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结合在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践情况,简要 介绍马铃薯脱除病毒的热处理、茎尖培养的方法及脱毒苗快繁技 术。 “茎尖脱毒”技术,它已成为防治马铃薯病毒,提高马铃薯 产量最好的方法。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就是利用茎尖部分没有病 毒的特性、通过连续切取马铃薯幼芽茎尖0.2-0.3毫米,在无菌 环境条件下,利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无 毒试管苗,然后将经鉴定无毒的马铃薯脱毒苗,进行继代增殖培 养。
1.2.1 脱毒试管苗的制取
(1)脱毒材料的选择及催芽 (2)茎尖剥离、消毒及接种 (3)茎尖培养
在用作脱病毒原种苗之前,必须进行病毒检测证明 无病毒后才能推广。一般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方法和指示植物鉴定法。从中筛选出脱毒试管苗 用于继续繁殖。马铃薯X病毒和S病毒离生长点很近,茎 尖剥取长度须在0.2mm以下,Y病毒等离生长点较远, 茎尖切取0.3~0.5mm就可以去掉,X病毒脱去与否是植 株有无病毒的重要标志,因此应特别注意对X病毒的检测。
170
440 22.30 8.6
1700
4400 2230 860
微 量 元 素
Na2MoO4·2H2O
CoCl2·6H2O H₃BO₃ KI GuSO4·5H2O
0.25
0.025 6.2 0.83 0.025 37.25 27.85
25
2.5 620 83 2.5 3725 2785 1000 100 10 1000 100 10
1.1 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对高温的忍耐性的差异,使植物的 生长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度,得到一小部分不含病毒的植物分生组织, 然后进行无毒个体培育。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植物组织中的很 多病毒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而可控制其的活动,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 害寄主组织,从而让植物细胞加快生长,使生长点附近不带病毒,从而 达到脱毒的目的。主要缺点是脱毒时间长,脱毒不完全,例如TMV这类 杆状病毒就不能用这种方法脱除,因而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铁 盐 有 机
Na2—EDTA FeSO4·7H2O
甘氨酸
盐酸硫胺素 盐酸吡哆素
2.0
0.4 0.5
100
20 25
2.2 驯化移栽
为增强试管苗对温室内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移栽前 对试管苗要进行光、温锻炼。 炼苗室温度:白天23~27℃,夜间不低于14℃。 炼苗具体方法:移植前7d左右,将长有3~5片叶、高 2~3cm的试管苗,在不开瓶口的状态下,从培养室移至 温室排好。为防止强光、高温灼伤试管苗,在温室顶上加 盖一层黑色遮阳网。
表2 营养液的成分及用量
成 分 KNO₃ NH₄NO₃ 800 MgSO₄∙7H₂O 180 KH₂PO₄ 85 C������Cl₂∙2H₂O 220
浓度/(mg/L) 950
常用温度及时间:低温37—38℃处理2周、4周或8周;高温50℃处理3— 5min。
1.2 茎尖培养脱毒法
茎尖培养脱毒就是采取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 获取无病毒试管苗,其方法是在解剖镜下,用锋利的解剖 刀进行迅速准确地茎尖剥离,利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进行 离体培养,再结合病毒检测,就可以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茎尖培养脱毒法脱毒率高,脱毒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 内得到较多的原种繁殖材料,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植 物的存活率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在经常是将茎尖培 养与热处理相结合来使用。其主要脱毒方法如下:
1.2.3 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成活和脱毒效果的因素 (1)培养基成分 (2 )茎尖的大小 (3) 病毒种类 (4 )培养条件 (5) 外植体茎尖的生理因素
2.1 继代增殖与生根培养 将经鉴定无毒的脱毒苗,取试管苗单节切段扦插在MS固体 培养基上,每瓶可插20个左右茎段,每节含一个叶片。培养的 节段经过3~5天即可生根,幼芽也从叶腋发出,10天左右可形 成2~3片叶的幼苗。经20天左右便可发育成5~10cm高的小植 株,这些小植株又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切段繁殖,从而扩大无病 毒苗株的数量,培养基可选用MS。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产生 叶片卷缩、株型矮化、茎杆细弱、块茎变形或瘦小、 表皮老化等复杂症状,它严重地影响马铃薯的生产 和发展。科学研究结果证明,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 布是不均匀的,并且受一定环境条件影响,在靠近 马铃薯茎的顶端病毒浓度很低或不含病毒。根据这 一特点,通过茎尖培养可以获得马铃薯无病毒苗。
类别
成
分
规定量 (mg) 19000 16500 3700
母液体积 (ml)
扩大 倍数
配培养基的吸取 量(ml)
KNO₃ 大 量 元 素 NH₄NO₃ MgSO₄·7H₂O
1000
10
100
KH₂PO₄
CaCl2·2H2O MnSO4·4H2O ZnSO4·7H2O
移栽方法采用单芽茎段或双芽茎段扦插式移栽。边剪取边 移栽方法采用单芽茎段或双芽茎段扦插式移栽。边剪取边扦插。扦插基质可采 扦插。扦插基质可采用灭过菌的珍珠岩或疏松土壤。扦插成活 用灭过菌的珍珠岩或疏松土壤。扦插成活后每隔2~3天喷1次营养液(表2), 后每隔2~3天喷1次营养液(表2),后期每隔10天喷1次,以 后期每隔10天喷1次,以促进扦插苗健壮和顺利结薯。 促进扦插苗健壮和顺利结薯。
1.2.1 脱毒试管苗的制取
(1)脱毒材料的选择及催芽 (2)茎尖剥离、消毒及接种 (3)茎尖培养
在用作脱病毒原种苗之前,必须进行病毒检测证明 无病毒后才能推广。一般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学方法和指示植物鉴定法。从中筛选出脱毒试管苗 用于继续繁殖。马铃薯X病毒和S病毒离生长点很近,茎 尖剥取长度须在0.2mm以下,Y病毒等离生长点较远, 茎尖切取0.3~0.5mm就可以去掉,X病毒脱去与否是植 株有无病毒的重要标志,因此应特别注意对X病毒的检测。
170
440 22.30 8.6
1700
4400 2230 860
微 量 元 素
Na2MoO4·2H2O
CoCl2·6H2O H₃BO₃ KI GuSO4·5H2O
0.25
0.025 6.2 0.83 0.025 37.25 27.85
25
2.5 620 83 2.5 3725 2785 1000 100 10 1000 100 10
1.1 热处理法
热处理法是利用病毒和寄主植物对高温的忍耐性的差异,使植物的 生长速度超过病毒的扩散速度,得到一小部分不含病毒的植物分生组织, 然后进行无毒个体培育。选择适当的温度和处理时间,植物组织中的很 多病毒被部分地或完全地钝化而可控制其的活动,但很少伤害甚至不伤 害寄主组织,从而让植物细胞加快生长,使生长点附近不带病毒,从而 达到脱毒的目的。主要缺点是脱毒时间长,脱毒不完全,例如TMV这类 杆状病毒就不能用这种方法脱除,因而该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铁 盐 有 机
Na2—EDTA FeSO4·7H2O
甘氨酸
盐酸硫胺素 盐酸吡哆素
2.0
0.4 0.5
100
20 25
2.2 驯化移栽
为增强试管苗对温室内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移栽前 对试管苗要进行光、温锻炼。 炼苗室温度:白天23~27℃,夜间不低于14℃。 炼苗具体方法:移植前7d左右,将长有3~5片叶、高 2~3cm的试管苗,在不开瓶口的状态下,从培养室移至 温室排好。为防止强光、高温灼伤试管苗,在温室顶上加 盖一层黑色遮阳网。
表2 营养液的成分及用量
成 分 KNO₃ NH₄NO₃ 800 MgSO₄∙7H₂O 180 KH₂PO₄ 85 C������Cl₂∙2H₂O 220
浓度/(mg/L) 950
常用温度及时间:低温37—38℃处理2周、4周或8周;高温50℃处理3— 5min。
1.2 茎尖培养脱毒法
茎尖培养脱毒就是采取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 获取无病毒试管苗,其方法是在解剖镜下,用锋利的解剖 刀进行迅速准确地茎尖剥离,利用植物茎尖分生组织进行 离体培养,再结合病毒检测,就可以获得无病毒的植株。 茎尖培养脱毒法脱毒率高,脱毒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 内得到较多的原种繁殖材料,但这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是植 物的存活率低。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现在经常是将茎尖培 养与热处理相结合来使用。其主要脱毒方法如下:
1.2.3 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成活和脱毒效果的因素 (1)培养基成分 (2 )茎尖的大小 (3) 病毒种类 (4 )培养条件 (5) 外植体茎尖的生理因素
2.1 继代增殖与生根培养 将经鉴定无毒的脱毒苗,取试管苗单节切段扦插在MS固体 培养基上,每瓶可插20个左右茎段,每节含一个叶片。培养的 节段经过3~5天即可生根,幼芽也从叶腋发出,10天左右可形 成2~3片叶的幼苗。经20天左右便可发育成5~10cm高的小植 株,这些小植株又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切段繁殖,从而扩大无病 毒苗株的数量,培养基可选用MS。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产生 叶片卷缩、株型矮化、茎杆细弱、块茎变形或瘦小、 表皮老化等复杂症状,它严重地影响马铃薯的生产 和发展。科学研究结果证明,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 布是不均匀的,并且受一定环境条件影响,在靠近 马铃薯茎的顶端病毒浓度很低或不含病毒。根据这 一特点,通过茎尖培养可以获得马铃薯无病毒苗。
类别
成
分
规定量 (mg) 19000 16500 3700
母液体积 (ml)
扩大 倍数
配培养基的吸取 量(ml)
KNO₃ 大 量 元 素 NH₄NO₃ MgSO₄·7H₂O
1000
10
100
KH₂PO₄
CaCl2·2H2O MnSO4·4H2O ZnSO4·7H2O
移栽方法采用单芽茎段或双芽茎段扦插式移栽。边剪取边 移栽方法采用单芽茎段或双芽茎段扦插式移栽。边剪取边扦插。扦插基质可采 扦插。扦插基质可采用灭过菌的珍珠岩或疏松土壤。扦插成活 用灭过菌的珍珠岩或疏松土壤。扦插成活后每隔2~3天喷1次营养液(表2), 后每隔2~3天喷1次营养液(表2),后期每隔10天喷1次,以 后期每隔10天喷1次,以促进扦插苗健壮和顺利结薯。 促进扦插苗健壮和顺利结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