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我们学校自____年____月启动了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将学生行为习惯细化分解,以文明礼仪教育为重点,扎实开展了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学校被国家关爱成长行动委员会评定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我本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先进个人。

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坚持全面贯彻实施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小结如下:
一、重学习指导,以学促练讲规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请别忽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否,关系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成败。

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做人。

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这就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

皇城村作为全国十佳小康村,皇城小学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的要求也就必须更高。

我校以学习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以树立良好的师生形象。

首先,我们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
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做到熟记于心,并不断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

二、靠环境熏陶,以小见大守规范。

针对学生在上下楼梯及走廊内不按规则乱行走,且经常发生拥挤吵闹现象,教育学生请靠右慢行,并让值周生检查监督,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行走不规范的现象,基本养成了靠右走的习惯。

针对学生喜欢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配合学校在对各班的课桌进行清理建档,并定期检查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课桌,保持课桌的整洁。

这一措施采取后,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对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有同学就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我并不觉得怎样。

现在知道了,那样做就是破坏公共财物,又破坏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这是不对的。

另外,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我们尊重一部分学生喜欢花的天性,让他们亲自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带进学校,带进教室,使学习环境更具优雅。

针对有的学生随意丢弃废物的不良习惯,配合学校的弯腰工程,我不光靠制度来约束,还以身作则来引领。

发现同学喜爱吃零食,经常随意丢弃果皮纸屑,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在学生面前把废物捡起,后来这些同学也就不好意思再随意吃零食了而乱扔东西了。

我们说,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动了学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渐渐地学生往地上乱扔废物的现象没有了。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三、抓实践体验,以情促行求内化。

经常组织开展帮困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慰问和资助;组织开展了感恩演讲活动和亲情游戏活动。

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不仅感受到做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感受到了父母的劳累辛勤,从而激发了学生对长辈的敬爱之情,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要礼貌用语,就应该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么样使用。

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给别人添麻烦时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

在生活中不管使用任何东西都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位。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捡到东西要上交等等。

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此外,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应分层次对待,尽量具体可行,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接受。

五、重视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

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

对此,我利用每天两次接送孩子放学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
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这些工作,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让我所带的每个孩子都拥有人生最重要的金钥匙好习惯。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二)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学生行为习惯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为了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积极探索和实践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学校构建了全员参与的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机制。

我们充分认识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学校层面上,我们成立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带头,副校长和各教学部门主任担任副组长,各年级组成员参与其中。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集体备课等形式,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和制定实施计划。

同时,还组织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行为示范作用,同时强化教师的行为规范和素质要求。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规范。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课堂教育除了要在规章制度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教师还
要加强在课堂上的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另外,我们还通过开展课堂规范评比活动,设立优秀课堂标杆班级,并根据标杆班级的表现选择优秀教师作为师范课型师,与其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推动全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并通过亲子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带着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环境整治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最后,学校还重视家校合作,在家长中广泛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宣传和培训。

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邀请心理专家、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向家长介绍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提供针对性的养成指导。

此外,还通过家长工作室等渠道与家长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我校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明显改善。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长期性和培养的难度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确保广大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够全面达到规范要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