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关楚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关楚欣
发布时间:2023-06-14T02:22:48.21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关楚欣[导读] 目的:探讨在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目的:探讨在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
方法:以疑似肺癌患者60例为例,时间为2020.01-2021.01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金标准以病理活检为准,观察分析SCLC和NSCLC的多层螺旋CT征象,计算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
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肺纤维瘤3例,肺结核2例,肺癌55例,其种SCLC 20例、NSCLC 35例;多层螺旋CT显示有52例肺癌,50例确诊,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8.33%、60.0%、90.91%。
2种肺癌对比纵膈血管侵犯、淋巴结融合、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支气管闭塞、中央型、类圆形等CT征象的数据后发现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诊断SCLC和NSCLC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效果显著,且二者CT征象存在较大的区别,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可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多层螺旋CT;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价值
在临床上,肺癌属于多发且常见恶性肿瘤,也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发病后若治疗不及时,则其可产生一系列症状表现,如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1】。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症的具体病因,而多数认为其与遗传、电离辐射、空气污染、职业接触、吸烟等关系密切【2】。
有调查数据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不同分期其存活率较低,所以及早实施诊断对于指导治疗尤为关键【3】。
在诊断各类疾病中,多层螺旋CT应用十分广泛,其对肺小结节敏感性更高,且扫描时间短,可促使部分容积效应减少,因而可对不同类型肺癌予以鉴别诊断【4】。
因此本文以疑似肺癌患者60例为例,时间为2020.01-2021.01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即探讨了在诊断SCLC和NSCLC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价值,现做下述阐述: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疑似肺癌患者60例为例,时间为2020.01-2021.01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统计男性、女性、年龄均值分别为42例、18例、(54.7±4.3)岁(区间38-65岁)。
经病理确诊肺纤维瘤3例,肺结核2例,肺癌55例,其种SCLC 20例、NSCLC 35例;周围型25例,中央型30例; NSCLC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20例、7例、7例、1例。
1.2方法
所有对象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仪器为飞利浦3.0T多层螺旋CT机,相关参数设置:扫描时间5s,管电流120-170mA,电压>120kV,层距7-10mm,层厚5-10mm。
将患者金属异物除去,检查前采取仰卧位,在检查仪器中先送入头部进行检查,指导其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膈下。
平扫结束后,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注意禁食6h,碘过敏试验于扫描前20min实施,对于明显过敏者,则扫描需停止。
如有需要可给予患者抗敏干预。
若患者无过敏现象,则采用碘佛醇或碘海醇80mL经高压注射器进行肘静脉注射,速度为4mL/s,完成注射20s后实施检查。
完成扫描后为加速代谢造影剂,可叮嘱患者多饮水,并对获取的图像经仿真模拟内窥镜、三维表面重建等进行处理分析。
1.3评价指标
金标准以病理活检为准,观察分析SCLC和NSCLC的多层螺旋CT征象,计算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
1.4分析数据
文中数据由统计人员处理分析并得出结论,工具为SPSS22.0软件,计量、计数等结果资料用X2、t检验差异大小,分别用“”和(%)表示结果,当P<0.05时,统计显示差异明显较大。
2、结果
2.1诊断结果
表1中所示,本组6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显示有52例肺癌,50例确诊,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8.33%(53/60)、60.0%(3/5)、90.91%(50/55)。
表1 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例)
多层螺旋CT
病理诊断总
计
阳
性
阴
性
阳
性
50252
阴
性
538
总
计
55560
2.2 CT征象
表2中所示,2种肺癌对比纵膈血管侵犯、淋巴结融合、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支气管闭塞、中央型、类圆形等CT征象的数据后发现差异显著(P>0.05)。
表2对比2种肺癌CT征象()
CT 征象
SCLC
(n=20)
NSCLC
(n=35)
空洞1
(5.0)
3(8.57)
胸腔积液
1
(5.0)
2
(5.71)
纵膈血管侵犯
2
(10.0)*
21
(60.0)
纵膈淋巴结融合
2
(10.0)*
19
(54.29)
阻塞性肺炎/肺不张
17
(85.0)*
21
(60.0)
支气管闭塞
15
(75.0)*
13
(37.14)
类圆形
11
(55.0)*
9
(25.71)
病灶
大小
(cm3)
3.6±0.2 3.6±0.1
分型
中央型
(n=30)
16
(80.0)*
14
(40.0)
周围型
(n=25)
4
(20.0)
21
(60.0)
注:与NSCLC相比,*P<0.05。
讨论
作为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肺癌以男性较为多发,且其高危因素为大量长期吸烟,该病症发生时缺乏典型早期症状,起病隐匿,多数确诊时已至中晚期,此时疗效差,癌细胞扩散转移,所以生存率极低【5】。
在对该病症进行诊断时,常用方法为内镜检查、病理诊断、实验室检查、X射线诊断等,但操作有伪影,有创、反锁,诊断效率低下。
而与传统CT相比,对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此种方法可多种组合检测获取的信息,可有效提升采集速度,并缩短采集时间,还能显著提升分辨力。
在患者检查时,叮嘱患者屏气,可将呼吸运动伪影有效减避免,可对病灶内部结构清晰显示,还可提升图像分辨率,从而对病变予以准确诊断【6】。
本文结果显示,本组6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显示有52例肺癌,50例确诊,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88.33%、60.0%、90.91%。
2种肺癌对比纵膈血管侵犯、淋巴结融合、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支气管闭塞、中央型、类圆形等CT征象的数据后发现差异显著(P>0.05)。
可见,在诊断SCLC和NSCLC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发挥着极大的优势。
综上,在诊断SCLC和NSCLC患者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效果显著,且二者CT征象存在较大的区别,有利于临床鉴别诊断,可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盛俊卿,李卫星,贾祯,等.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0,45(5):542-546.
[2]王晓男,郭华峰,杨璐. 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3):5-7.
[3]王婷,马惠文,王东林,等.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A125、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肿瘤药学,2018,8(1):93-97.
[4]黄孝宇,陈晓磊,郭蕊馨. 多层螺旋CT评价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的临床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7):4-6,54.
[5]谢迎娣. 多层螺旋CT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价值[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1):135-136.
[6]陈代标. 多层螺旋CT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9):1392-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