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题(物
理)
(必修加选修)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011年11月
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卷(Ⅰ卷)和答题卷(Ⅱ卷)两部分。

为方便教师评卷,请考生在答题卷(Ⅱ卷)上作答,考试结束后,考生只需交答题卷,在选择题卷(Ⅰ卷)上答题无效。

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每小题中唯一正确的选项的字母代号选出来,填在答题卷(Ⅱ卷)上对应题号的方格内,选对的得3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

1.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铜的摩尔质量为M,铜的密度是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m3铜中含有原子数目是ρN A/M
(B)1 kg铜含有原子数目是ρN A
(C)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ρN A
(D)1个铜原子占有的体积是MN A/ρ
2. 两个分子甲与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整个过程中(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总是减小
(B)乙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总是增加(C)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先增加后减小
(D)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
3. 如图2—1所示,直立容器内部被隔板隔开的A、B两部分气体。

A的密
度小,B的密度大,加热气体,并使两部分气体混合均匀,设在此过程中气体
吸热Q,气体内能的增量为△U,则
(A)△U = Q
(B)△U<Q
(C)△U>Q
(D)无法比较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转化为功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并且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D)凡是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都一定能实现
5.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
(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
(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
(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
6。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小球B。

开始A、B均不带电,如图2—2所示,现使B带电,则
(A)B将A吸引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7。

如图2—3所示为一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B、C是电场中
的两个点。

比较这两个点有
(A)C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B)B点的电场强度较大
(C)同一个检验点电荷放在B点所受的电场力比放在C点所受的电场力大
(D)检验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一定是从C指向B 8. 如图2—4所示,P、Q是两个电量相等的正点电荷,它们的连线中点是O,A、B是中垂线上的两点,OA<OB,用E A、E B和U A、
U B分别表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与电势,则
(A)E A一定大于E B,U A一定大于U B
(B)E A不一定大于E B,U A一定大于U B
(C)E A一定大于E B,U A不一定大于U B
(D)E A不一定大于E B,U A不一定大于U B
9。

如图2—5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中点的正上方,有带正电的点电荷Q,一表面绝缘带正电的金属小球(可视为质点,且不影响原电场)自左向右以初速度V在金属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小球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D)小球电势能先增加后减小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量就越大
(B)受力大的物体,受到的冲量就一定大
(C)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物体的速率改变
(D)物体的动量改变了,但物体的速率可以不改变
11。

一物体质量为m,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为V,周期为T,所受向心力大小是F,则在运动半个圆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动量的变化为零
T
(B)物体所受向心力的冲量是F·
2
(C)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
(D)向心力的冲量大小是2mV
12。

如图2-6所示,一艘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船前舱有一
抽水机,抽水机把前舱的水均匀地抽往后舱。

不计水的阻力,在
船的前后舱隔开与不不隔开两种情况,船的运动情况分别是(A)不动;向前匀速运动
(B)向前匀速运动;不动
(C)不动;向后匀速运动
(D)向后匀速运动;不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 分,共15分)每小题中有一个以上的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选出来填在答题卷(Ⅱ卷)对应题号的方格内,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部分没有错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3。

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14. 如图2—7所示,在真空中把一绝缘导体AB向带负电的小球P
缓慢靠近(不相互接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
(B)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越来越大
(C)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大于在N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D)导体的感应电荷在M、N两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相等
15. 如图2—8所示,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相撞后黏合在一起向右运动,则
(A)原来A的动量比B的动量大
(B)撞后两物体的动量都减少
(C)撞后B物体的动量增大
(D)两物体碰撞前后的动量不变
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
(时间:120分钟 满分 120分) 2011年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29 30 31 得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空格横线上.
16。

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对
撞击的 引起的。

17. 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 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 ,分子势能与物体的 有关。

18。

外界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做了200 J 的功,同时气体又向外界放出了50 J 的热量,则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了 。

19。

如图2—9所示,用两段绝缘细绳悬挂两个质量均为m 的A 、B 金属小球,A 、B 两球间相距L 。

A 球带正电荷得分 得分
题 号 13 14 15 答 案
得分
q,当A、B间的绳子拉力为零时,A、B仍保持静止。

这时B球所带的电荷量为,电荷的极性为。

20. 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置有电荷Q1、Q2,已知两点电荷间引力为10 N,Q1 = -1×10-2C,Q2 = 2×10-2C,移开Q1,则Q2在A 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是N/C,方向是;若称开Q2,则Q1在B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是N/C,方向是.
21。

如图2-10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被细线拴住静止不动,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小球带电,电荷量是。

若将细线轻轻剪断,小球将做运动。

22。

在电场中将q = 1×10-10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少了1×10-8J,则A、B两点的电压为U AB= V;若移动的是负电荷,电荷量不变,则点电荷的势能将
(选填:“增加"或“减少")J,这时A、B两点间的电压为
U AB = V。

23。

一个电容器的储电量是4×10-8C,两极板之间的电压是2 V,那么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F,如果将它的电荷量全部释放掉,这个电容器的电容是F。

24。

用10 N的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2 s,物体仍然保持静止,则推力F的冲量是,合力的冲量为。

25.质量为2 kg的物体沿水平面运动,受到4 N向东的力作用了6 s;接着又受到5 N向西的力作用了4 s,则物体在10 s内受到的冲量大小为,方向为。

26. 质量为500 k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10 m/s的速度运动,碰墙后以8 m/s的速度弹回,球与墙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01 s,则在碰撞的过程中,小球动量的增量为
,方向与原来运动方向,该球对墙的平均冲力大小是。

四、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7. 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A )在导电纸上画出两电极的连线 (B )将灵敏电流表的一个探针接一个电极,用另一个探针接触导电纸,缓慢移动,可找出一系列等势点 (C)在平板上先铺上白纸,再铺上复写纸,然后再铺上导电纸 (D )安好电极,接好电路 (E )在两电极a 、b 的连线上,等距离地取五个基准点c 、d 、e 、f 、g ,并复印在白纸上,如图2—11所示 (F)电流表的一个探针接触某个基准点不动,另一个探针缓慢地移动到电流表不偏转时,复印一点,即可找出许多等势点 (G )闭合电键 选取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并按正确顺序排列为: 。

(2)若手头没有灵敏电流表,是否可以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代替?答: (选填:“能”或“不能”)。

如能电压表代替,其具体做法又如何? 答: 。

28。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1)两个小球大小要一样,这是为了使两小球能 ,入射小球的质量m 1必须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 2,这是为了 ;实验要重复多次,记下两个小球每次的落点,然后 。

(2)如果入射小球的质量m 1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 2,那么碰撞后入射小球将 运动,等它返回后才水平抛出,这样的入射小球抛出的速率将 它碰后的速率,而且抛出时的速度的方向与它碰后速度方向 。

29题7分,其余每小题10分,共27分) 29. 已知水的密度ρ = 1。

0×103 kg/m 3,水的摩尔质量M mol = 1。

8×10-2 kg/mol 。

求:(1)1 cm 3的水中有多少个分子?(2)估算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多少?
得分
得分
30。

水平放置的两平行带电金属板,两极板间距离为d 。

将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质点放在两板间的电场中。

(1)要使带电质点处于静止状态,两板间的电势差应为多少? (2)要使带电质点以加速度g/2运动,则两板间的电势差应为多少?
31. 平板车停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上有一人从固定在车上的货厢边,沿水平方向顺着轨道方向跳出,落在平板车地板上的A 点,距货厢水平距离为L = 4 m ,如图2—12所示,人的质量为m ,车连同货厢的质量M = 4 m ,货厢的高度为h = 1。

25 m.求:(1)车在人跳出后到落到地板期间的反冲速度为多少?(2)人落在车地板上并站定以后,车还运动吗?车在地面轨道上移动的位移是多少?
得分 得分
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物理(必修加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要求
13、
A 、D .14、A 、C .15、A 、D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6、液体,固体小颗粒,不平衡。

17、温度,内能,体积。

18、增加,150J.19、mgL 2/kq ,负电荷。

20、1×103,由B 指向A ;500,由B 指向A 。

21、负,mgtan α/E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22、100,增加,1×10-8,100.23、2×10-8,2×10-8.24、20 N ·s,0。

25、4 N ·s,向东。

26、9 kg ·m/s ,相反,900 N 。

四、实验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7、(1)C 、D 、A 、E 、G 、F (3分).(2)能用电压表代替(1分);将电压表一端接电源正极(或负极),另一端作探针(1分),在基准点及其周围测量,电压表读数相等的点即为等势点(1分)。

28、(1)心正碰, 保证碰后入射小球不致反弹,分别尽量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包含在内,这圆的圆心即为此球的落点位置.(2)往回(或反弹向上),小于,相反.(每空1分)
故1 cm 3水中
分子的个数为:n =μN A =5.6×10-2×6。

02×1023 = 3。

4×1022(个)。

(2分)
(2)忽略分子间的空隙,单个水分子的体积为:
V 0 =
226—104.3101⨯⨯=n V = 2.9×10-29(m 3),……………………………(1
分)
将水分子看成球体时:V = πd3/6,(d为水分子的直径),则水分子之间的距离为:d
30、(1)带电质点处于静止,所受电场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设电场强度为E,则有:mg = qE,………………………………(1分)
所以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为:E = mg/q,……………………………(1分)
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U = Ed得两板间的电势差为:
U = Ed = mgd/q。

………………………………………………………(2分)(2)带电质点以g/2的加速度运动,由于没有明确加速度方向,所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加速向下的运动,二是加速度向上的运动.
当加速度a = g/2向下时,设电场强度为E1,则有:mg-qE1 = ma,…(1分)
所以电场强度为:E1 =(mg-ma)/q =(mg-mg/2)/q = mg/2q,……(1分)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1= E1d = mgd/2q.………………………………(1分)
当加速度a = g/2向上时,设电场强度为E2,则有:qE2-mg = ma,…(1分)
所电场强度为:E2=(mg + ma)/q =(mg + mg/2)/q = 3mg/q,…………(1分)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2= E2d = 3mgd/2q。

…………………………………(1分)
31、(1)人从货厢边跳离的过程,系统(人、车和货厢)的动量守恒,设人的水平速度为V1,车的反冲速度为V2,则有:mV1-4mV2=
0,…………(1分)
所以车的反冲速度为:V2= V1/4,……………………………………………(1分)
人跳离货厢后做平抛运动,车以V2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在这段时间内人的水平位移为:S1= V1t,…………………………………(1分)
在这段时间内车的水平位移为S2 = V2t,……………………………………(1分)
并且L = S1+ S2,即:L = V1t + V2t = 4V2t + V2t,…………………………(1分)
所以车的反冲速度为:V2= L/5t = 4/5×0。

5 = 1。

6(m/s),……………………(1分)
车的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为:S2 = V2t = 1。

6×0.5 = 0.8(m)。

…………(1 分)
人落在车上A点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到外力,故动量守恒.设人落到车上前的水平速度仍为V1,车的速度为V2,落到车上后的共同速度为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V2 =(m + M)V ,所以V = 0.
即人落到车上A点站定后车的速度为零。

……………………………………(2分)
高考资源网
w w w.ks5u。

com 高考资源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