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3课《故乡的榕树》课件 粤教版必修2[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页,共24页。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头 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 第十一段:从美好的回忆中回到现实 • 第十二段:呼应开头
第十六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研讨课文
1、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回忆了与之相关 的哪些事情?作者用什么将这些事情连 缀起来?
第十七页,共24页。
第六页,共24页。
• 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
• 粗犷(guǎng):①粗野,粗鲁②粗豪,豪放。本 文是第二个意思
• 苦涩(sè):①又苦又涩的味道②形容内心痛苦。本
文是第二个意思
• 庇(bì)护:袒护,保护 • 恬(tián)静:安静
• 温馨:温暖馨香。
• 安然无恙(yàng):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什 么损害
故乡的榕树
烧香求树神
用汁液治癣
“驼背”的传说
树船的乐趣
折枝祭祖先 榕树下纳凉
小溪及周围景物
思 乡 之 情
愉快的夏夜
故 乡 的 榕 树
第十八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研讨课文:
2.本文的三个部分衔接过渡自 然。文章是怎样过渡的?
第十九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①第三段是过渡段。其中,“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 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
从文章前后缩写诗情的空间和时间关系来看,文章 可分为哪几部分?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大陆故乡榕树 …… 回忆
基本思路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榕树是回忆的引发物
第九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文章线索:
•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 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的榕树的怀念。
•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 榕树,描述有关的人和事
高中语文 第3课《故乡的榕树》课件 粤教版 必修2[1]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24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页,共24页。认识作者
语言特点
故乡的榕树
课文串讲
写作手法
第三页,共24页。
认识作者:
•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1941年3月27日生于福建省 长乐县。1975年9月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 持业余文学创作。
•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 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第十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 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的榕树的怀念。
• 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带进了 自己的回忆之中
第十一页,共24页。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
• 第四段:“我怀念……我怀念……”
• 第十段:写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画 面、有音响、有动作、有感情。
• 多样的修辞手法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谢谢大家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第七页,共24页。
• 辨音āo 凹槽
•凹
黝
•
wā 同“洼”,用于地名
ōy u 黝黑 yǒu 黑黝黝
• •涨
•
à zh ng 涨鼓鼓的 ǎ zh ng 涨潮
• 辨形
• 汩 汩汩
•
汨 汨罗江
ì y n 荫庇
荫
īy n 荫蔽
袅 袅袅 枭 枭雄
第八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 • 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
• “我深深怀念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 夜……”
•
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
夏夜,描写富于生活情趣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写作手法:
•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情以物兴,寄情于物”
眼前景
榕 树
故乡情
第二十二页,共24页。
语言特点
• 诗一般的语言
• 主要文学作品: • 诗集:《海外浪花》 • 《大地诗情》 • 小说:《失落的珍珠》
• 《大乡里进医院》
• 《香港式的烦恼》
• 散文:《故乡的榕树》 • 《两代人》
第四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 1979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 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 奖散文组冠军
• 获奖后,被海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第五页,共24页。
字词
• 理解下面词语:
• 袅袅(niǎo):文中用来形容微风
• 清澈:(水)清而透明
• 汲(jí)水:从下往上打水 • 兀(wù)立:直立;兀,高耸突出的样子 • 汩汩(gǔ):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 苍虬(qiú):像龙一样盘曲的青色枝条
• 虔(qián)诚:恭敬而有诚意;虔,恭敬 • 祈求:恳求地希望或请求 • 战战兢兢(jīng):形容害怕而小心的样子 •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 黝(yōu)黑:黑黑的
描述有关的人和事
• 第一层次(第4段):写故乡榕树四周的景色。
榕树四周的环境
榕树的背景
溪畔的景物、桥上的景物
小溪、鹅卵石、洗衣和汲水的少 女、鸭子、石桥、石牌、栏杆上 的小狮子
第十二页,共24页。
第二层(第5、6段):具体细致地刻画榕树
站
在 桥
祥写
头
的
两
棵
老
榕 树
略写
细致描绘
驼背老榕树 儿时趣事
叙述这棵老 榕树的传说
树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这些词句,像
一座桥,把眼前景物与思想情怀联系起来,过渡得 巧妙自然。
• ②“那样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一句,总结了上文, 表明了回忆的结束。“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 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一句, 和上面的夏夜描写承接,衔接自然、巧妙
第二十页,共24页。
重点段落分析:
第十三页,共24页。
第三层(第7—9段):写有关榕树的人和事
第七段
第八段
母亲用榕树枝为我治癣 我奉祖母之命上树折枝
榕树给农人带来的好处
第九段
缘物生情,直接抒怀,赞颂榕树的崇高 品格
第十四页,共24页。
第四层(第10段):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 夏夜
• 简陋的卧具 • 神秘而恬静的气氛 • 似梦似仙的月夜景色 • 沉入梦乡的美妙感觉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头 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 第十一段:从美好的回忆中回到现实 • 第十二段:呼应开头
第十六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研讨课文
1、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回忆了与之相关 的哪些事情?作者用什么将这些事情连 缀起来?
第十七页,共24页。
第六页,共24页。
• 习习:形容风轻轻地吹
• 粗犷(guǎng):①粗野,粗鲁②粗豪,豪放。本 文是第二个意思
• 苦涩(sè):①又苦又涩的味道②形容内心痛苦。本
文是第二个意思
• 庇(bì)护:袒护,保护 • 恬(tián)静:安静
• 温馨:温暖馨香。
• 安然无恙(yàng):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什 么损害
故乡的榕树
烧香求树神
用汁液治癣
“驼背”的传说
树船的乐趣
折枝祭祖先 榕树下纳凉
小溪及周围景物
思 乡 之 情
愉快的夏夜
故 乡 的 榕 树
第十八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研讨课文:
2.本文的三个部分衔接过渡自 然。文章是怎样过渡的?
第十九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①第三段是过渡段。其中,“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 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
从文章前后缩写诗情的空间和时间关系来看,文章 可分为哪几部分?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大陆故乡榕树 …… 回忆
基本思路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榕树是回忆的引发物
第九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文章线索:
•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 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的榕树的怀念。
•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 榕树,描述有关的人和事
高中语文 第3课《故乡的榕树》课件 粤教版 必修2[1]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24页。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页,共24页。认识作者
语言特点
故乡的榕树
课文串讲
写作手法
第三页,共24页。
认识作者:
•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1941年3月27日生于福建省 长乐县。1975年9月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 持业余文学创作。
•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 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恋之情
第十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 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的榕树的怀念。
• 全文的引子,作者缓缓地把读者带进了 自己的回忆之中
第十一页,共24页。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
• 第四段:“我怀念……我怀念……”
• 第十段:写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画 面、有音响、有动作、有感情。
• 多样的修辞手法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谢谢大家
2023/5/14
生产计划部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
第七页,共24页。
• 辨音āo 凹槽
•凹
黝
•
wā 同“洼”,用于地名
ōy u 黝黑 yǒu 黑黝黝
• •涨
•
à zh ng 涨鼓鼓的 ǎ zh ng 涨潮
• 辨形
• 汩 汩汩
•
汨 汨罗江
ì y n 荫庇
荫
īy n 荫蔽
袅 袅袅 枭 枭雄
第八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 • 由眼前景象到回忆的过渡
• “我深深怀念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 夜……”
•
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
夏夜,描写富于生活情趣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写作手法:
•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情以物兴,寄情于物”
眼前景
榕 树
故乡情
第二十二页,共24页。
语言特点
• 诗一般的语言
• 主要文学作品: • 诗集:《海外浪花》 • 《大地诗情》 • 小说:《失落的珍珠》
• 《大乡里进医院》
• 《香港式的烦恼》
• 散文:《故乡的榕树》 • 《两代人》
第四页,共24页。
《故乡的榕树》
• 1979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 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 奖散文组冠军
• 获奖后,被海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第五页,共24页。
字词
• 理解下面词语:
• 袅袅(niǎo):文中用来形容微风
• 清澈:(水)清而透明
• 汲(jí)水:从下往上打水 • 兀(wù)立:直立;兀,高耸突出的样子 • 汩汩(gǔ):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
• 苍虬(qiú):像龙一样盘曲的青色枝条
• 虔(qián)诚:恭敬而有诚意;虔,恭敬 • 祈求:恳求地希望或请求 • 战战兢兢(jīng):形容害怕而小心的样子 •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 黝(yōu)黑:黑黑的
描述有关的人和事
• 第一层次(第4段):写故乡榕树四周的景色。
榕树四周的环境
榕树的背景
溪畔的景物、桥上的景物
小溪、鹅卵石、洗衣和汲水的少 女、鸭子、石桥、石牌、栏杆上 的小狮子
第十二页,共24页。
第二层(第5、6段):具体细致地刻画榕树
站
在 桥
祥写
头
的
两
棵
老
榕 树
略写
细致描绘
驼背老榕树 儿时趣事
叙述这棵老 榕树的传说
树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这些词句,像
一座桥,把眼前景物与思想情怀联系起来,过渡得 巧妙自然。
• ②“那样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一句,总结了上文, 表明了回忆的结束。“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 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一句, 和上面的夏夜描写承接,衔接自然、巧妙
第二十页,共24页。
重点段落分析:
第十三页,共24页。
第三层(第7—9段):写有关榕树的人和事
第七段
第八段
母亲用榕树枝为我治癣 我奉祖母之命上树折枝
榕树给农人带来的好处
第九段
缘物生情,直接抒怀,赞颂榕树的崇高 品格
第十四页,共24页。
第四层(第10段):写自己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 夏夜
• 简陋的卧具 • 神秘而恬静的气氛 • 似梦似仙的月夜景色 • 沉入梦乡的美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