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9
CITY
GEOGRAPHY
论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应用
陈玉雁1 王智力2
(1.东阳市土地勘察规划测绘院,浙江 东阳 322100;2.东阳市国土资源局,浙江 东阳 322100)
摘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改进,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为核心,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对土地勘测、土地变更、耕地保护、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开发整理等方面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实现了土地信息数字化。
在当今的土地管理中,测绘技术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基础环节,不但可以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而且可以规范整个土
地开发整理过程的科学管理,也可以在现实中缓解整个社会对粗放型土地利用的需求。
本文结实长期的测绘工作实践,对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进行
探讨,充分发挥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作用,以便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应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发环境,有效的整合和利用资源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也得到了突出的运用。
文章先对土地开发整理和测绘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说明测绘技术所具有的作用,再详细分析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针对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使人们对测绘技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土地开发整理和测绘技术的简介
所谓测绘是将测量和绘图两者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测绘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地球的形状、重力场以及几何位置来进行相应的测量和推算,并以此为依据对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物体进行测量,然后编制相关比例尺地图使用技术和知识理论[1]。
在某一范围中,应当将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等等作为依据来确定其具体的用途,再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来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查、改造与整治,这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能够产生积极作用。
而土地开发整理则是以增加新增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通过对未利用地、废弃地、中低产田、闲置地等实行田、水、路、林、村及乡镇企业的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2]。
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广大,因此,人均耕地数量并不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人与地的矛盾就变得日益突出。
因此,为了保证土地能够得到合理应用,让废弃的土地得到更好的整治提升,土地开发整理就变成了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
二、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所产生的作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当中,测绘技术始终贯穿着整个项目工程。
在工程前期,此时要开展对开发区域范围内地形、地貌的测绘工作,以获取测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形状等各种地理要素绘制成地形图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整体规划,以满足土地整理的可行性开发和实施[3]。
因此,和普通测量技术相比较,测绘技术在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所开展的测绘工作也变得十分细致,需要测绘人员在开展测绘工作时能够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以此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测绘工作更加准确和有序。
在工程中期阶段,通过测绘可以提供准确的水准网和导线网作为施工依据。
在工程的后期,可以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和遥感影像图对现场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工作。
每一个阶段的测绘都存在着重要性,只有做好每一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各阶段的测绘数据,才能确保每一个项目预决算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保障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项目管理的规范性。
三、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的应用(一)在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利用MAPGIS、ARCGIS 等地理信息技术,以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及总体规划成果为工作基础,进
行空间分析,整治规划部局,将全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用地整治、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废弃、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旧
城改造、和城市低效土地二次开发等内容全部纳入数据库,将其作为规划期内全市申报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有关整治项目的依据,实现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的自动化建立和整治项目的科学管理,全方位服务土地整治业务的各项工作,促进对土地整治行为的审查、分析和研究,加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二)在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当中,其最为主要的内容便是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然后编写相关的建议书,同时做好初步设计工作。
其中初步设计工作和可行性研究主要是针对设计底图对项目范围内的土地方位、地块数量、地块范围等方面进行测绘,并且要求最后所得到的测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
所以,在利用测绘技术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测绘时,应选择GPS 技术来对项目测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保证所得到的测绘数据是准确的[4]。
在测绘过程中应用GPS 技术,布设控制点,然后使用全站仪来对野外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利用四等水准对首级高程控制点来展开联测,再利用先前在野外所测得数据和资料来构建出相应的模型,从而计算出每一田块具体的施工和设计填挖量。
如此一来,得出项目基础底图,规划设计工作才能够得以顺利展开。
(三)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施工管理中,可以根据测绘单位前期的测量成果和控制点,方便工程监理部门和施工部门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在
前期所布设的专门控制点,进行点位加密重新布测平差,以此来对项目初步设计当中所存在沟、路、渠等进行施工放样工作,从而根据设计图件和方案来展开施工工作[5]。
所以,测绘技术不仅在规划设计工作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施工管理工作同样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促使施工管理工作更好的展开。
(四)在竣工验收工作中的应用在竣工验收工作当中需要对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具体测绘,从而绘制出项目的实际竣工图,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佐证,确认是否按设计图施工,计算是否按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支付。
一般情况下,竣工阶段的测
GEO-SIGAM软件分析在红凹里滑坡分析中的应用
贾国凯 冯康楠
(北京岩土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812)
摘要:滑坡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由于其成因机制较为复杂,且变形破坏模式具有多样性,从而使得其稳定性计算分析往往较为复杂。
为此,文中以洪洞县左木乡霍家庄村梁家腰红凹里滑坡为例,在对其滑坡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原理和GEO-SIGAM软件对该滑坡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滑坡;有限元原理;GEO-SIGAM软件;分析1红凹里滑坡隐患特征分析
红凹里滑坡位于洪洞县左木乡霍家庄村梁家腰自然村,滑坡长60m,宽130m,厚度约50m,坡高52m,坡度为43°,体积为4.55×105m3,为一中型黄土滑坡。
1.1边坡周界及形态特征。
边坡形态呈前陡后缓、上窄下宽的圈椅状,后壁有高陡坡,侧壁发育冲沟,轮廓基本清晰可辨,且滑体中下部发育有多条陡坎,后部局部出现拉张裂缝,居民个别房屋出现裂缝,道路断裂或鼓胀,前缘临空且有鼓胀的迹象,各种形态特征明显反映边坡的整体特征。
1.2边坡物质结构特征。
边坡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滑体、滑带和滑床三部分。
边坡滑体物质主要成分是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
边坡滑带土岩性推测为粉质粘土和下伏砂泥岩接触的部分,局部为砂泥岩互层。
边坡体滑床中下部岩性为二叠系的(P)砂泥岩泥岩。
除了以上岩性,边坡地质环境第四系中还有更新统离石黄土Q2和第四系全新统洪积物Q4pl。
1.3边坡变形特征。
调查时发现边坡体上个别居民房屋出现裂缝出,不同冲沟处都有小规模的滑塌现象。
滑体前部可见树木歪斜和边坡前缘坡面破碎。
边坡后壁节理裂隙发育,长1-5m不等,宽0.03~0.1m不等,延深约1m。
强降雨条件下,坡面流水易通过节理裂隙下渗。
2边坡变形原因分析
边坡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降雨和地表、地下水)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因素的综合制约。
地形是形成边坡的必要条件,地层岩性是边坡形成物质基础,而水对边坡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对边坡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因为人类工程活动的存在,才有了承灾体,构成了地质灾害的组成成部分。
3边坡稳定性分析
3.1定性分析评价。
首先,从地形地貌分析,边坡体前缘较陡峭,个处发生小型滑塌,致使前缘发育陡坎或陡坡,提供了一定的临空条件;另边坡体虽已由原来处于较高势能的位置,滑至现在重心势能较低部位,其动力已减弱到较小的状态,但新边坡后壁根到剪出口高差仍有40m左右,其势能仍然较大;其次,坡体区出露的砂泥岩是软弱岩,经验上多数边坡都是沿着这样的软弱地层滑动的。
第三,边坡雨季降雨相对集中,边坡体后部局部有落水洞发育,地下水具有充分的补给条件。
综上,
地理研究·GEOGRAPHY
绘结构一般都是作为相关管理部门用以收藏和存档的资料,这便要求在竣工阶段所开展的测绘工作不仅要使得测绘内容更加全面,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精度,以便为日后的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6]。
从上述内容能够了解到,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应用测绘技术,不仅可以对土地部门合理的分析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更有利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四、应用测绘技术时的注意事项
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复杂,是一项较大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都离不开测量技术的支持,对测量数据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在实际测绘工作中,针对当前较为先进的测绘技术,应当注意以下两方面内容:第一,根据实际测绘工作需求来确定测量精度。
对于测量精度的实际要求来看,通常在平坦地区所选择的比例主要为1:2000,针对于通视相对较难且起伏变化相对较大的地区所选择的比例则为1:1000,而房屋拆迁、泵站改造等 地方在比例选择上为1:500。
第二,在测绘时应当重视对一些关键点的测量工作,在对坎顶、坎脚的标高和位置进行测量的同时,还需要对渠、沟等的坡比和面积进行复测,从而更加准确的进行水系高程设计和工程量计算工作。
在测绘时还需要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平坦地区高程网格的距离应当不超过60米,而对那些地形破碎或是发生较为明显变化的地形则需要使高程网格距离则不应超过40米[7]。
另外,当开展测绘工作时还需要保障对现状地物进行较为详细的测绘,以此来为概预算、规划设计等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总结:测绘技术对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来说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利用测绘技术能够为项目施工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信息,满足项目的需求。
文章通过对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应用进行探讨,让人们对测绘技术的应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关注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出测绘技术本身的作用,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和实施。
参考文献
[1]侯艳杰. 浅谈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引文版, 2016(6):00290-00290.
[2]王刚, 苑绍娟. 现代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4(6).
[3]陈建军. 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12(7):143-144.
[4]陈建军. 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 2012(7):143-144.
[5]石明涛.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 2017(4).
[6]孙兵, 鹿振, 张连仲.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工业, 2017(2):00223-00223.
[7]夏永良. 分析测绘技术对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J]. 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0):00308-00308.
城市地理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