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概率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年-1976年), 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 193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19世纪初论断,宇宙是完全被 决定的。
“只要我们完全知道宇宙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我们便 能依此预言宇宙中将会发生的任一事件。例如,假定我们 知道某一个时刻的太阳和行星的位置和速度,则可用牛顿 定律计算出在任何其他时刻的太阳系的状态。”
【例题4】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发现100个光子中有
96个通过双缝后打到了观察屏上的b处,则b处是
()
A.亮纹
A
B.暗纹
C.既有可能是亮纹也有可能是暗纹
D.以上各种情况均有可能
【例题5】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A.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
粒子与光子是本质相同的物体
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
光子通过狭缝后到底落在屏上的哪一点呢?
1926年德国物理学家玻恩指出:某一个光子 的路径和落点是无法确定的。但可以知道,光子 落在明纹处的概率大,落在暗纹处的概率小。
Max Born (1882-1970)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 力学奠基人之一,1954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B.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
C.粒子的动量越大,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D.粒子的动量越小,其波动性越易观察
不确定关系
xp h
4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称 “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的 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
现在,全变了。
子通过单缝,那么该光子
A.一定落在中央亮纹处 B.一定落在亮纹处
CD
C.可能落在暗纹处
D.落在中央亮纹处的可能性最大
【例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概率波就是机械波
B.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
B
C.概率波和机械波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能发生干涉和
衍射现象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只有一个光子,则能确
定这个光子落在哪个点上
概率波
关于波粒二象性 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表现出了波动性? 还是光子本身就具有波动性呢?
明纹处到达的光子数多, 暗纹处到达的光子数少。
减弱光源
当第一个光子到达屏幕后再 发射第二个光子,这就排除了光 子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是否还 会出现干涉条纹呢?
当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 和多个光子时,长时间曝光后仍得到了清晰的 干涉条纹,所以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 互作用引起的.
光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与波动的规律的计算 结果一致,所以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描述 光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的一种概率波。(光子出 现在某处的概率可通过描述光子行为的波动力学 方程解出)
光子的粒子性表现为单个光子运动的不确定性。 光子的波动性表现为大量光子宏观的规律性。
光子如此,那么其它实物粒子呢?
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能同时被确定,位置 的不确定性与动量的不确定性遵守不等式
xp h
4
任何测量行为都会对被测量量产生不可消除 的影响。
xp h
4
要想更精确地测量粒子位置就需要用更短波长 的光去照射粒子,这样的光子动量更大,撞击将更 大地改变粒子的动量。所以,位置测量地越精确, 粒子动量测量地就越不精确。
【例题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有时是波,有时是一种粒子 B.光子和质子、电子等是少量光子易显出粒子性
D.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中,γ射线的粒子性最强,
紫外线的波动性最显著
【例题2】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纹的光强占整个
从单缝射入的光强的95%以上,假设现在只让一个光
三、电子干涉条纹对概率波的验证
单个粒子:位置不确定。
大量粒子:确定的宏观结果。
与电子等微观粒子相联系的物质波也是描述 粒子在空间分布的概率波(波动方程可计算出粒 子到达某处的概率)。
波粒二象性
1、光子与一切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2、单个或少量的粒子表现出明显的粒子性。 3、大量的粒子的宏观规律可以预知,表现 出明显的波动性(概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