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播思想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 然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显然不是“灵韵”及其具有的这 些特性。大众需要的是明晰性,而不是神秘性和模仿 性;是同一性,而不是差异性和独特性;是占有性, 而不是不可接近性。 • 传统的权威性体现 在艺术品的独特和本真性,既然 “灵韵”丧失是艺术品本真性和独特性的丧失,那么 它也就是艺术权威性的丧失。
• 尤尔根· 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 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历任海德 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 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 所长。1994年荣休。他同时也是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 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代表著作:
(一)奠基时期(50年代末—60年代末):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理论与实践》 、《作为 “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知识与兴趣》 (二)交往理论形成时期: 《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问题》、《论历史唯物主义的 重建》、《交往与社会进化》 (三)交往理论完成和拓展时期: 《交往行为理论》、《道德意识与交往行为》、《现代 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维》、《商谈论理学 诠释》、《事实与有效性》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代表著作: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 《作为生产者的作者》 《讲故事的人》 《德国悲剧的起源》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 本雅明的学术生涯始于语言学研究。其基本观点是:“语 言既不是偶然与它们对象相联系的一种约定的符号系统, 也不是词语与实在的一种神秘的同一,却是协调上帝原初 的、假造的词语与人的认识的中介,它只不是对上帝词语 的一种不完善的反映”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 与老法兰克福学派相区别,哈贝马斯把激进主义引向 了改良 • 哈贝马斯毕生致力于交往行为理论的构建,他没有简 单地继承传统,而是广泛综合当代西方解释学、语言 学、实用主义学、精神分析学等各派理论成就,积极 倡导将哲学和社会学理论转变成一种具有自我反思性 并能提供批判尺度的“理性重建”理论,试图为晚期 资本主义社会提供正常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批判的社 会理论奠定理性基础。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代表著作: 《单向度的人》 《爱欲与文明》 《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 《理性和革命 黑格尔和 社会理论的兴起》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对大众媒介的影响力的概括。 • 马尔库塞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的奠定来自于他的“单 向度”理论。这一理论大致包含两个部分: 其一是对西方世界单向度社会特征的描述与分析,其二 是试图通过结合马克思和佛洛依德的思想来构想一个超 越单向度的社会。
欧洲传播思想史 法兰克福学派史
L/O/G/O
2011文传 杨雪莲
第八章 现代传播观念: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第二部分:代表人物及观点
•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论 •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论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艺术应该是乌托邦世界,艺术是惟一可以虚幻的。在当 代,唯独文化产品能让个人自主和个人幸福得到乌托邦的 享受,但艺术在现在社会被改变了。” ——《新音乐的哲学》 • 他最后的结论是:流行音乐客观上是不纯正的,并使听众 的意识受到伤害,不论这种使个人受到伤害的程度多么难 以估量。就是后来常招致反批判的精英文化立场。
•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 在对待工具理性的态度上,他和阿多诺是一致的,都对 工具理性的扩张既忧虑,又愤恨。 对待理性的态度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论
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由他和洛文塔尔之间的通信 构成。
消费趋于消失,吃、喝、看、爱、睡成为“消费”,那么这种消费意 味着人已成为一个机器,不论他是在车间外部还是内部。
机械主义对人的统治无论是闲暇时间还是工作时间。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观同时来自对阿德勒《艺术与谨慎》 的评论。他认为大众性不是由大众直接决定的,而往往是 由大众在其他社会阶层的代表决定的。
一机械化在日益降低着花费在劳动者的体力的数量和强度二职业的层理中出现了同化趋势三劳动特性和生产工具中的这些变化改变着劳动者的态度和意识四工人阶级不再作为现存社会的活生生的矛盾出现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有着两重性效果一是满足那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抗议的物质需要二是从而也就促进了人们同现存制度的同一性马尔库塞无不悲哀的说在高度工业文明中反抗现状的思想能够深植于其中的内心向度被削弱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发达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有着两重性效果,一是满 足那些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抗议的物质需要, 二是从而也就促进了人们同现存制度的同一性
• 发达工业的消费方式的影响
• 马尔库塞无不悲哀的说,在高度工业文明中,反抗 现状的思想能够深植于其中的“内心”向度被削弱 了。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 • “文化工业论” “工业化” “工业化”途径:文化本身的“工业化” 和文化本 身作用于传播对象的“工业化”。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 论
• 马尔库塞分析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劳动过程对于无产阶级的 影响。指出“发达工业文明地区的劳动阶级正经历着一个 决定性的变化。”变化的四要素: 一、机械化在日益降低着花费在劳动者的体力的数量和 强度 二、职业的层理中出现了同化趋势 三、劳动特性和生产工具中的这些变化,改变着劳动者 的态度和意识 四、工人阶级不再作为现存社会的活生生的矛盾出现了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单向度的人》的基本论点:先进工业社会的技术, 已经促成现代资本主义形成霸权,这种霸权更确切的 说是一种控制权力,这种控制权已经渗透于生产、分 配和销售等不同领域,通过使在先前社会制度中观点 相异、利益冲突的所有人的同一化,能够得以消除冲 突。
• 真实需求和虚假需求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 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愈益摆脱其崇拜基础。 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愈益压倒崇拜价值。这种变化 不仅是技术变革的结果,也是由于艺术欣赏参与者 的性质和数量的变化造成的。 “灵韵”在当代社会衰微的社会基础:万物平等意 识。
•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 机械复制时代大众对艺术的态度:大众寻求的是娱 乐和开心。 • 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技术必然引起艺术功能的 变化。 • 机械复制艺术可以并应该成为社会改造的特殊工具。 文化的技术性复制方面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正在改变 文化在社会中的职能。 • 本雅明褒扬“机械复制”的积极潜力。他认为, “机械复制”开启了从“氛围”文化向“民主”文 化发展的进程。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 哈贝马斯批判理论转向语言哲学的广阔背景:现代西方 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即从近代哲学关注认识内容转 向现代哲学对认识表达的研究。 早在哈贝马斯从事理论研究开始,他就十分注意对“公 众社会的研究”,他感到当时西方社会的“公众社会的 交往结构”已经处于“被统治和被扭曲了”的状态,应 该使“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公众”对政治“施加压力”, “广泛参与决策过程”,从而保卫人污染“生活世界”。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交往理论的发展:
•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有着德国及欧洲哲学的学源。他的交 往行为理论首先是通过对笛卡尔以来的意识哲学的批判而展开 的。 • 工具理性 • 20世纪70年代初,哈贝马斯的主要研究重点放在认识论和方法 论上。 • 到了70年代,哈贝马斯逐步放弃了认识论的研究。传统批判理 论走进了死胡同。哈贝马斯认为批判需要从规范的基础上进行 变革,只有引入新的理论范式才能使批判理论起死回生。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流行音乐对于社会意识具有催眠的效果,形成了大众意识 形态的控制。 • “现代大众文化的重复性,雷同性和无处不在的特点,倾 向于产生自动反应并削弱个体的抵抗力量” • 阿多诺认为流行文化如爵士乐和大众媒介,是对文化的一 种倒退,因为他们在听众和观众中引起的是机械的,标准 化和被动消极的满足。 • 那种到处充斥着的流行音乐的机械节奏以及强迫的方式使 人在绝对被动的接受中痴呆化。 • 标准化 • 被动性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概念与“文化工业”相关联 • 阿多诺坚持认为:纯粹的大众娱乐骗走了人的从事更有价 值更充实的活动的潜力,人的最佳状况就是为文化工业所 否认的真正的肉体的满足。 • 文化工业的产品并不是艺术品 • 在音乐拜物教的背后,就是欣赏力的退化。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在文化的坠落里,每一样东西都服务于使资本的权力永恒 化。大量生产的文化扼杀创造性,它不是由对它的需求来 证明。艺术成果与享受都是预先设计好的以便市场的竞争。 这样艺术与原来的功能相反,有助于摧毁个性。他认为把 艺术变成这样的廉价和可以接近,就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艺 术的堕落。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文化工业就是一场骗局,它的承诺是虚伪的,它 提供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假快乐,它使用虚假 快乐骗走了人们更有价值的潜能。 • 文化工业是反启蒙的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瓦尔特· 本雅明 ,英文名Walter Benjamin,出生于1892,卒于 1940,德国人,思想家、哲学家和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有人称之 为“欧洲最后一位知识分子”。本 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 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 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 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 验震惊。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人们用钱买来的物品、设施控制了人的需求,并造成了 人的功能的僵化。” • 文化工业的先进手段使“那些为了某些特殊社会利益,从 外部强加于个人的需求”不断产生出来,这种“虚假需 求”“使得艰苦劳动、侵略性、痛苦、非正义永久性”。
• 大众传媒和其造就的“文化工业”在使人成为“单向度” 的人的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影响。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 马尔库塞用“单向度”一词来意指现代资本主义的技 术经济机制对一切人类经验的不知不觉的协调作用。 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中,人的这种单向度性使人最可贵 的第二个向度——否定的和批判的思想趋于消失。因 此现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种病态的社会,它的一切思 想和文化也都是为造就单向度的一体化的异化了的人 服务的。单向度理论的目的在于通过揭露单向度的社 会和文化,唤起人们对自己单向度性的警惕,启迪人 们否定的批判的思想,以便通过“文化革命”的形式 来拯救人类。
马克斯•霍克海默(M. Max Horkheimer) 是德国第一位社会哲学教授,法兰克福 学派的创始人,在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 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他认为马克思 主义就是批判理论,提出要恢复马克思 主义的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 方位的研究批判。
代表著作: 《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 《启蒙辩证法》 《批判理论》源自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 本雅明认为,现代生产条件对于艺术生产的最大冲击, 就是机械复制技术造成的变化。而机械复制对艺术的冲 击,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艺术作品的“灵韵”的更新丧 失。 • 灵韵:一种围绕着艺术品的光晕、氛围,一种包蕴在艺 术品中的韵味和意境。 • 灵韵的特征:神秘性、模糊性、独特性、不可接近性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论
•
大众性不再与艺术生产的具体内容和真理有任 何联系。
•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论是从个人所谓的“自我意
识”的虚幻性开始的。他认为个人所谓的“自我 意识” 其实是社会虚构出来的一个现实。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西奥多· 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09.11-1969.08.06),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 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 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 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生 于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 晚年在瑞士维斯普度假时猝 死于心脏病。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代表著作:
《启蒙的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 《美学理论》 《权力主义人格》:上、中、下卷,1950 《音乐社会学导论》 《阿多诺全集》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 阿多诺是对大众批判最激烈的人,他认为“文化工业”是 大众文化的代名词。文化工业是反启蒙的。 • 在《认音乐中的拜物教性质和听力的退化》中,阿多诺指 出,在商品社会中,音乐作为商品流通形式,其拜物教特 征表现为明星崇拜、流行调式的公式化和同一化等,与音 乐拜物教相应的便是听众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和感知音乐的 能力。 • 在《论流行音乐》中他认为标准化和假个性是流行音乐的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