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贺秀媛;刘胜旺;王玮;刘丽玲;孔宪刚;王建华
【期刊名称】《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年(卷),期】2002(024)005
【摘要】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鸡场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有出血点病变的腺胃组织中分离病毒,在9~11日龄SPF鸡胚上连续传代9次,通过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观察、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动态变化、病毒在CEF中的增殖特性、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来研究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毒株的第一代尿囊液对鸡胚无肉眼可见的致病作用,当继代到第5代后,胚体严重病变;电镜观察该病毒为典型的冠状病毒;病毒在鸡胚中随着接种病毒时间的延长,其效价增高,96小时可达到48小时的1倍,该毒株可在CEF上生长,但不能形成明显的蚀斑;并且经1%胰酶处理后可凝集鸡红细胞;鸡胚的第4代尿囊液病毒回归动物体,可致鸡病变病死鸡肾脏病变尤为明显,呈典型的花斑肾,腺胃则未见肉眼可见的病变,接种鸡、同居鸡和对照鸡之间NDV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从发病症状来看,IBV对ND疫苗具有干扰作用.
【总页数】5页(P349-353)
【作者】贺秀媛;刘胜旺;王玮;刘丽玲;孔宪刚;王建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5
【相关文献】
1.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的形态观察和S1基因的RT-PCR扩增[J], 游洪;王林川
2.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我国地方分离株S1基因的分子特征 [J], 王玮;马英;高磊;刘胜旺;张伟;谢玉清;王志方;张志东
3.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rnS1基因的RFLP基因分型的研究 [J], 游洪;王林川
4.1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宋新宇;张青;郭莉莉;窦小龙;赵鹏;郎枫;范根成
5.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S1基因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J], 游洪;王林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