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征求意见——巴西棕榈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西棕榈蜡(Carnauba wax)
通用名称:巴西棕榈蜡
别名:Brazil wax
分类代码: CNS 14.008;INS903
功能分类:被膜剂、抗结剂、脱膜剂。
申请使用量及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膨化食品的加工工艺
使用功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脱模剂)
使用量:作为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使用时按生产工艺需求适量使用。
巴西棕榈蜡在膨化食品加工生产必要性说明
1.膨化食品定义
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组织疏松或松脆的食品。
2.膨化食品分类
膨化食品按加工工艺可分为五类
A.焙烤型:采用焙烤或焙炒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
B.油炸型:采用食用油煎炸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
C.直接挤压型:原料经挤压机挤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利用机内外压差膨化而制成的膨化食品。
D.花色型:以焙烤型、油炸型、或直接挤压型产品坯子,用油脂、酱料或果仁等辅料夹心、注心或涂层而制成的膨化食品。
E.其他型:采用微波、气流或真空等方式膨化制成的膨化食品。
3.膨化食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A.以我司焙烤型膨化食品(旺旺雪饼)生产工艺为例:
原料(大米)----选石----洗米----浸泡----水切----制粉----蒸练----揉练----压模成型----一次干燥----水份平衡----二次干燥----焙烤膨化----调味----金检----包装
B. 生产过程各工序之作用和目的:
a.原料:选用已检测合格之大米。
b.选石:采用选石机对大米进行去石和去杂处理,以减少异物流入下一工序。
c.洗米:对选石处理后方大米进行混水清洗,进一步去除大米中的异物。
d.浸泡:将大米在水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使得大米中的淀粉充分吸水以求达到后续
生产工艺之要求。
e.水切:即沥水,主要是把刚浸泡用的多余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去除。
f.制粉:将浸泡沥水后之大米通过压辊式粉碎机进行粉碎,以便达到后续加工之要求。
g.蒸练:将前面粉碎之米粉配以一定量的辅料,通过蒸练设备将大米进行熟化处理
后变成米团。
h.揉练:将蒸练后的米团进行均匀化处理,使得米团水份均匀及米团内部结构均匀。
i.压模成型:通过成型辊轮先将米团压成薄片,后采用各种规格的模具压出需要的
胚体型状。
j.一次干燥:将压出型状之米团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干燥达到一定的水份,以利于后续加工。
k.水份平衡:将干燥后之胚体放置在容器内,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得胚体表面和内部水份一致。
l.焙烤膨化:将具有一定水份之胚体通过焙烤设备,使得胚体在水份汽化的作用下,达到膨化和熟化。
m.调味:将膨化后产品附以各种风味,制成各种风味之产品。
n.金检:对加工后之产品进行金属检出的过程。
o.包装:将产品进行各式各样之包装,使得产品外观好看及增加产品的保存效果。
4.巴西棕榈蜡在膨化食品生产中使用的主要目的及效果
A.巴西棕榈蜡在膨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使用位置
以我司焙烤型膨化食品(旺旺雪饼)生产工艺为例,脱模剂的使用主要在压模成型。
具体使用点详见附图位置:
如图所示,加工助剂脱模剂需使用于以下两个地方:
1.成型用帆布输送带:使用时可防止米团沾粘及有利于脱模后产品不变型。
2.成型模具:使用时先将脱模剂均匀涂在成型用毛刷上,通过毛刷与成型模具的相互接触,再将脱模剂涂于成型模具。
可以防止米团沾粘于模具上,确保
压模和脱模顺利进行。
B.巴西棕榈蜡在膨化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巴西棕榈蜡在膨化食品中主要以加工助剂的形式进行辅助使用。
膨化食品加工工艺中都会有一个压模成型的过程,这时候由于米团温度相对较高,米团的粘性较大。
故在压模用的模具上和压模用的帆布输送带上必需使用脱模剂以利于压模脱模及防止米团沾粘于帆布输送带上。
5. 与其他物质作为脱模剂的对比试验
我司选用其他脱模剂如油脂、氢化油脂进行了大量的测试比较,经过试验测试后,工艺中选用上述脱模剂由于产品的粘度相对较高,且生产工艺困难使得我们的产品的接受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5.1 在压模成型成型处使用油脂来进行取代测试:
油脂现也作为脱模剂也广泛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但由于油脂一般都含有部分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条件下易容易被氧化,从而影
响产品的风味及产品保存期限。
另膨化食品脱模过程中同于米团的温度在50℃
左右,而一般的油脂的相对熔点均较低,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用油脂是无法起到
脱模及防沾的效果。
故油脂不太适宜在膨化食品的加工工艺中单独作为脱模剂
使用。
5.2 在压模成型成型处使用氢化油脂来进行取代测试:
氢化油脂相对于一般油脂,具有较高的安定性以及较高的熔点。
但由于氢化油脂在固化后结晶相对较小,结晶与结晶之间的亲合力不足,使得固化后的氢
化油脂易碎及容易掉落。
经我们测试也无法较好的起到脱模及防沾的效果。
故氢
化油脂不太适宜在膨化食品的加工工艺中单独作为脱模剂使用。
6. 在其它产品中的使用说明
巴西棕榈蜡在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如下:
6.1 CNS号:14.008
功能:被膜剂、抗结剂、脱模剂
6.2.表C.2 需要规定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加工助剂名单(不含酶制剂)
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功能使用范围
8 巴西棕榈蜡 carnauba wax 脱模剂焙烤食品加工工艺
6.3.表D.1 胶基及其配料允许使用的物质名单
胶基中文名称/类别胶基英文名称
D4 蜡类 wax
1 巴西棕榈蜡 carnauba wax
小结:
从标准中可以看出这些脱模剂已在大部分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故作为加工助剂使用于膨化食品中也应该可以。
从工艺上出发,膨化食品类产品与薯片类产品、焙烤工艺类产品比较相似,它们在生产工艺中为了赋于产品一个美丽的外观型状,都会使用到压模成型这一工艺,而压模过程中为了使脱模顺利以及脱模后的产品型状不变型,因些在这一工艺时都会使用到脱模剂是必不可少的。
从国外相关标准上可以看出,这些脱模剂作为加工助剂也被广泛用于国际上食品生产加工中。
而且使用的安全性也是被国际上公认的。
故申请脱模剂(巴西棕榈蜡)可以在膨化食品生产中作为加工助剂使用。
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巴西蜡棕(Copernicia cerifera)的叶和叶芽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为浅黄至淡棕硬质脆性蜡,具有树脂状断面。
2 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技术要求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
A.2 鉴别试验 A.2.1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沸腾乙醇,溶于乙醚。
A.2.2 熔程:(80-86)°C 。
A.3 酸值的测定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1mol/L 。
A.3.1.2 酚酞指示液:10g/L A.3.2 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 实验室样品,溶于预先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以酚酞指示液指示的)的50mL 中性乙醇中。
若不能完全溶解,可缓慢加热回流,以使之完全溶解。
再加酚酞指示液1mL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振摇10s 不褪色。
A.3.3 结果计算
酸值(以KOH 计)w 1, 数值以毫克每克(mg/g )表示,按式(A.1)计算:
1
11w m cM
V
…………………………(A.1) 式中:
V 1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A.3.1.1)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1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56.109]。
A.4 皂化值的测定 A.4.1 试剂和溶液 A.4.1.1 无水乙醇。
A.4.1.2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40g/L 。
A.4.1.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5mol/L 。
A.4.1.4 酚酞指示液:10g/L 。
A.4.2 仪器和设备
空气冷凝管:长度大于65cm 。
A.4.3 分析步骤
称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 ,置于250mL 磨口锥形瓶中,样品加入量一般按试样经皂化后所需0.5mol/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量约占对照样的45%~50%为宜。
加入(50±0.02)mL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连接空气冷凝管,加热回流1h ,稍冷后用10mL 无水乙醇淋洗冷凝管,取下锥形瓶,加入5滴酚酞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的红色刚刚消失,加热试液至沸。
若出现粉红色,继续滴定至红色消失即为终点。
在测定的同时,用等量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做空白试验。
A.4.4 结果计算
皂化值(以KOH 计)w 2 , 数值以毫克每克(mg/g )表示,按式(A.2)计算:
2
202)(w m cM
V V -=
…………………………(A.2)
式中:
V 2 ——试料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A.4.1.3)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 0 ——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 ——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 2 —— 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 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 =56.109]。
A.5 灼烧残渣的测定 A.5.1 试剂和材料
硫酸溶液:6→100。
A.5.2 仪器
瓷坩埚或铂坩埚:50~100mL ; A.5.3 分析步骤
称取约2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1g ,置于已恒重的瓷坩埚或铂坩埚中。
用电加热板缓慢加热,使其挥发至无辛辣气味释放。
加入10 mL 硫酸溶液以湿润全部试样,缓慢加热使硫酸逸尽。
置于高温炉中,在(800±25)°C 灼烧15min 或以上,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
A.6 不皂化物的测定 A.6.1 试剂和材料 A.6.1.1 石油醚。
A.6.1.2 中性乙醇:加酚酞指示液数滴于一定量的温热乙醇中,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刚开始出现微粉红色。
A.6.1.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02mol/L 。
A.6.2 仪器和设备
A.6.2.1 真空干燥箱。
A.6.2.2 具塞量筒:标有40mL、80mL和130mL的刻度,高约30cm,直径3.5cm。
A.6.3 分析步骤
称取5.0g实验室样品,精确值0.0002g,置于250mL烧瓶中,加入由2g氢氧化钾和40mL 乙醇组成的溶液,装上回流冷凝器,小心煮沸回流1h,至完全皂化为止。
将烧瓶中的内容物移入量筒,用一定量的乙醇洗涤烧瓶,使量筒中的容量达40mL。
再用煮沸并冷却后的水洗涤烧瓶,洗液并入量筒,并加至总容量达80mL。
用石油醚数毫升小心洗涤烧杯,将洗液加入量筒,冷却量筒中的内容物至室温,再加石油醚至130mL。
加塞,强烈振摇量筒一分钟以上,静置后应分成透明两层。
尽可能完全地将上层石油醚层移入500mL分液漏斗中。
另用石油醚如上萃取六次以上,每次用石油醚50mL并均经强烈振摇。
集中所有萃取液,每次用10%乙醇25mL洗涤石油醚,一直到洗出液对酚酞呈中性为止,弃去洗涤液,将石油醚萃取液放入已知重量的烧杯中,用10mL石油醚淋洗分液漏斗,洗液并入烧杯。
将盛有石油醚萃取液的烧杯放在蒸气浴上蒸发至干,在(75~80)°C、26664Pa
(200mmHg)真空下干燥至质量恒定,或在100°C下干燥30min。
放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量,为不皂化物的未校准值。
将上述蒸发残渣溶于50mL温的中性乙醇中,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计算脂肪酸(以油酸计)的量。
每mL c(NaOH)=0.02mol/L氢氧化钠相当于脂肪酸(以油酸计)5.659mg。
A.6.4 结果计算
从未校准的不皂化物量中减去脂肪酸的量,即为不皂化物的量。
巴西棕榈蜡在膨化食品中检测方法说明
经向方圆检测、欧陆分析检测、上海华测、ITS检测等检测机构咨询,现膨化食品中还没有针对这部分脱模剂类蜡质的检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