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
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
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芬太尼,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
结果:在麻
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术毕时(T2)和拔管时(T3)时,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
较短,警觉/镇静评估法评分(OAA/S)较高,P<0.05。
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患者血
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稳,躁动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麻醉效果高血压属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同时患者伴有大脑、心脏和血管
等器官功能衰退情况,且以老年患者居多,此类患者手术耐受性较低,手术难度较大,尤其
对于麻醉工作而言,必须选择安全、合理的麻醉药物,缓解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影响,
进而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1]。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
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6月~2017年6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
58~71岁,平均(61.22±2.59)岁,高血压病程4~10年,平均(6.13±1.88)年,其中ASA分级:Ⅱ级31例,Ⅲ17例;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59~72岁,平均(62.42±3.01)岁,高血压病程3~11年,平均(7.21±1.69)年,其中ASA分级:Ⅱ级29例,Ⅲ19例。
上述资
料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P>0.05),说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麻醉方法
全部患者入室后创建静脉通道,给予患者羟乙基淀粉氯化钠(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
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555),8ml/kg,随后行面罩吸氧,密切监测患者舒张压、收
缩压和心率,务必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麻醉诱导:给予患者咪唑安定、维库溴铵、异丙
酚和舒芬太尼,用量依次为0.02mg/kg、0.1mg/kg、1mg/kg和0.3μg/kg,患者入睡后进行气
管插管。
对照组使用异丙酚,麻醉维持时间控制为30min,保证血浆靶浓度控制为2ng/ml;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时间同对照组,血浆靶浓度控制为2ng/ml和
2μg/ml。
手术操作过程中合理调节氧流量,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和心率情况,当患者心率超
过100次/min时,给予患者艾司洛尔,若患者血压偏高(高于基础值10%),给予患者硝酸
甘油,术毕结束药物泵注,患者可自主呼吸后拔管。
1.3 观察指标
第一,血压、心率比较,具体时刻点为: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术毕时
(T2)和拔管时(T3);第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
其中OAA/S评分标准:0分:清醒;1分:轻度镇静,存在偶发性瞌睡情况;2分:中度镇静,嗜睡但可唤醒;3分:重度镇静,嗜睡唤醒较困难[2]。
1.4 统计学处理
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
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果
在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术毕时(T2)和拔管时(T3)时,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加,针对此类患者开展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受其自
身机体代谢退行性变化影响,患者组织器官功能呈现衰退情况,且血管顺应性和弹性减弱,
血压调节功能降低,手术麻醉操作会导致患者血压呈现大幅波动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麻醉过程中,医师应合理选择麻醉药物。
麻醉诱导过程中,插管会诱发心血管反应,增加机体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医生应合理设计麻醉方案,抑制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3-4]。
本次研究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过程中联合应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结果显示:在麻醉诱导前(T0)、
插管时(T1)、术毕时(T2)和拔管时(T3)时,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差异不明显,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较短,警觉/镇静评估法评分(OAA/S)较高,P<0.05。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异丙酚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抑制应激反应的同时,还可对外周血管神经末梢神经地质释放进行控制,促进血管扩张,进而达到良好的降血压效果。
瑞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抑制儿茶酚胺释放,对血管平滑肌进行舒张,进而达到降压作用,同时其能够降低脑组织氧代谢率,提升患者缺氧耐受性,满足老年
高血压麻醉需求[5]。
综上,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平稳,躁动发生率较低,可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文忠.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应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效果[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2):220-222.
[2]孙霄翀.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恢复情况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0):2016-2018.
[3]刘小红,石海霞.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对脊柱结核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40(9):1156-1158.
[4]程太平.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血压-心率-血细胞含氧量的影响[J].药物评价
研究,2016,39(2):267-270.
[5]王键,王以亮,周珩,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脑膜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SI00B
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9):89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