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 城中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性评价的主要用途
学生学习准备程度的诊断; 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 查找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
是指在某项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 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程过程性评 价。
形成性评价是即时性的,多次的 和动态的,它旨在发现方案实施 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及时 的调整和解决,以追求最佳的效 率和效果。
为什么要评价?
检查情况
发现问题
促进发展
找出差距
明确方向
谁来评价?
上级
外 部
专家 教师
评
价 者
社会 学校
家长
内
教师
部
评
学生 价
者
学校
目标
教材文本
结构
使用情况
情感、 态度、 标准
课程 教材
使用效果
价值 观
知识与 技能
评价什么?
业绩
水平
目标达成 学生
教师 发展
过程与方法
学校
进步
学习方式
校本发展
个性发展
到一所学校挂职当一天校长。照例,他要进课 堂听课,然后与教师谈话。他很谦虚、很客气 地向授课教师提出问题:“这节课您为什么这 么上呢?”于是,教师从头到尾讲述了自己备 课的思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几次发现自己 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双方共同探讨,气 氛非常融洽,教师感到收获很大。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考 试的改革重点
三、学生评价方法
• (一)测验法 • (二)观察法 • (三)调查法 • (四)情景测验 • (五)表现性评定 • (六)成长记录袋
评价 方式
成绩考查 成长记录 其他方式
书面考查 实验考查
闭卷考测试 自选式考试
目的 内容 形式
表现性评价资料 重要的学习过程记录 创造性作业 课外专题研究资料 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的评价资料 自我反思(自评)资料 其它评价资料
的可能性。 确定学生对后继教学内容的学习起点。 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智力
能力的发展水平。 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反馈。
发展性评价的概念
发展性评价是从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出发对评价 所做的界定,指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 为目的评价。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对学生、 教师和学校进行全面的评价。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模型
有效?
可信?
标准
评价 方法
工具
可行?
旧的评价观念的挑战:
• 把评价等同为考试,只关注学生的智能方 面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其他 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 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 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的发展和个体间 的差异性。
• 过分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忽视了难以量 化的内容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用途
改进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的学习确定步骤; 强化学生的学习; 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
终结性评价
是指在某项计划或方案结束后 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
它重视最终的结果,是事后的 检验,因此主要依据事先设定 的目标来进行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主要用途
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预计学生在后继教学内容的学习中成功
• 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 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 思维的发展)
• 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 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 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 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对考试结果加强分析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设 性的改进意见)
档案袋(文字、照片、音像) 电子化档案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类型
• 诊断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 • 发展性评价 • 过程性评价 • 表现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是指在某项教育计划或方案 开始之前进行的测定性或预 测性评价,也可以理解为对 评价对象的基础、现状、存 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具体 原因等做出鉴定。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与重点
•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当前课程评价改革的 特点。
• 全面、多元、发展──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 • 让“教”真正地服务于“学”──教师评价的
改革重点 • 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学校评价的
改革重点 • 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考试的改革重点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当前课 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某学生的回答
“各位好!这次我能来重庆,多亏了中正的 一番盛情。中正是我们的老朋友啦,多次想让 我们来好好谈谈,盛情难却呦。我们就来了, 不仅(既然)来了,来了就要真的好好谈谈! 抗日抗了八年,谁也不想再打啦,所以我们就 来与中正好好谈!有人说我们就是来重庆吃麻 辣烫的,不是来谈判的,我说我们不仅要谈, (还要)好好地谈,麻辣烫也是不能不吃的。 而且要中正陪我们吃,别忘了,我是湖南人, 中正他是浙江人,他吃辣子可没我厉害。我们 可是比过的呦!”
• 过多地倚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 段。
• 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其意见 和人格没有得到必要的尊重。
• 对评价的关注过分集中在结果上,没有 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
• 不恰当地使用评价结果,使评价带上过 于浓厚的功利色彩。
• 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不明或错位,过分 强调与高考的联系,甚至完全模仿高考 进行评价。
• 在评价面谈时,你还希望讨论哪些其他问题?
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学校评价的改革重点
•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 设计评价工具。 • 搜集和分析反映学校办学水平的数据和
证据。 • 明确促进学校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
改进计划。
帮助教师成长的评课案例
• 一位农村中学校长在上海评课 • 有一位来自农村中学的校长去上海考察学习,
例: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
英国维纳斯中学《教师评价计划》中“自我评 价表”的填写项目 • 在你的工作中,你最满意哪几个方面? • 在你的工作中,你不满意哪几个方面? • 你在工作时受到哪些条件限制和遇到何种困难? • 在过去一年里和过去两年里,你采取何种措施 提高你的专业水准和获得工作经验?
• 在未来一年里,或者从长远来看,你希望用何 种方法来提高你的专业水准和加强你的工作经 验?
• 改变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只注意 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形成性评价的做法,做到过程 与结果并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共存,重 在评价的过程,重在形成性评价的做法。
• 淡化评价的功利色彩,恰如其分地解释和利用评 价的结果。
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 评价问题
• 如何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和学业成绩? • 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工作业绩? • 如何评价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 • 如何对课程本身和教材进行评价?
就学生的评价而言,从教育的内涵看,任何单 一的评价方式都不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水 平和发展过程。发展性评价应该是多种评价方 式的集合,是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过程性评价的概念
•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 出: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 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 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 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 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 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 3、学会健体
– (1)健壮的体魄 – (2)良好的心理素质
• 4、学会审美
–(1)知美、懂美、爱美 –(2)创造美 –(3)心灵美
• 5、学会生活
–(1)具有强烈的生存意识和过 硬的生存本领
–(2)学会劳动 –(3)学会休闲
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5个维度
• 积极的学习态度 • 获取和整合知识 • 拓展和提炼知识 • 在各种情境中应用知识 • 有效的学习与思考方式
• 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
化。 •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
的多样化。 • 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
体多元化。 •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
评价重心的转移。
全面、多元、发展──学生评价 的改革重点
评价改革很重要哦! 它是关键的关键呀!
高中新课程评价的理念
• 教育评价的定义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段的活动 评价=价值厘定+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将评价对象实际
状态与预定目标相比较,通过价值判断,取得 评定结果,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对评价的反思
评价——考试——笔试——客观测验 客观≠合理 (黔地之驴) 考试≠笔试 评价≠考试
• 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或认知能力 的评价的做法,全面评价学生多元智力和能力 的发展,包括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进 步。
• 改变过去过多地倚重定量评价方法,甚至以书 面笔试为唯一方式的做法,采用包括定性评价 方法在内的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 改变过去将被评价者放在消极的被动地位的做法, 提倡尊重被评价者的人格,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 动性,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各方面共 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二、学生评价的内容
• 新课程提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培 养目标)
• 1、学会做人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
• 2、学会求知
–(1)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践能力。 –(3)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 –(4)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5)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 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 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 性和多元化。
• 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 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状况。
一个差生的自白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经受着同其他差生一样 的遭遇。然而我并不想当差生,我也曾努力过,刻苦 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 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 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老师骂我是蠢猪, 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起早摸黑, 加倍努力,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也记不住了。好在功 夫不负有心人,期末预考时,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 当时我心里的高兴劲就别提了,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 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 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靠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 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心里感到一阵刺痛, 那种心情真是比死还难受一百倍。难道我们差生就一 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
高中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
• 一、新课程学生评价的主要观点 • 二、新课程学生评价的内容 • 三、新课程学生评价的方法 •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类型
一、新课程学生评价的主要观点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的功能。
高中新课程评价改革
陕西师范大学教科院 孙二军 博士
历史期末测验的一道题目:
• 中央电视台拟拍一部电视连续剧《重庆谈判》,假 如你是编剧,请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展开合理想象, 为毛泽东设计一段到达重庆机场时的讲话稿。
• 字数150字左右。 • 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较广博的课外知识,以及能
否将课本没有提及的相关信息加以有效运用,包括 相关的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关 于那个时期的总体情形。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 改变过去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的状况, 强化评价在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 的发展方面的功能。
• 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过多 强调横向比较和共性和一般趋势的做法, 注意纵向的比较,注意以被评价对象的进 步为参照标准进行评价,注意被评价对象 的个体差异。
• 改变只注重可以量化的内容的评价和忽视以至 放弃对教学和学习的“质”进行评价的做法, 强调对学习和教学的“质”进行评价。
让“教”真正地服务于 “学”──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
• 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 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 系。
• 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 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 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 评价制度。
• 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 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 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