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研究
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所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显得突出,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将会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学
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标签: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的不认同,高职教育的地位不高,都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培养工作,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必须要处理好的一个大的课题。
1 当前高职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存在自卑心理
和普通大大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自卑心理比较严重。
尽管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学科本位教育的影响,加之高职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现实,高职大学生入学时普遍存在着大学去不了,只有上高职的自卑心理,以为自己基础差、智商低,总觉得低人一等,心理負担很
重
1.2 存在厌学心理
不少大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无法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的现象,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实用性、实践性、广博性、专业性、自主性、创新性的特点,学习上较为盲目,从而产生厌学心
理。
1.3 社交上存在心理障碍
现在高校学生中不少人的集体观念比较淡漠,凡事以我为中心,自我主义倾向严重。
如不少学生自恃清高,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心态。
正常人际交往的缺乏,容易使他们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而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1.4 社会心理压力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其面临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等普遍较大。
社会评价体系与就业等多方面的影响,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造成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他们因焦虑、自卑而产生沉重的压抑感等不良心理,甚至有人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认为学习和生
活都没有意义,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1.5 择业焦虑心理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就表现在就业上;随着毕业的临近,许多大学生从心理上甚至感到恐慌,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己将来能否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信心不足;究其原因,许多大学生对目前的市场调节、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尚未适应,加之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使本无优势可言的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道路
上更是困难重重,倍感个人前途渺茫,信心丧失。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1 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开展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
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工作体系。
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心
理品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心理咨询是种面对面的解决心理障碍的科学方法,它通过和来访大学生的交流、探讨、解释、协商,对大学生施加心理影响,改变其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其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达到自助。
另外,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队伍素质。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更不能满足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
应该加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尽量选用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专门人才。
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甚至学生党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尽量利用他们贴近学生的优势,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有
效预防、及时解决。
2.3 不断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
为保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要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比例,及时划拨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不能仅仅是在方式上有间简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配备少量的工作人员了事,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硬件建设也应纳入学校教学设备管理体系,给予优先解决。
2.4 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社会氛围
高职院校学生不仅生活在学校,同时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社会理应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空间。
实践是大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大课堂,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学校要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大学生根极地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和才干,增强抗风险、抗
突发事件的抵抗能力,这对大大学生适时调适自己的心理十分重要。
2.5 积极的开展就业指导
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领导加大
力度,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学生心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建立高效的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构建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教育机制等措施来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玲.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