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入门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处理入门知识汇总
目录
1.污水处理入门知识 (2)
2,什么是生物污水处理法? (3)
3.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OD5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 (3)
4.什么是PH值及其指示意义? (3)
5.什么是总固体(TS)? (4)
6.什么是悬浮固体(SS)? (4)
7.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 (4)
8.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 (4)
9.测定BoD的用途? (5)
10.总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N、NH4+、NO2∙NO∙3)指示意义? (6)
11.磷、氮(P、N)指标意义? (6)
12.什么是溶解氧、测定目的是什么? (7)
13.水温对运行的关系? (7)
14.污泥负荷是什么?怎样调节? (7)
15.曝气池容积负荷? (8)
16.污泥泥龄含义? (8)
17.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1SS)? (8)
18.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1VSS)? (8)
19.污泥指数(SVI)? (9)
20.常见基本概念 (9)
20.1.污水处理 (9)
20.2.污水水量 (9)
20.3.污水水质 (9)
20.4. SS (9)
20.5. COD (9)
20.6. BOD (10)
20.7. NH3-N (10)
20.8. DO (10)
20.9. 污水水质 (10)
20.10.厌氧 (10)
20.11.缺氧 (10)
20.12.好氧 (11)
20.13.I曝气 (11)
20.14.14.活性污泥 (11)
20.15.活性污泥法 (11)
20.16.生物膜法 (11)
20.17.汽浮 (11)
20.18.混凝 (11)
20.19.过滤 (11)
20.20.沉淀 (12)
21.废水来源与特性 (12)
21.1.1.固体污染物 (12)
21.2.有机污染物 (12)
21.3.营养性污染物 (12)
21.4.酸碱污染物 (12)
21.5.5.有毒污染物 (12)
21.6.油类污染物 (13)
21.7.生物污染物 (13)
21.8.感官性污染物 (13)
21.9.热污染 (13)
22.污水水质的排放标准 (13)
1..1.国家标准 (13)
22. 2.地方标准 (14)
23. 3.行业标准 (14)
23.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14)
23.1.废水处理方法 (14)
23.2.废水处理程度 (15)
23.2. 1.预处理 (15)
23.2. 2. 一级处理 (15)
23.2. 3.二级处理 (15)
23.2. 4.深度处理 (18)
1.污水处理入门知识
2.什么是生物污水处理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来吸咐、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把不稳定的有机物降解为稳定无害的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代的生物处理法,按作用微生物的不同,可分好氧氧化和厌氧还原两大类。

前者广泛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有机性工业废水。

好氧氧化应用较广包含着很多艺种工艺和构筑物。

生物膜法(包含生物过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等多种工艺和构筑物。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都是人工生物处理方法。

此外还有农田和池塘的天然生物处理法,即灌溉田和生物塘。

生物处理成本低廉,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方法。

3.什么是废水处理量或B0D5去除总量和处理质量?
污水处理量或B0D5去除总量:每日进入污水厂处理的总污水流量(以m3∕d计),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一个指标。

每日去除B0D5的总量亦可作为污水厂处理能力的指标。

去除B0D5总量等于处理流量与进出水B0D5差值的乘积,以kg/d或t/d为单位。

处理质量:二级污水处理厂以出厂的B0D5与SS值作为处理质量指标。

按新制订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标准,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BODSS均小于30mg∕1o处理质量也可用去除率来衡量。

进水浓度减出水浓度除以进水浓度即为去除率。

氨氮、TP出水值或去除率也应用于处理质量指标。

4.什么是PH值及其指示意义?
PH表示污水的酸碱程度。

它是水中氢离子浓度倒数的对数值,其范围为0-14,PH 值等于7,则水呈中性,小于7呈酸性,数值越小,其酸性越强,大于7呈碱性,数值越大,其碱性越强。

污水中PH值大小对管道、水泵、闸阀和污水处理构筑物有一定的影响。

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的PH值,通常为72-7.8。

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可表明有工业废水的进入。

过低的值会腐蚀管道、泵体并可能产生危害。

例如污水中的硫化物会在酸性条件下,生成H2S气体。

高浓度时使操作工作头痛、流涕、窒息甚至死亡。

为此发现PH降低必须加强监测,寻找污染源,采取对策。

同时,生化处理的PH允许范围是6〜10,过高或过低都可影响或破坏生物处理。

5.什么是总固体(TS)?
是指水样在IO(TC温度下,在水浴锅上蒸发至干所余留的总固体数量。

它是污水中溶解性固体和非溶解性固体的总和。

它可反映出污水中固体的总浓度。

通过进出水固体的分析可反映出污水处理构筑物对去除总固体的效果。

6.什么是悬浮固体(SS)?
是指污水中能被滤器截留的固体物质数量。

悬浮固体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沉淀。

测定悬浮固体通常是用石棉滤层过滤法进行。

主要设备为古氏用锅。

当化验设备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滤纸作为滤器,从总固体与溶解固体的减差来求得悬浮固体量。

测定悬浮固体时,由于滤器不同,常产生较大差异。

该项指标是污水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测定进水和出厂水的悬浮固体,可用来反映污水通过初沉池,二沉池处理后,悬浮固体减少的情况,它是反映构筑沉淀效率的主要依据。

7.什么是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简称COD)是指用化学方法氧化污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化剂的氧量。

用高锌酸钾作氧化剂,测得的结果习惯上叫做耗氧量,用OC表示。

用重格酸钾作氧化剂,测得的结果称为化学需氧量以COD表示,二者的区别在于选用氧化剂的不同。

以高锌酸钾作为氧化剂,只能氧化污水中的直链有机化合物,而以重格酸钾作为氧化剂,它的作用比前者强烈与完全,除直链有机化合物以外,它能氧化高镒酸钾不能氧化的许多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因此,同一污水CoD值比OC值大得多。

特别是当污水厂有大量工业废水进入时,一般都应测得重络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

城市污水厂的COD值一般约为400〜800mg∕10
高镒酸钾法的耗量值在污水厂中常被用来作为确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倍数的参考数据。

8.什么是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简称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需要的
氧量。

它是一种间接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有机物的生化氧化分解通常有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含碳有机物的氧化,称为碳化阶段,约需20天才能完成。

第二阶段
主要是含氮有机物的氧化、称为硝化阶段,约需100天才能完成。

在公认的情况下,一般标准做法是在20℃温度下,培养5天,进行测定,测得数据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

简称BOD5,因此BOD5表示部分含碳有机物分解的需氧量,生活污水的BOD5应约在70%左右。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是取原水样或经过适当稀释的水样,使其含有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五日生化需氧的要求,将此水样分成二份,一份测得当天的溶解氧含量,而将另一份放入20℃培养箱内,培养5天后再测定其溶解含量,两者之差乘上稀释倍数即为B0D5o
BOD5测定过程中,正确选择稀释倍数至关重要。

通常认为,选择的稀释倍数应使经过稀释的水样在20℃恒温箱内培养5天后,它的溶解氧减少在20%~80%时较为适当。

但是,有时常因BOD5的稀释倍数掌握不当造成数值上的误差,甚至稀释倍数太小而得不到BOD5的数据。

9.测定BOD的用途?
BOD可反映污水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污水中所含有机物越多,则消耗氧量亦越多,BOD数值也越高,反之亦然。

因此它是污水水质指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尽管测定BC)D需时较长、数据不及时,但BoD指标带有综合性一一综合反映有机物总量,模拟性一一模仿水体自净。

因此很难用其他指标来代替。

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该指标的用途为:
a.反映污水有机物浓度。

如进厂污水有机物浓度,出厂污水有机物浓度。

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一般可达150~350mg∕1.
b∙用以表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

进、出水B0D5的减差除以进水B0D5即为该厂的B0D5去除率,是重要的指标。

C.污水处理厂的去除总量与出水B0D5,表示了在污水厂总的处理能力与对水体环境的影响量。

d.用来计算处理构筑物的运转参数,如曝气池的污泥负荷B0D5kg(MISS)或
容积负荷BOD5kg∕(m3∕d)o
e.反映污水处理厂运转的技术经济数据,如除去每k g BOD耗用电量(度),去除每kgBOD5需要的空气量。

£衡量污水可生化程度,当BOD5∕CoD大于0.3时,说明污水可以进行生化处理。


于0.3时,则难以生化处理。

比值在0.5~0.6时,生化过程很容易进行。

由此可见,测定B0D5的用处很大,它是污水处理厂最重要的一个测定项目。

但测定所需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出数据。

COD的化验反映污水中有机物被氧化剂氧化所需氧量,它的数据值接近于全部有机物的需氧量。

因此它也有较大用处,而且CoD测定时简短,一般城市污水厂COD>BOD,如果污水中有机物种类变化较少,则COD与BoD有一定的相互关系,因此就可用当天的COD来预测B0D5值。

根据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转数据,通常SS与B0D5在数值上大致相仿或者略为高些。

如上海各污水厂的SS比B0D5在数值上平均高出50mg∕1左右。

在进厂污水中如发现B0D5与SS成倍增长,则可能有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流入或者粪便大量进厂。

这样将会增加处理负荷。

使处理效率降低,甚至还会阻塞管道,必须追查原因,采取措施。

10.总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N、NH4+、NO2-NO-3)
指示意义?
污水中有大量的含碳有机物与含氮有机物,前者以碳、氢、氧为基本元素。

后者以氮、硫、磷为基本元素。

含氮有机物在好氧分解过程中,最终会转化为氨氮肥、亚硝酸盐氮肥、硝酸盐氮、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

因此测定上述三个指标可反映污水分解过程与经处理后无机化的程度。

当二级污水处理厂中只有少量亚硝酸氮出现时,该处理出水尚不能稳定,当氧量不足时,则污水中的有机氮大多数转化为无机物,出水流入水体后是较为稳定的。

一般进厂污水的氨氮值约30~70mg∕10进厂水中一般不含有亚硝酸盐与硝酸盐。

二级污水处理厂一般不能大量除氮肥,处理程度较高时,能够将部份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

I1磷、氮(P、N)指标意义?
污水中磷和钾的含量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活性污泥污处理污水要维持
B0D5:N:P的比例在IO0:5:1以上,在城市污水厂,一般都能达到这个比例。

有些工业废水达不到这个比例,就必须向污水添加营养剂。

12.什么是溶解氧、测定目的是什么?
溶解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量,它与温度、压力、微生物的生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一定温度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一定量的氧,例如20°C时,蒸锵水的溶解氧饱和值为9.17mg∕1o
在污水处理中常常测定出水和曝气池中的溶解值,根据它的大小来调节空气供应量,了解曝气池内的耗氧情况以判断在各种水温条件下,曝气池耗氧速率。

在运转过程中,要求曝气池内的溶解氧在1mg/1以上,过低的溶解氧值表明曝气池内缺氧,过高的溶解氧不但浪费能耗,且可能造成污泥松碎、老化。

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含有溶解氧对水体环境是有益的,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让出水带有些溶解氧。

溶解氧在水体自净过程中是个重要参数,它可反映水体中耗氧与溶氧的平衡关系。

13.水温对运行的关系?
水温,水温对曝气池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个污水厂的水温是随季节逐渐缓慢变化的,一天内几乎无甚变化。

如果发现一天内变化很大,则要进行检查,查否有工业冷却进入。

全年在8〜30C范围内,曝气池在水温8℃以下运行时,处理效率有所下降,BOD5去除率常低于80%。

14.污泥负荷是什么?怎样调节?
a,污泥负荷=进入曝气池的BOD5数量(流量X浓度)/曝气池中M1SS总量(M1SSX 池积)。

b,由于初沉池出水中的BOD5数量决定于进厂水质,一般难以调节,调节污泥负荷,减少M1SS,则提高污泥负荷,增加或减少M1SS一般通过增加或减少排泥来实现。

污泥负荷对处理效果,污泥增长和需氧量影响很大,必须注意掌握。

一般来说,污泥负荷在0.2〜0.5kg(BOD5]∕(kg.d,掌握在0.3kg(BOD5)/Γkg(M1SS).dJ
15.曝气池容积负荷?
曝气池单位容积每天负担的B0D5量称为容积负荷kg(B0D5)∕(m3.d)o容积负荷表示了建造该曝气池的经济性。

容积负荷和混合液浓度及污泥负荷有如下关系:BV=x,B5,式中(X即M1SS)。

16.污泥泥龄含义?
污泥泥龄=曝气池内M1SS数量(M1SSX池积)/剩余污泥中固体量(排放量X排泥浓度)。

污泥泥龄是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天排放的剩余污泥之比值,单位是d。

在运行平稳时,可理解为活性污泥在曝气中平均停留时间。

一般曝气池系统的污泥泥龄约5~6d0当要达到硝化阶段时,污泥泥龄需达8~12d 或更高。

污泥泥龄和污泥负荷有相反的关系,污泥泥龄长,负荷低,反之亦然,但并不成绝对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17.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1SS)?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是曝气池中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数量,单
位(mg∕1),它是计量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数量的指标,由于测定简便,往往以它作为粗略计
量活性污泥微生物量的指标。

在推动流曝气中M1SS一般为1000→000mg∕1,在合建的完全混合曝气池中,空气曝气的M1SS根少有超过8000mg∕1o这是因为M1SS过高。


碍充氧,也使它难以在二沉池中沉降。

18.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1VSS)?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重量(通常用600℃下的烧灼减量来测定),故有人认为能较M1SS更确切地代表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

不过M1VSS中还包括非活性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也不是计量
M1SS的最理想指标,对于生活污水,常在0.75左右。

19.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静沉后,相应的I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1计)即:
SVI=混合液30min静沉后污泥沉积(m1)/污泥干重(g)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

良好的活性污泥SV1常在50~300之间,SV1过高的污泥浓度,在相同浓度情况下测得的SV1值才有价值。

另因测定容器的大小对测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必须统一测定容器。

20.常见基本概念
20.1.污水处理
就是采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分离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处理,使水得到净化的过程。

20.2.污水水量
在一定的时间内排放污水的量,常用m3∕d或m3∕h表示。

20.3.污水水质
用各种指标表征的污水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质。

常见的指标有PH、SS、COD、BOD、NH3-N.TP、油类物质、重金属、大肠杆菌、色度、温度等。

20.4.SS
固体悬浮物,一般单位mg∕1,一般指用滤纸过滤水样,将滤后截留物在105°C温度中干燥恒重后的固体重量。

20.5.COD
化学需氧量,一般单位mg/1。

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分析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20.6.BOD
生化需氧量,一般单位mg∕1o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生物需氧量(BoD)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的量,称生化需氧量简称B0D。

通常是指在20温度下,经5天培养后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用B0D5表示,B0D5常用来表示可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20.7.NH3-N
氨氮,一般单位mg/1。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镂(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

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
容易分解成氨。

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20.8.DO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里氧的量,通常记作D0,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20.9.污水水质
TN
即水中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与硝酸盐氮之和;
TP
有机磷和无机磷之和;
20.10.厌氧
污水生物处理中,没有溶解氧也没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

溶解氧在0.2mg∕1以下。

20.11.缺氧
污水生物处理中,溶解氧不足或没有溶解氧但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

溶解氧在
0.2~0.5mg∕1左右。

20.12.好氧
污水生物处理中,有溶解氧或兼有硝态氮的环境状态。

溶解氧在2.0mg∕1以上。

20.13.曝气
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

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0.14.活性污泥
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
污泥状的絮凝物。

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20.15.活性污泥法
利用活性污泥在废水中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和沉淀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0.16.生物膜法
使废水接触生长在固定支撑物表面上的生物膜,利用生物降解或转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20.17.汽浮
气浮法是在水中通入或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附着在悬浮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它浮在水面,从而获得固、液分离的方法。

产生微气泡的方式有曝气和溶气等。

20.18.混凝
混凝的目的在于通过向水中投加一些药剂(通常称为混凝剂及助凝剂),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物能互相聚合,长大至能自然沉淀的程度,这个方法称为混凝沉淀。

在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混凝沉淀都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0.19.过滤
在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指以石英砂等粒状填料层截留水中悬浮物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态物质,特别是能有效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等,对BOD和COD等也有某种程度的去除效果。

1.1.20.沉淀
利用悬浮物和水的密度差,重力沉降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程。

21.废水来源与特性
根据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

生活污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

工业废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

1.2.1.固体污染物
固体污染物常用悬浮物(SS)和浊度两个指标来表示。

浊度:水的透明程度的量度。

指水溶液中所含颗粒物对光的散射情况。

1.3..有机污染物
主要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来描述。

1.4..营养性污染物
主要是氮、磷化合物(NH3-N、TP)
引起富营养化
1.5..酸碱污染物
主要由工业废水排放的酸碱以及酸雨带来。

水质标准中以PH值来反映其含量水平。

1.6..有毒污染物
废水中的毒物可分为三大类:无机化学毒物、有机化学毒物和放射性物质。

无机化学毒物
无机化学毒物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类。

有机化学毒物
这类毒物大多是人工合成有机物,难以被生化降解,主要有:农药(DDT、有机氯、有机磷等)、酚类化合物、聚氯联苯、稠环芳烧(如苯并花卜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是指原子核衰变而释放射线的物质属性。

1.7..油类污染物
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两项。

1.8..生物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和病毒。

水质标准中的卫生学指标有细菌总数和总大肠杆菌群数两项。

1.9..感官性污染物
废水中能引起异色、浑浊、泡沫、恶臭等现象的物质,虽无严重危害,但能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极度不快,被称为感官性污染物。

各类水质标准中,对色度、臭味、浊度、漂浮物等指标都作了相应的规定。

21.9.热污染
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叫做热污染。

22.污水水质的排放标准
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包括饮用和工业用水对象等)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值。

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22. 1.国家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2)《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污泥的标准值及其检测排放与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地方可根据本标准并结合当地特点制订地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管理。

23.2.地方标准
《广东省地方污水排放标准》
《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上海市地方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32/1072-2007)
24. 3.行业标准
《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430-2004)》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1992)》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1992)》
《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
《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23.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23. 1.废水处理方法
将处理方法分可分为分离法和转化法两类。

表1分离法
污染物存在形式分离方法
离子态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电渗析法、离子吸附法、离子浮选法
分子态萃取法、结晶法、精储法、吸附法、浮选法、反渗透法、蒸发法
胶体混凝法、气浮法、吸附法、过滤法
悬浮物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磁力分离法、筛选法、气浮法
表2转化法
方法原理转化方法
化学转化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电化学法
生化转化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法、生物塘等
23. 2.废水处理程度
按处理程度分主要分为四大块:
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深度处理。

23. 2.1.预处理
主要包括温度调节、水质水量调节、预曝气、隔油等;
格栅机、刮油刮渣机、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23. 2.2.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废水中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同时还通过中和或均衡等预顶处理对废水进行调节
主要采用物化处理,中和、混凝沉淀;
25. 2.3.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废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

1)好氧:主要采用生化处理,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2)厌氧:厌氧接触工艺、厌氧生物转盘、厌氧流化床等。

3)其他
1.1)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湿式氧化技术、微波技术
1.2)土地处理技术:植物修复法、人工湿地
1.3)新技术:磁分离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法等
A/0:
对于脱氮,工艺如下:
A/0,对于除磷,工艺如下:
A2∕0(脱氮除磷):
23. 2.3.1.SBR
SBR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24. 2.3.2.CASS
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反应池沿长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

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灌水装置,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集曝气沉淀、排水于一体。

23・2・3・3.氧化沟
传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良,外形呈封闭环状沟,其特点是混合液在沟内不中断地循环流动,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段,且将传统的鼓风曝气改为表面机械曝气。

23.2.3.4.生物膜法
例如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BAF、生物流化床、MBR.生物转盘。

原理:含有营养物质和接种微生物的污水在填料的表面流动,一定时间后,微生物会附着在填料表面而增殖和生长,形成一层薄的生物膜。

23.2.3.5.接触氧化法
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点的一种新的废水生化处理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设备是生物接触氧化滤池。

在不透气的曝气池中装有焦炭、砾石、塑料蜂窝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没,用鼓风机在填料底部曝气充氧,这种方式称谓鼓风曝气装置;空气能自下而上,夹带待处理的废水,自由通过滤料部分到达地面,空气逸走后,废水则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