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低体温及其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麻术后低体温及其防治
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术后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临
床资料的分析总结术后低体温的发生原因,以及危害;结果:环境温度过低、产热
不足、低体温液体的使用、麻醉药物影响、生理因素等是造成低体温的主要原因;结论: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干预、减少外源刺激等措施,减少术后低体温的发生及
危害
【关键词】全麻术;低体温;原因;危害;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220-02
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
见的并发症。
在实施外科手术的病人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
以前
人们只注意到低体温对手术病人有利的一面,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量,
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等,却忽视了它对机体不利的影响,如低体
温可降低病人对手术伤口感染的抵抗力,可导致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使病人术后
苏醒延迟等[2]。
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术中低体温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危害,所以,医护人员在术前及术中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避免患者出现低体温。
1.体温的原因与危害
1.1 低体温的原因
1.1.1环境温度过低手术室的低温环境和术中部分身体的裸露及胸腹腔内脏
器的暴露,尤其是腹部手术,导致了大量的热量散失。
手术时间越长对体温影响
越大有研究证实,若手术室温度低于21℃时,病人容易出现体温过低[3]。
1.1.2产热不足大部分的手术要求患者术前禁食禁饮,而术前禁食禁饮却会
使患者机体减少化学能的释放[4];另外灌肠和服用泻剂过早,使病人空腹等待手
术时间延长,增加焦虑感及不适感,降低机体抵抗力,影响病人的睡眠,还容易
导致麻醉诱导期低血压及术后低体温的发生。
1.1.3低体温液体的使用由于输入了与室温相同的液体,特别是输入了大量
的低温库血,可使机体温度明显降低。
成人静脉输入l L环境温度下液体或每输入200mL 4℃库血,中心体温约下降0.25℃[5]。
1.1.4麻醉麻醉期间体温降低与麻醉药物有关,全身麻醉药物抑制了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干扰了中枢性体温调节;多数麻醉药物有血管扩张作用,致散热
增加;肌松药物使骨骼肌麻痹,丧失了增大肌张力的产热作用。
1.1.5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低温干燥的气体不经鼻腔、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
作用直接进入肺部,使中心体温下降了1℃~2℃[6]。
1.1.6生理因素肌肉量的减少,静息肌张力降低,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升高,皮肤血管收缩反应减退及心血管储备有限,使其对冷的耐受力差更易发生低体温[7]。
1.2 低体温的危害
1.2.1影响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检查常不能早期发现低温病人的异常改变。
研究
表明,常温(37℃)动物血样在低温测试,各项凝血值均可明显延长;而低温动
物血样在37℃下测试,其值可接近正常值,在低温测试则明显迁长[8]。
1.2.2增加切口感染率低体温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9],主要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作用,并减少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同时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抑制组
织对氧的摄取,增加伤口的感染率。
1.2.3苏醒延迟低温使肝血流减少,肝功能受损,延缓多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10],体温降低时所有的麻醉药代谢和排泄均延长,麻醉药的抑制作用增强,低
温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使苏醒时间延长。
1.2.4增加新血管并发症轻度低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中度低温时,开始出现心肌传导
障碍,心肌细胞复极化延迟导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限延长;重度低温时,将出
现严重的心功能异常。
心室激惹明显,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导致死亡。
1.2.5寒战发生率增加人体的中心体温接近37℃,患者中心体温降低1℃,
就出现寒战[11]。
寒战增加围手术期的氧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还可引起心脏传
导阻滞的加剧和心肌收缩力降低会因吸入麻醉剂而加重;寒战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和伤口疼痛。
2.应对措施
低温的治疗分为保守和积极两种。
2.1 保守复温的目标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防止热量的继续丢失,利用自身的温
度调节系统来提高体温。
其具体措施有:(1)防止传导失热,辐射失热,温暖
毛毯遮盖皮肤面,隔绝病人与金属、塑料或木料接触;(2)环境温度控制,控
制手术室温度25~28℃。
2.2 积极复温方法包括:(1)应用充气温毯遮盖全身;(2)输入加热的液
体是复温中常用的方法,但血液加热不要超过43℃,否则会引起血细胞破坏(3)气道复温法,清醒病人的吸入气体温度不能超过40℃;昏迷病人不能超过50℃;(4)全麻状态下,氨基酸产热作用是平常的5倍,术中静脉输注氨基酸抑制低温;(5)在股动脉和对侧股静脉经皮置血滤管,外接液体加温器,由反流血提
供热量,病人自身血压是流动的动力;(6)心肺体外循环是一种高效和快速达
复温方法,常用于低温导致循环衰竭的病人。
3.讨论
目前,复温方法很多,但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往往不能得到满意的复温结果。
现临床多采用几种方法联合的方式复温。
有学者以强制空气复温和毛毯覆盖身体
预防术中低温,可仍有27%~31%的病人出现术中低温,而联合输注加温液体和术
前预复温后,效果明显改善。
创伤和大手术后的低温可导致严重的机体内环境紊乱,影响患者预后。
但是
老年人低温时,复温不宜过快。
临床应提高对低体温危害性的认识,积极防治。
【参考文献】
[1]马延伟,白磊,张龙.老年患者全麻手术综合性保温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8):148-149.
[2]石春静,常宗娥.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术后低体温及其防治[J].护理研究,2008,22(2):290-291.
[3]程秀卿.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
理,2001,27(35):29-30.
[4]王立杰,张娜.术后低体温原因与危害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8(11):210.
[5]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3:2042.
[6]郭丽.全麻术后体温过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J].基础医学论坛,2005,9(10):915.
[7]胡文娟,戈卫青.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上海护
理,2004,4(5):16.
[8]蔡文训,董振明,康容田等.低温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及流变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5):286-288.
[9]罗得,刘永梅.手术中期轻度低温对老年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
志,2005,22(8):57.
[10]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9:533.
[11]黄玲,黄冰,潘灵辉.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