe2O3Fe
SiO2CO2NaOH
N O
a2Na2O2CO2
FeC+3O Fe(OH↓+3HCl
l3H2=△)3
Na2O2N O
a2
Na
Na O2Na2O2N O
a2
X Y Z W Z 3()
A.的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强
C.的单质与氢气反应比单质与氢气反应容易
D.的原子半径小于
5.
已知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氨水中加水稀释, 增大
B.常温下,的溶液呈酸性
C.向氨水中加入固体,溶液中增大
D.将通入该氨水中,当 降至时,溶液中的=0.62
6. 已知键的键能为,键的键能为,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可知键的键能为( )
A.B.C.D.
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B.通过干馏可分离出煤中含有的苯和甲苯
C.为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应做好垃圾分类
D.以纯净物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熔喷布口罩,在抗击“新冠战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X W Z Z Y X Y
(25C)
∘N ⋅O
H 3H 2=1.8×K b 10−5S H 2O 3=1.3×K a110−2=6.2×K a210−8
K b (N S H 4)2O 3N Cl H 4c(N ⋅O )⋅c()H 3H 2H +c(N )H +4
SO 2
c(O )H − 1.0×mol ⋅10−7L −1c(S )O 2−3c(HS )O −3H −H 436kJ ⋅mol −1N −H 391kJ ⋅mol −1(g)+3(g)=2N (g)N 2H 2H 3ΔH =−92.4kJ ⋅mol −1N ≡N 430.6kJ ⋅mol −1
945.6kJ ⋅mol −1
648.6kJ ⋅mol −1
895.6kJ ⋅mol −1
8. 用学过的离子反应的知识分析下列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
A.“胃舒平”可以缓解胃酸过多:
B.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
C.加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溶液测定补铁剂中铁的含量:卷II (非选择题)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7 分 ,共计68分 )
9. 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与雾霾天气的产生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是化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利用反应 ,可实现汽车尾气的无害化处理。

一定条件下进行该反应,测得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起始投料比(与的物质的量之比)的
关系如图所示。

①投料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投料比下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的原因是________。

(2)我国学者研究了均相的反应历程,反应路径中每一阶段内各驻点的能量均为相对于此
阶段内反应物能量的能量之差,代表过渡态,反应过程中的复杂中间产物直接用表示。

① _________。

②整个反应分为三个基元反应阶段,总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_(填“一”“二”或“三”)阶段反应决定。

(3)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可表示为
, , 、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发生上述反应,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Al(OH +3=A +3O
)3H +l 3+H 22A +3C +3O =2Al(OH ↓+3C ↑
l 3+O 2−3H 2)3O 2C +2HC CaC ↓+C ↑+O a 2+O −3
====△O 3O 2H 2KMnO 45F +Mn +8=5F +M +4O e 2+O −4H +e 3+n
2+H 22CO (g)+2NO (g)=2C (g)+(g)O 2N 2ΔH <0CO NO CO m 、、m 1m 2m 3CO NO −CO TS IM 2CO (g)+2NO (g)=2C (g)+(g)O 2N 2ΔH =2CO (g)+2NO (g)=2C (g)+(g)O 2N 2=⋅(NO)⋅(CO)v 正k 正c 2c 2=⋅c ()⋅(C )v 逆k 逆N 2c 2O 2k 正k 逆1L 5molNO 5molCO CO CO 2
①点时,____________。

②测得平衡时体系压强为,为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则平衡常数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③达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既能加快反应速率又能提高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分离出部分
.恒容时,再加入、.压缩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降低温度
10.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
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三位同学制取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填“”、“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4)三位同学都认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装置中的固体能否
用固体代替?________(填“能”或“不能”).
11. 有一瓶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中的几种,
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四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第③个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量与加入的量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

据此可知:(1)在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

(2)写出第③个实验中依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M :=v 正v 逆p K p =K p p NO A N 2B 5molNO 5molCO C D N HC H 4O 3N Cl H 4Al 3+Fe 2+Mg 2+Ba 2+K +Cl −SO 2−4NaOH
12. 丁苯肽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结构简式为。

用芳香烃
制备丁苯肽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已知:①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

(2) 生成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

(3)由生成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由生成丁苯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和所含官能团种类相同,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结构有________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小。

(6
)参照上述信息,写出以 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R Y Y R X X Y H T G T T G 56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高考专题化学高考模拟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4 分 ,共计32分 )
1.
【答案】
B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
硝酸的化学性质
硅和二氧化硅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
.一氧化氮能够将还原成,而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
.能够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据此进行判断;.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稀硝酸在常温下能够与铝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稀硝酸.
【解答】
.、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够将氧化铁还原成铁,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无法还原氧化铁,故错误;
.、均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均为酸性氧化物,故正确;.、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但是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如氧化钠与反应生成碳酸钠,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错误;
.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能够与铝发生钝化现象,可以用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而稀硝酸能够与铝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稀硝酸,故错误;
故选。

2.
【答案】
B
【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解析】
A Fe 2O 3Fe
B
C
D A CO CO 2A B SiO 2CO 2NaOH SiO 2CO 2B C N O a 2Na 2O 2CO 2C D D B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氢氧化铁固体溶于盐酸可得澄清溶液与胶体性质无关,选项正确;
.胶体不是沉淀,应为:(胶体),选项错误;
.检验胶体能否透过滤纸的简便方法:用两张滤纸叠放,在上面滴几滴氢氧化铁胶体,看下层滤纸上是否出现红褐色,选项正确;
.氢氧化铁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目的,选项正确;
故选.
3.
【答案】
B
【考点】
铝的化学性质
钠的重要化合物
钠的化学性质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解析】
.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为淡黄色;
.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生成熔点高的氧化铝,熔融但不滴落;
.钠、过氧化钠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
.和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是淡黄色固体, 是白色固体。

【解答】
.钠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钠为白色,点燃条件下钠和氧气反应生成的过氧化钠为淡黄色,故正确;
.铝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熔化,因为表面有高熔点的氧化铝包着,所以不滴落,故错误;.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且钠、过氧化钠易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一般用沙土扑灭,故正确;.钠性质活泼,和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故正确;故选B 。

4.
【答案】
B
【考点】
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及其递变规律
A B FeC +3O Fe(OH l 3H 2===△)3+3HCl C D B A N O a 2B C D Na O 2Na 2O 2N O a 2Na 2O 2N O a 2A A B B C C D O 2Na 2O 2N O a 2D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第一层电子数的倍,位于第三周期,其第一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为,所以应为,结合位置可知,为,为,为。

.的最常见气态氢化物为氨气,其水溶液显碱性,故错误;
.非金属性,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强,故正确;
.非金属性,所以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较剧烈,故错误;
.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的原子半径大于,故错误;
故选。

5.
【答案】
D
【考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 只与温度有关,A 项错误;
B.因为 ,所以的溶液呈碱性,B 项错误;
C. 为的水解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 项错误;
D.由的第二步电离方程式及其电离平衡常数 可知, ,将通入该氨水中,当 降至时,溶
液的 ,则,D 项正确。

故选D 。

6.
【答案】
B
【考点】
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X Y Z W Z 3Z 26Z S Y O X N W Cl A X B Cl >S W Z C O >S Y Z D X Y B K b (N ⋅O)>(S )K b H 3H 2K a2H 2O 3(N S H 4)2O 3c(N ⋅O )⋅c()H 3H 2H +c(N )H +4NH +4S H 2O 3HS ⇌ S +O −3O 2−3H
+=6.2×K a210−8==6.2×K a2c(S )⋅c()
O 2−3H +c(HS )O −310−8SO 2c(O )H − 1.0×mol ⋅10−7L −1c()
=1.0×mol ⋅H +10−7L −1==0.62c(S )
O 2−3c(HS )O −3 6.2×10-81.0×10-7
【解析】
根据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据此计算.
【解答】
解:已知:键能为,键键能为,令的键能为,对于反应,
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

解得:,
故选.
7.
【答案】
C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
.医用酒精是的酒精;
.煤中不含苯、甲苯和粗氨水;
.垃圾分类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资源再利用;
.聚丙烯为混合物。

【解答】
.医用酒精的浓度为,并不是越大越好,浓度过大的酒精能够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阻止酒精分子进一步渗入细菌内部,反而保护了细菌,故错误;.煤中不含苯、甲苯,可通过煤的干馏得到苯、甲苯等,故错误;
.垃圾分类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能资源再利用,为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应做好垃圾分类,故正确;
.聚丙烯为混合物,不是纯净物,故错误;
故选。

8.
【答案】
B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解答】
ΔH =H −H 436kJ ⋅mol −1N −H 391kJ ⋅mol −1N ≡N x (g)+3(g)=2N (g)ΔH =−92.4kJ ⋅mo N 2H 2H 3l −1ΔH =x +3×436kJ ⋅mo −2×3×391kJ ⋅mo =−92.4kJ ⋅mo l −1l −1l −1x =945.6kJ ⋅mol −1B A 75%B C D A 75%A B B C C D D C A Al(OH)
.“胃舒平”缓解胃酸过多,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正确;
.泡沫灭火器中碳酸氢根离子与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故错误;.加热生成碳酸钙沉淀,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正确;.和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正确;故选。

二、 解答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17 分 ,共计68分 )
9.
【答案】
(1)①,②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2)①- ,②一
(3)①,② ,③【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不包括电化学)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析】
【解答】
()①在相同温度下,由和勒夏特列原理可知,越大,一氧化碳平衡转化率越大,对照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投料;②不同投料比投入涉及到反应物浓度的不同,而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比浓度大,故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投料比下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

(2
)①整个反应分为三个基元反应阶段,①
② ③ , 得;②由于①所需活化能最高,总反应速率由第一阶段反应决定。

A Al(OH)3Al(OH +3=A +3O )3H +l 3+H 2A
B A +3H
C =Al(OH ↓+3C ↑
l 3+O −3)3O 2B C C +2HC CaC ↓+C ↑+O a 2+O −3====△O 3O 2H 2C D KMnO 45F +Mn +8=5F +M +4O e 2+O −4H +e 3+n
2+H 2D B >>m 1m 2m 3621.9kJ/mol 160256/P BC
1m =n(NO)n(CO)
m >>m 1m 2m 3CO NO (g)+NO (g)=(g)ΔH =+199.2kJ ⋅mol −1(g)+CO(g)=C (g)+O(g)O 2N 2ΔH =−513.5kJ ⋅mol −1CO (g)+C (g)+O (g)O 2N 2=(g)+2C (g)N 2O 2ΔH =−307.6kJ ⋅mol −1①+②+③2CO(g)+2NO(g)=2C (g)+(g)O 2N 2ΔH =−621.9kJ ⋅mol −15molNO 5molCO
(3)①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达平衡时,,则:
起始() 转化() 平衡() 反应达到平衡时,则可算出设点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则:
起始() 转化() 平衡() 点,则,解得,则平衡时,,根据公式可知,;;②由①中平衡三段式可知,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
;③.达平衡后,分离出部分,平衡正向移动,但物质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不符合题意;
.再加入、,物质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且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故符合题意;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符合题意;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

10.
【答案】
乙,把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到试管口,若变红色,说明试管中已集满(或者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大量白烟生成,说明试管中已集满)
丙,不能
【考点】
氨的制取和性质
【解析】
(1)装置中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
(2)乙没有收集到氨气,因为氨气通过浓硫酸会被吸收;
(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可以利用氨气是减小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也可以利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冒白烟检验;
(4)丙装置加热碳酸氢铵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水通过碱石灰后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得到干燥气体氨气;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安氨气与氯化氢气体遇冷极易反应生成氯化铵.
【解答】
解:(1)依据装置中试剂分析可知都是利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L 5molNO 5molCO c(CO)=1mol/L c(C )=4mol/L O 22CO(g)+2NO(g)=2C (g)+(g)
O 2N 2mol/L 5500
mol/L 4442
mol/L 1142=v 正v 逆=32k 正k 逆
M CO 2xmol/L 2CO(g)+2NO(g)=2C (g)+(g)
O 2N 2mol/L 5500
mol/L 2x 2x 2x x
mol/L 5−2x 5−2x 2x x M c(CO)=c(C )O 25−2x =2x x =1.25c(CO)=c(C )=c(NO)=2.5mol/L O 2c()=1.25mol/L N 2=160v 正v 逆
1+1+4+2=8mol ==K p (C )p()p 2O 2N 2(CO)(NO)
p 2p 2256p A N A A B 5molNO 5molCO B C C D D BC 2N Cl +Ca(OH CaC +2N ↑+2O
H 4)2======△l 2H 3H 22N +S =(N S H 3H 2O 4H 4)2O 4C NH 3C NH 32N Cl +Ca(OH CaC +2N ↑+2O H 4)2======△l 2H 3H 2
(2)乙没有收集到氨气,因为氨气通过浓硫酸会被吸收,发生的反应是:

(3)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电离子出离子,溶液呈碱性,检验时把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到试管口,若变红色,说明试管中已集满,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所以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靠近试管口,若有大量白烟生成,说明试管中已集满,(4)甲装置分解得到的是混合气体,得不到纯净氨气,乙装置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氨气被吸收得不到氨气,装置丙装置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氨气水蒸气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得到干燥气体氨气,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安氨气与氯化氢气体遇冷极易反应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所以不能用氯化铵代替碳酸氢氨,
11.
【答案】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
【解析】
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反应呈紫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离子;溶液呈无色,则一定不含,逐滴加入过量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离子,加入氯化钡和盐酸后生成白色沉淀,生
成沉淀为,溶液中含有离子,则不含,第③个实验中,根据图象可知:生成白色
沉淀的量与加入的量的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不再变化,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离子,综上可
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有,故答案为:、;;
溶液中含有、,加入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有:=、
=、=,
故答案为:=;=;=。

12.
【答案】
(1)邻溴苯甲醛
(2)(或)
(3)氧化反应
(4

(5)2N +S =(N S H 3H 2O 4H 4)2O 4N ⋅O H 3H 2OH −C NH 3C NH 3Fe 2+Ba 2+Cl −
M +20g 2+H −Mg(OH ↓)2A +30l 3+H −Al(OH ↓)3Al(OH +O )3H −Al +2O
O −2H 2K +Fe 2+NaOH Mg 2+BaSO 4SO 2−4Ba 2+NaOH Al 3+Al 3+Mg 2+K +SO 2−4Fe 2+Ba 2+Cl −Fe 2+Ba 2+Cl −Fe 2+Ba 2+Cl −Al 3+Mg 2+M +20g 2+H −Mg(OH ↓)2A +30l 3+H −Al(OH ↓)3Al(OH +O )3H −Al +2O O −2H 2M +20g 2+H −Mg(OH ↓)2A +30l 3+H −Al(OH ↓)3Al(OH +O )3H −Al +2O O −2H 2B 、FeB r 2r 3Fe 13
(6

【考点】
有机化学基础综合应用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反应类型的判定
有机物的合成
有机物的推断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解析】
【解答】
(1)由已知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中含有醛基,结合的反应条件,可推知该反应为氧化反应,由于原子被保留,则应是将苯环的甲基氧化成醛基,即的结构简式为,所以其名称为邻溴苯甲醛。

(2)推理可知为甲苯,其与在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故所需试剂为。

(3)由(1)分析可知,反应为氧化反应。

(4)结合合成路线图及已知①可知,中含有羧基,可推知的结构简式为,则其生成丁
苯肽的方程式为:。

(5)由和所含官能团种类相同,则中含有羟基,溴原子,由于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中也含有苯环,遇到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知羟基与苯环相连,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小,可推知比减少了个侧链碳原子,即只含有一个侧链碳原子。

若取代基为
时,具有种结构,若取代基为时,中苯环上具有邻、间、对三种结构,所以共种。

(6
)根据已知信息仿照题干合成路线,以
合成的路线为:
Y Y X→Y
Br Y
R Br2Fe X B、Fe
r2
X→Y
H H
T G T T T T T G56 T G4T
−Br、−OH、−CH3T10−OH、−C Br
H2T
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