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9波粒二象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9波粒二象性
第I•步狂刷小题•夯基础
题组一基础小题
1. (多选)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无论增大照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照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 .只延长照射光的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
C.只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 .只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答案AC
解析金属的逸出功是由金属自身决定的,增大照射光的频率或增加照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W o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照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共同决定,只延长照射光的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只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B错误,C正确;光电子逸出几乎是瞬时的,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D 错误。

2. 对光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
B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少量光子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
D .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情况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情况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答案C
解析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粒子性,而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是波动性,A正确。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属性,并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引起的,B正确。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在某种情况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但不是没有粒子性,只是粒子性不明显;反之,在另外某种情况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波动性不明显,故C错误,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3. 1927年戴维孙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

如图所示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及电子的衍射图样,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
B .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
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
D .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答案C
解析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不能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故A、B、D正确, C错误。

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o
4.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
的粒子性
B .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量和动量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之间,遵从v=盲和入=h的关系
h p
C.光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粒子性越明显
D .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则它们的动能也相等
答案D
解析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
同,根据E k = p
2
2m 可知,它们的动能不相等,故 D 错误。

本题选说法错误的,故 知,W °= h V ,解得锌板的截止频率为: Hz = 8.06X 1014 光的粒子性,故A 正确;德布罗意指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而且粒子的能 量£和动量P 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 V 和波长入之间,遵从关系V=7■和 k= -,故 h p B 正确;光的波长越短,光的频率越大,根据 尸h V 知光子的能量越大,波长 越短,粒子性越明显,故C 正确;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德
布罗意波长相等,根据p =h 可知,它们的动量相同,又因为中子和电子的质量不
5. 如图所示为光电效应实验装置,锌板与验电器的金属球用导线相接。

先让 验电器带负电,指针张开,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了光电效应。

已知 锌的逸出功为3.34 eV,普朗克常量为
6.63X 1074js,电子电荷量为1.6X 10-19 C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验电器内的指针张角变大
B •验电器内的指针张角变小,最终闭合
C .锌板的截止频率为8.06X 1014 Hz
D .从锌板表面逸出的每一个光电子的初动能都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光电效应现象,锌板逸出电子,由于锌板
与验电器相连,电子从验电器向锌板移动,则验电器内的指针张角先变小,最终 不会
闭合,会因带正电而张开,故
A 、
B 错误;根据截止频率和逸出功的关系可
W 3.34X 1.6X 10T 9 h = 6.63X 10_34
Hz ,故C 正确;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克服阻力做功不同,初动能不同,故
D
错误
6.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用绿光照射阴极K时,电流表指针
发生偏转。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增大
B •如果改用紫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无示数
C.将K极换成逸出功小的金属板,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电流表的示数
定增大
D •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一些,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
答案D
解析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光电管两端正向电压虽然增大,但若光电流已达到饱和,则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故A错误;如果改用紫光照射阴极K,因照射光频率增加,导致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则电流表一定有示数,故B错误;将K极换成逸出功小的金属板,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但单位时间内到达金属表面的光子数没有变化,因而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也不变,饱和光电流不会变化,则电流表的示数不一定增大,故C错误;将电源的正负极调换,仍用相同的绿光照射时,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片向右移动一些,若此时光电管两端的电压仍小于反向遏止电压,则电流表的读数可能不为零,故D正确。

7. (多选)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横坐标为4.27X 104 Hz,与纵轴的交点纵坐标为0.5 eV)。

由图可知()
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4.27X 1014 Hz
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5.5X1014 Hz
C.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
D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0.5 eV
答案AC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 h x W0,可知图线的斜率表示普朗克常量,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4.27X1014 Hz,故A、C正确,B错
0 5X 1 6X 10一19
误;由图可知,普朗克常量h= 55— 4 27 X1014 J s~6.50X 10一34 J s,则该金属… 6.50X 10—34X 4.27X 1014屮
的逸出功为W b= h v= eV〜1.73 eV, D错误。

8.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
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
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

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

用频率为V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v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

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

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
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 为电子电荷量)()
h v W 2h v W
A . U = ———B. U = —
e e e e
5h v W
C. U = 2h—W
D. U = —-
2e e
答案B
解析假设阴极K金属中的电子吸收的光子个数为n(n为整数且n>1),则光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 nh — W,又因为E k= eU,解得U = ——,故B正确,
e e
A、C、D错误。

9. 人们设想未来深空探测器是以
光压为动力的。

让太阳光垂直薄膜光帆照射
并全部反射,从而产生光压。

设探测器在轨道上运行时,每秒每平方米获得的太阳光能E= 1.5X104 J,薄膜光帆的面积S= 6.0X102 m2,探测器的质量m= 60 kg。

已知光子动量的计算式p=豊那么探测器得到的加速度大小最接近()
A. 0.001 m/S2
B. 0.01 m/S2
C. 0.0005 m/s
D. 0.005 m/s
答案A
解析由光子的动量p= h、能量尸h v入予c得尸pc。

面积为S的光帆A t
E S • tA
时间内获得的光子数门=」_卑设探测器某时刻的动量为p0,受到光压作用A t £
时间后动量增加到p c +A p,因为光全部反射,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np+ p0=—np + (p0+ A p),探测器的动量增加量A p = 2np,其加速度a^^=熬二2^* 烹=0.001 m/s2,A 正确。

题组二高考小题
10. (2020江苏高考)“测温枪”(学名“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具有响应快、非接触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它是根据黑体辐射规律设计出来的,能将接收到的人体热辐射转换成温度显示。

若人体温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I及其极大值对
B . I 增大,入减小 应的波长入的变化情况是(
) A . I 增大,入增大
C . I 减小,入增大
D . I 减小,入减小
答案 B 解析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 辐射强度都有增加,且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所以若人体温 度升高,则人体热辐射强度I 增大,热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对应的波长 入减小。

故 选B o
11. (2020浙江7月选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其动能成正比
B .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 a 射线
C. 光电效应实验中的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答案 D
解析 由公式k= h = j h ;,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妙〒L ,故A 错误;
P V2mE k 7 E k
天然放射的三种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的是丫射线,故B 错误;由E k = W 0,h v =W 0,可知截止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由阴极材料本身决定,故 C 错误;衍 射是波的特有现象,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
D 正 确。

12. (2018全国卷U )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 最大初动能为1.28X 10-19 J o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X 1。

74 js ,真空中的光速 为3.00
X
108 m s—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14 14
A . 1 X 1014 Hz B. 8X 1014 Hz
15 15
C. 2X 1015 Hz D . 8X 1015 Hz
答案B
c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 k = h x W0,得W o= h —E k = h亍E k。

刚好发生光电效应的临界条件是最大初动能E k = 0时,入射光的频率为V,则W o= h v,代入数据可得:v = 8X1014 Hz,故B正确。

13. (2019海南高考)(多选)对于钠和钙两种金属,其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

用h、e分别表示普朗克常量和电子电荷量,则()
B.图中直线的斜率为e
e
C.在得到这两条直线时,必须保证入射光的光强相同
D .若这两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具有相同的最大初动能,则照射到钠的光频率较高
答案AB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 k = h v- W0= h v- h v,又E k = eU c,解得:U c =h v_W0=h v_*;
当遏止电压为o时,对应的频率为金属的极限频率,结合题
e e e e
图可知钠的极限频率较小,则钠的逸出功较小,故A正确;由U c= h v_匸0知U c- V
e e
图线的斜率k=h,故B正确;由U c=山0知图线的特点与光的强度无关,故 e e e
C错误;钠的逸出功较小,结合E k= h v- W0可知,若这两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具有相同的最大初动能,则照射到钠的光频率较小,故D错误。

14. (2017全国卷川)(多选)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v、v的单色光
a、b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U a和U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分别为E ka和E kb。

h为普朗克常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V> V,则一定有U a<U b
B .若V> V,则一定有E ka>E kb
C.若U a<U b,则一定有E ka VE kb
D .若V> V,贝U—定有h V—
E ka>h V—E kb
答案BC
解析光电效应中遏止电压与最大初动能之间的关系为eU= E k,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 k = h V- W0 ,若V> V,则E ka>E kb, U a>U b, A 错误,B 正确;若U a<U b, 则E ka VE kb, C正确;由光电效应方程可得W0 = h V- E k,贝U h V—E ka= h V—E kb , D错误。

15. (2019北京高考)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

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 .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
D .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答案B
解析光子的能量E= h V两组实验中入射光子的能量不同,故入射光的频率不同,A正确;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 V W+ E k,可求出两组实验中金属板的逸出功W
均为3.1 eV,故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相同,B错误;由h V
=W+ E k, W= 3.1 eV,当h尸5.0 eV时,E k= 1.9 eV, C正确;相对光强越强,单位时间内射出的光子数越多,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形成的光电流越大,D正确。

本题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B。

题组三模拟小题
16. (2020河北衡水中学一调)用相同频率的光照射两块不同材质的金属板M、N,金属板M能发生光电效应,金属板N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则()
A .金属板M的逸出功大于金属板N的逸出功
B .若增加光的照射强度,则金属板N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C.若增加光的照射强度,则从金属板M中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增大
D .若增加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从金属板M中逸出的光电子数会增加
答案D
解析根据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可知,入射光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用同一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板M、N,金属板M能发生光电效应,N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金属板M的逸出功较小,故A错误;由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可知,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E k= h V— W o,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照强度无关,增加光照强度,从金属板M逸出的光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故C错误;增加光照强度,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板M 表面的光子数增加,则单位时间内从金属板M中逸出的光电子数会增加,故D
正确。

17. (2020广西桂林市、崇左市、贺州市二模)金属钠的极限波长为540 nm,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其波长范围为400〜760 nm。

若用白光照射金属钠,
1
则下面四幅表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波长入或波长的倒数)的
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C
c he 1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E k = h x W0,其中v=-* Wo = ~^,可得E k= he)he 一),其中)=540 nm,故C正确,A、B、D错误。

18. (2020
广东深圳二调)在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中,用频率为v的单色
光照射光电管,测得遏止电压为U,则()
A •若仅增大该单色光的强度,则遏止电压一定大于U
B •若改用频率为2 v的单色光照射,则遏止电压一定大于2U
C.若改用频率为2 v的单色光照射,则饱和光电流一定变为原来的2倍
D •若改用频率为0.5 v的单色光照射,贝「定不可能照射出光电子
答案B
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动能定理可知,eU= E k = h v- W0,则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A错误;根据eU= h —W0可知,若改用频率为2 v的单色光照射,eU' = 2h—W0,则遏止电压U ' 一定大于2U,故B正确;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故C错误;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若改用频率为0.5 v的单色光照射,则可能发生光电效应,即可能照射出光电子,故D错误。

19. (2020四川成都七中三诊)在某次实验中,用频率为v的一束绿光照射极限频率(也称“截止频率”)为v的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W0= h v
B .若改用红光来照射,则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C.若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减小一半
D .在本实验中,调节反向电压可使光电流恰好为零,此电压大小为U c= ;(v
D
B •用波长为兀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 U i — U 2 入 e U i
— U 2 X ) 22— X D •阴极K 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c U i X — U 2 X U — U
—v ) 答案 D 解析逸出功和极限频率是金属的固有属性,逸出功和极限频率满足: W o = h v,故A 错误;若改用红光照射,因为红光的频率小于绿光的频率,无法判断其 与该金属极限频率的关系,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也可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B 错 误;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若把这束绿光遮住一半,光子数减小,逸 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小,但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变,故 C 错误;根据爱因斯 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动能定理可知,eU c = E k = h — h v ,解得遏止电压为:U c = g v —v ),故D 正确。

20. (2020河北衡水中学下学期第二次调研)(多选)如图的实验中,分别用波长 为入、力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 K ,测得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 U i 和U 2。

设电子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e,真空中的光速为c ,阴极K 金属的极限波长 e U i — U 2 X X C •普朗克常量等于c X —X 答案 AC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有:E k2 = eU 2,故A 正确;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e U i — U 2e XX U i — U 2
得:h eU i + W^, h v= eU 2+ W ),联立解得:h = = - ~ ,贝U
v — v c 龙一X i
为心
eU 2
E k2 = h v — W o = he h he e U i — U 2 h h h —h
e U i — U 2 h h —--—二一,故B 错误,C 正确;阴极K h — h h
金属的极限频率 故D 错误
eU i U i v — U 2V e U i hi — U 2 h
h — U i — U 2 — h h U i — U 2 2i . (2020广东天河区三模)用图i 装置研究光电效应,分别用a 光、b 光、e 光照射阴极K 得到图2中a 、b 、e 三条光电流I 与A 、K 间的电压U AK 的关系曲 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S 扳向i 时测得的数据得到的是I 轴左侧的图线
B. b 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 光的光子能量
C •用a 光照射阴极K 时阴极的逸出功大于用e 光照射阴极K 时阴极的逸出 功
D . b 光照射阴极K 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于 a 光照射阴极K 时逸 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答案 B
解析I 轴左侧的图线表示电场力对逸出的光电子做负功, A 极接的是电源 的负极,即开关S 应扳向2, A 错误;逸出功W 0仅由阴极金属本身的性质决定, 与入射光无关,C 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有:—eU c — 0— E k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E k — h — W 0,得光子能量h — W 0+ eU e ,由图乙知,b 光照射时的遏止电压 U ei 大于a 光照射时的遏止电压U e2,则b 光的光子能量大于a 光的光子能量,b 光照 射阴极K 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于 a 光照射阴极K 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 大初动能,B 正确,D 错误。

22. (2020山东青岛一模)某实验小组要测量金属铝的逸出功,经讨论设计出如
图所示实验装置,实验方法是:把铝板平放在桌面上,刻度尺紧挨着铝板垂直桌
A .金属铝的逸出功为& e2d2B2 h
厂8m
B .从铝板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e2孑B2 2m
面放置,灵敏度足够高的荧光板与铝板平行,并使整个装置处于垂直纸面向里、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让波长为入的单色光持续照射铝板表面,将荧光板向下移动,发现荧光板与铝板距离为d时,荧光板上刚好出现辉光。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电子电荷量为e,质量为m。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M X K J1忙
X K X
咸—
C. 将荧光板继续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荧光板上的辉光强度可能保持不变D .将荧光板继续向下移动到某一位置,并增大入射光波长,板上的辉光强度一定增强
答案A
解析光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光电子平行铝板表面以最大速度飞出时,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d,如图所示。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
2 12d2B2
力,有ev m B= m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 = ~mv m = e^^m,根据爱因斯坦
2
光电效应方程可知,2mv m二h- W0,其中尸;联立解得金属铝的逸出功为:
W o= h[e8mB,故A正确,B错误;将荧光板继续向下移动,到达荧光板上的
光电子数增加,辉光强度增强,故C错误;荧光板上的辉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有关,不只由入射光波长决定,故D错误。

第2•步精做大题•提能力
题组一基础大题
23.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
&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

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 nm, P
若将电子从静止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0—4倍。

(1) 求电子的动量大小;
(2) 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

(电子的质量m= 9.1X 10—31 kg,电子的电荷量e= 1.6X10—19 C,普朗克常量h= 6.6X 10 —34 Js;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
h2
答案(1)1.5X10—23 kg m/s (2)U = 2^ 8X 102 V
解析(1)由A h,得电子的动量为
p
h 6.6 X10—34”
P=5T 10—4X 440X 10—9 kg m/s= 1.5X 10 23 kg m/s。

(2)由动能定理有eU = E k —0
又E k=2~,a h,
2m p
h2
联立解得U=胡,
代入数据,解得U〜8X 102 V。

题组二高考大题
24. (2018江苏高考)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枪的单色光A照射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

当波长为f的单色光B照射该金属板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___ ,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_________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
hc
答案hC 1 : 2

c hc 2hc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 h x W0,又v= f,所以有0 = W b, E k = 2f —W o,解得E k=竽;又光子动量p = £,所以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1 : 2。

f 人
25.
(2019江苏高考)在“焊接”视网膜的眼科手术中,所用激光的波长 f 6.4X 10—7 m,每个激光脉冲的能量E= 1.5X 10—2 J。

求每个脉冲中的光子数目。

(已知普朗克常量h = 6.63X 10—34 Js;光速c= 3 X 108 m/s。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5X 1016
解析光子能量 =牛,光子数目n = E,联立并代入数据得n~5X 1016。

f £
题组三模拟大题
26. (2020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图甲为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其中光电管阴极K的材料是钾,钾的逸出功为W D= 3.6X 10—19 J o图乙为实验中用某一频率的光照射光电管时,测量得到的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当U = —2.5 V时,光电流刚好为0。

已知普朗克常量h = 6.6 X 10—34 Js•,电子电荷量e= 1.6X 10 —19 C。

求:
(1)本次实验入射光的频率是多少?
⑵当U' = 2.5 V时,光电子到达阳极A的最大动能是多少?
答案(1)1.2X 1015 Hz (2)8.0 X 10—19 J
解析(1)由图象可知反向遏止电压为U c = 2.5 V,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
h x W0,且eU c= E k —0,联立解得v 1.2X 1015 Hz。

(2)光电子由K运动到A过程,由动能定理有eU' = E km —E k,解得E km = eU' + eU c= 8.0X 10—19 J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