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午间小练习(三)(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午间小练习(三)(含解析)
车上的货物相对车厢向前滑行了x=15 mm,为了测出这个距离x,我们选择的最合理的参考系应该是( )
A.树木B.行人
C.卡车D.公路
2. 【答案】C
【解析】参考系的选取通常是任意的,但具体研究问题时,要以简单为准,本题中以卡车为参考系最方便,故选项C正确。
3.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瞬时速度是108 km/h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
D .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
3.【答案】D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v =s t =9 km 112 h =108 km/h ,平均速率v =15 km 112
h =180 km/h ,速度计示数是瞬时速度为150 km/h.,故D 正确。
4.客车运能是指一辆
客车单位时间最多能够运
送的人数。
某景区客运索道
(如下图)的客车容量为50
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单程用时10分钟。
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的运能约为
( )
A .5 m/s ,300人
B .5 m/s ,600人
C .3 m/s ,600人
D .3 m/s ,300人
4.【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数据,其平均速度v =x t
=5 m/s.因单程用时10分钟,则1小时运送
6次,其每小时的运能为50人×6=300人。
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P 点,小球离开P 点到又回到P 点所用的时间为T 1,测得T 1、T 2和H ,可求得g 等于 ( ) A.212
28T T H - B. 21224T T H - C.()2128T T H -
D. ()2124T T H
-
5.【答案】A
【解析】小球从O 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221⎪⎭⎫ ⎝⎛T g ,小球从P 点能上升的高度为
21221⎪⎭⎫ ⎝⎛T g 。
所以
有:2122221221⎪⎭⎫ ⎝⎛-⎪⎭⎫ ⎝⎛=T g T g H ,由此得21
2
28T T H g -=。
6.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 ,同时,在某高
度处有一物体B 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 (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 .物体A 的上抛初速率是两物体相遇时速
率的2倍
B .相遇时物体A 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 已
下落的高度相同
C .物体A 和物体B 落地时间相等
D .物体A 落地速度大于B 落地的速度
6.【答案】A
【解析】 由题意知A 、B 相遇时,A 正处
于上升阶段,又因为A 、B 两物体加速度相同,均为g ,则由gt v =∆得,A 、B 相遇时,速度变化量相同,即v v v
v A =-=∆,所以v v A 2=;A 、B 相遇前任一时刻B A v v >,所以相遇时B A x x
>;物体B 比物体A 先落地,;由ax v v 2202=-得A 、B 落地时速度相同。
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栓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
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中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μ.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 ,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2
/10s m g =) 7.【答案】 30.0=μ
【解析】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是:
cm 72.7,cm
s 21.72=,cm s 71.63=,cm s 25.64=,cm s 76.55=,cm s 29.56=,cm s 81.47=,cm s 31.48=, 以a 表示加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24837261516)
()()()(T s s s s s s s s a -+-+-+-=,又知s T 04.0=,解得
2/0.3s m a -=.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 mg =-μ,解得30.0=μ
8.随着汽车的晋级,极速飞车运动逐渐为人们所喜爱。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发动机的不断研制,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得到了不断的
提高,但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却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短时间内人体就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
现有一个飞车爱好者由静止开始驱车跑4.8 km的路程并最终停下来,所需最短时间为68 s,汽车的最大时速为360 km/h。
求: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
8.解析:设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为a,则以该加速度启动和刹车,耗时最短.
v=360 km/h=100 m/s t=68 s,启动和刹车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需时间与路程均相等,t1
=t3=v
a,s1=s3=
v2
2a,而中间一段匀速运动过
程所需时间t2=t-t1-t3
又路程s2=vt2,s1+s2+s3=4800 m,联立以上各式得a=5 m/s2
即人体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为5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