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
朱迪;叶林祥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9
【摘要】文章在深入分析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农业劳动者、农业劳动对象和农业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Kernel 密度、Markov链等方法对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动态演变特征进行了测度与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明显,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粮食主销区的发展水平较高。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分维度发展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新质劳动对象、新质劳动者和新质劳动资料。

各地区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极化现象,但极化效应的影响在研究期间逐渐弱化。

组间差异是导致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空间分布格局会影响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演变过程,相邻省份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提高本省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

【总页数】7页(P24-30)
【作者】朱迪;叶林祥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动态演进及障碍因子诊断
2.我国区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结构分解及空间收敛性分析
3.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距及动态规律
4.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与时空演进
5.新质生产力水平的统计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