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理教案》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原理教案》PPT课件
一、引言
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职能,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账户体系。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 教学时数:2课时(90分钟)
二、会计的基本概念
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为决策提供信息。
2. 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3. 会计假设: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
三、会计原则
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2. 会计核算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一致性原则、实际成本原则。
四、会计职能
1. 会计的核算职能:记录、分类、汇总、报告经济业务。
2. 会计的监督职能: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和监督。
3. 会计的管理职能:参与决策、提供财务分析、预算编制和控制。
五、会计科目和账户
1. 会计科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
2.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
3. 账户体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
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举例、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职能。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会计核算方法
1. 会计分录: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的方法,包括借贷方向、金额和科目。
2. 会计凭证:记录经济业务的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3. 会计账簿:按照一定格式和顺序,分类、连续、系统地记录和储存会计数据。
七、账户体系的应用
1. 账户的开设: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开设相应的账户。
2. 账户的登记:根据会计分录,将经济业务登记到相应的账户中。
3. 账户的余额:通过账户的登记,计算出账户的期末余额。
八、财务报表
1. 财务报表的分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 财务报表的编制:根据账户的期末余额,编制财务报表。
3. 财务报表的分析: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九、会计循环
1. 确认:识别和验证经济业务的发生。
2. 计量:对经济业务进行量化,确定其金额。
3. 记录:将确认和计量的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会计科目进行记录。
4. 汇总:将记录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汇总。
5. 报告:编制财务报表,向外部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十、会计道德与法规
1. 会计道德: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诚实、保密、公正等。
2. 会计法规:国家对会计工作制定的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
3. 会计法律责任: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实际案例和报表,让学生了解会计核算方法的应用,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强调会计道德和法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十一、会计软件与电算化
1. 会计软件的作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供实时财务信息。
2. 会计软件的类型:财务软件、ERP软件、云会计软件等。
3. 会计电算化的流程:原始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报表与输出。
十二、会计假设与会计政策
1. 会计假设的适用: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权责发生制。
2. 会计政策的定义: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3.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并关注政策变更的影响。
十三、存货的会计处理
1. 存货的定义: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
2. 存货的分类: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成品、商品等。
3. 存货的会计处理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加权平均法等。
十四、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 固定资产的定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价值较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有形资产。
2. 固定资产的购置:购买、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
3. 固定资产的折旧: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十五、财务分析与评价
1. 财务分析的目的: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决策提供依据。
2. 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比率。
3. 财务评价的方法:综合评分法、财务预算法、企业价值评估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电算化会计的
工作流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会计假设、会计政策的应用,以及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通过财务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原理教案的内容,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职能、核算方法、账户体系、财务报表、会计循环、会计道德与法规、会计软件与电算化、会计假设与会计政策、存货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以及财务分析与评价等。
重点:
1. 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职能。
2. 会计核算方法、账户体系的应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会计循环的步骤和会计道德与法规的要求。
4. 会计软件与电算化的应用流程。
5. 会计假设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6.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
7.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难点:
1. 会计原则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2. 会计核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3. 账户体系的应用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4. 会计循环的理解和应用。
5. 会计道德与法规的遵守。
6. 会计软件与电算化的操作和应用。
7. 会计假设与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
8. 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掌握。
9.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