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一见面就要掐呢
史湘云金麒麟之谜

里,就再没有涉及到金麒麟的情节子。
关于金麒麟的这些文字,究竟表达着怎样的意思?金麒麟上了回目,
第三十一回下半回叫做“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在现存的古本里,除了
杨藏本,其余的本子在回目里全强调子金麒麟,可见金麒麟至关重要,跟
前面比如说第八回贾母送给秦钟的一个金魁星,那种过场戏里一晃而过的
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在程、高
弄出的一百二十回通行本里,他们虽然篡改了一些曹雪芹前八十回里的文
字,但贾宝玉这些旗帜鲜明的“梦话”他们还是保留的,那种把书名叫做
-124-
《金玉缘》的通行本里也是有的。从书中贾宝玉这位大主角来说,他的一
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抵制、摆脱“金玉姻缘”的一生。即使在高鹗那
趣,贾母已经放下了,他却伸手取出揣在了怀里,当然,就被黛玉看见
了,于是,引发出黛玉跟他越来越大的冲突。
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金麒麟?历来有许多读者,评家进行过热烈的讨
论、分析,但分歧不小,难以形成共识。我们都知道,有一种通行本,书
名就叫《金玉缘》。《金玉缘》这个叫法,跟曹雪芹一点关系都没有。在
古本里面,曹雪芹列举了许多此书的异名,有《石头记》、《情僧录》、
到的,大一些,雄的。那么,最现成的解释,就是后来史湘云嫁给了贾宝
玉,他们这对夫妻白头偕老。也就是说,史湘云“厮配得才貌仙郎”,那
个“才貌仙郎”就是贾宝玉。
但是,恰恰在第二十九回到第三十回,重点写了宝玉对黛玉稳定不变
的爱,以及贾母为他们的“木石姻缘”保驾护航。而第三十回和第三十一
回,又写到史湘云叔婶已为她定亲,所定的绝对不是贾宝玉。本来,曹雪
黛玉俏语戏湘云读后感

《红楼梦》第二十回题目“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重在描写凤姐以正色直言弹压了赵姨娘的妒意;黛玉用俏皮的言语戏谑了湘云的嚼舌口音。
这两段的正文都是在本一节的最后,文字虽不多,但却是曹雪芹笔力的精华所在。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重点的一句话是:“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
黛玉思维就是敏捷,这句话看似一个玩笑,但却道出了她心中的忧虑,她是怕湘云真的“爱上”这个哥哥了。
这样的忧虑在第三十二回里有重点描写: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缘故。
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中,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
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
"
而“林黛玉俏语谑娇音”的题目在与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对看,就不难看出黛玉的心思,他的“含酸与戏谑”是因宝玉身之最亲密的两个人--宝钗、湘云而起的。
我想要是换了是迎春、探春或者袭人、晴雯她都没有这样的醋意。
在黛玉学舌湘云之后二人还有这样的对话“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
"这明显是“半含酸”一节的延续,同时也说明黛玉对宝玉的心思全在一个“情”字上,也无愧于“情情”的称谓了吧!。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荣府的兴衰和贾府的衰落。
第四十六回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回目,本文将对该回原文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
原文如下:“且说贾母闻得他起身走了,倒欢喜,即便使人回禀令其省事,预备晚饭,不用再叫他回来。
大家听了方临安心。
忽见林黛玉自外而入,向众人道:‘请太太下榃来坐着吃螃蟹。
’贾母闻说,忙迎着林黛玉坐下,左右遍让。
林黛玉道:‘不打紧,只是借的且用。
’贾母笑道:‘你这孩子,只会起哄。
蟹我已吃过了几个,有些腻了。
’林黛玉道:‘那也罢了。
’贾母道:‘你且吃些,切莫误了那藏蟹的法儿。
’林黛玉笑道:‘非我误了他,恐有人误了他罢了。
’贾母道:‘难道他还是你的〈琥珀〉吗?’林黛玉笑道:‘蟹终须尽,事亦须了。
’贾母笑道:‘就成你勉强吧!’”解析:在这一回中,贾母得知贾宝玉起身离去后,感到高兴,立即吩咐人准备晚饭,不再叫他回来。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松了口气。
然而,就在这时候,林黛玉走了进来,邀请贾母下榃来吃螃蟹。
贾母听到后,忙迎接林黛玉坐下,并且让其他人都让座位给她。
林黛玉说:“不要紧,只是借来暂时使用一下。
”贾母笑着说:“你这个孩子,总是喜欢搞笑。
我已经吃了几只螃蟹,有点腻了。
”林黛玉说:“那就算了。
”贾母说:“你尝一些,不要错过品尝螃蟹的方法。
”林黛玉笑着说:“不是我错过了,恐怕是别人错过了。
”贾母问:“难道他还是你的琥珀吗?”林黛玉笑着说:“螃蟹终究会吃完,事情也会结束。
”贾母笑道:“好吧,那就由你勉强一下吧!”这段原文展示了贾母和林黛玉之间的对话。
贾母起初听说贾宝玉离开后感到高兴,然后林黛玉进来邀请贾母吃螃蟹。
贾母笑着接受了邀请,与林黛玉交谈。
林黛玉表达了自己对螃蟹的态度,贾母则表达了对林黛玉的关心和疑虑。
整个对话中,贾母和林黛玉都展示了自己的个性特点,使得读者更加了解这两个人物。
总结起来,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是一个重要的回目,通过贾母和林黛玉之间的对话,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加深了读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史湘云与林黛玉有何纠葛?史湘云与林黛玉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湘云与林黛玉有何纠葛?史湘云与林黛玉关系导语:在大观园里,史湘云是并没有自己单独的住处的,她的别号“枕霞旧友”源自史家的“枕霞阁”,与大观园没有关系。
但史湘云却常常来贾府,小时...在大观园里,史湘云是并没有自己单独的住处的,她的别号“枕霞旧友”源自史家的“枕霞阁”,与大观园没有关系。
但史湘云却常常来贾府,小时候和贾母住过好长时间,即便是长大了,也常常来贾府,活跃在众人的视线中。
史湘云与众姐妹的关系大都不错,她的性格大大咧咧,口直心快,常常豪放得像个假小子一样。
吃鹿肉,醉卧芍药荫,这样的事唯有她能做得畅快淋漓。
可是如此豪阔的史湘云,却屡屡和林黛玉发生冲突,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真是叫人不解。
史湘云与林黛玉之间,究竟有着什么纠葛呢?史湘云第一次出场是在小说第二十回,她的第一出戏,就是跟黛玉拌嘴。
虽然没有大吵大闹,却也是火星四溅。
小说第二十回,是这么正面描述湘云出场的: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
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伏你。
”黛玉忙问是谁。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
”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
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
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
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看起来林黛玉似生活常识分享。
黛玉俏语戏湘云读书笔记

黛玉俏语戏湘云读书笔记因为史湘云说话爱咬舌,黛玉抓住这个小毛病,“俏语”谑笑她,却遭到湘云的反唇相讥,说出:“保佑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的话,说完也知道这话有些“惹祸”,于是就赶紧跑出来。
黛玉追赶到门前,被宝玉插手在门框上拦住,笑劝道:“饶她这一遭吧”,黛玉搬着手说道,我要是饶了她,就不活着了。
湘云见宝玉拦住门,就立住脚赶紧求饶:“好姐姐,饶我这一遭吧”。
这时候,宝钗也来到了湘云身后,也笑着说,:“我劝你两个看宝兄弟分上,都丢开手吧”。
(这里有脂批:“只一句便将四人一齐笼住,不知谁亲谁疏,真好文字”。
)黛玉还是不答应,说你们都是一伙的,都戏弄我。
这时候宝玉说了句“公道话”,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她,她怎么敢说你?四个人正难解难分。
幸得来人请吃饭,事情オ算过去。
这样一段天真烂漫,富有孩童情趣的小冲突写的生动传神。
就是这样的史湘云,全然不卑不亢。
在大观园女儿国中,须眉气象出以脂粉精神最明显的要数史湘云了。
她在穿着上总是喜欢男装。
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
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
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
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于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
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胞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就是写诗,她也会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
俏丽抚媚杂染些风流偶傥,使史湘云这一形像更富有魅力了。
她生性豪放,心胸开阔,是个“大乐天”。
我们在《红楼梦》里,似乎没有见过她真正发过什么愁,总是嘻嘻哈哈,对生活兴味盎然,充满热情。
对于她这一性格特点,作者不仅在判调和红楼梦曲中作过点化,而且曾多次做过诗意的彩绘。
她第一次出,作者就表现了她“大说大笑”和‘饺舌”的性格特点。
史湘云又是大观园中极重感情的女子,刑轴烟家庭困顿,邢夫人仍旧苛刻银钱,史湘云便要打抱不平,黛玉嘲笑:“你又充什么荆轲聂政”这些人里面是湘云最接近侠女的典型,而侠女必须无情,至少情窦未开。
蜂腰桥设言传秘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秘意潇湘馆春困发幽情贾宝玉生病期间,小红看到贾芸手里有一块手帕,很像自己掉的那块,她想问又不好问,心里总是犹豫不决,神魂不定。
这时,佳蕙来找她说:“刚才去潇湘馆送东西,恰好遇到老太太给林姑娘送钱,林姑娘就顺手抓了两把送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
”这细节说明贾母对林黛玉特别关照。
小红替佳蕙把钱一五一十的收起来,佳蕙关心的说:“你要不吃点林姑娘的药?”小红说:“药也是混吃的?”佳蕙说:“你这懒吃懒喝的,终究怎样呢?”小红说:“怕什么,早些儿死了倒干净。
”小红想到自己在怡红院不受重视,想念贾芸但又没办法互相表达情愫。
佳蕙说:“二爷病好后,大家都受到赏赐,怎么就没你的?”小红说:“也不犯着生气,俗语说:‘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谁能守谁一辈子,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预伏贾府败落,树倒猢狲散。
佳蕙说:“你说得对,昨天宝玉还打算收拾房子,做衣服,倒好像有几百年的熬煎。
”小红听了,冷笑一声。
这时,小丫鬟来交代小红,叫她替大丫鬟描样子,小红想起笔被莺儿借走了,她就去取,刚走到沁芳亭,看到贾宝玉的奶妈走来,小红站住问:“李奶奶,你老人家哪去?”李嬤嬷把手一拍说:“好好的又看上那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
”小红很有心机,问:“您老人家当真就依了他去叫?”李嬷嬷说:“可怎么样呢?”等于没回答。
小红换个角度再问:“那一个要是知好歹就回不进来才是。
”李嬷嬷说:“他又不痴,为什么不进来?”小红终于知道贾芸会来的。
小红再问:“既是来了,你老人家该同他一起来,叫他一个人乱碰可不好。
”李嬷嬷说:“我哪有工夫和他走?不过是告诉了他,回来打发个小丫头带他进来就完了。
”小红终于问清楚了,站在那出神,她要创造一个和贾芸不期而遇的机会。
她慢慢地走到贾芸进怡红院的必经之路,到了蜂腰桥门前,看到坠儿领着贾芸过来了。
贾芸一边走,一边拿眼把小红一溜,小红假装和坠儿说话,也把眼一溜贾芸,恰好四目相对,小红的脸不觉红了。
红抠门第三十二回精彩片段解析

红抠门第三十二回精彩片段解析一、湘云劝宝玉1.话说宝玉见那麒麟,心中甚是欢喜,便伸手来拿,笑道:“亏你拣着了。
你是那里拣的?”史湘云笑道:“幸而是这个,明儿倘或把印也丢了,难道也就罢了不成?”宝玉笑道:“倒是丢了印平常,若丢了这个,我就该死了。
”2.从上面的对话,可以看出宝玉把麒麟比印还要重要,在古代的“印”,是身份的象征,准确说的是官印。
湘云的玩笑话,是想说宝玉分不清侧重点,而宝玉偏偏不在乎印,却在乎金麒麟,说明宝玉对当官根本不在乎,确切说来是对考科举不感冒。
3.下面的话语中,还有一个重要信息,湘云定亲了,而且说话袭人十年前伺候过湘云。
接着湘云大赞宝钗,希望有一个宝钗这样的亲姐姐,说着就眼圈红了,正应了判词和曲子,湘云是孤儿。
宝玉听了湘云赞宝钗,说道:“罢,罢,罢!不用提这个话。
”史湘云道:“提这个便怎么?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妹妹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姐姐。
可是为这个不是?”湘云下面的话更直接了当,史湘云道:“好哥哥,你不必说话教我恶心。
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你林妹妹,又不知怎么了。
”看到这些话,湘云的口直心快表现地淋淋尽致,一点不给宝玉面子,而且丝毫不怕林黛玉,关于湘云到底与林黛玉亲密?还是与薛宝钗亲密?以后系统论述,此处挖个坑。
4.当贾雨村来访,又要见宝玉,宝玉是一万个不愿意见贾雨村。
此时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
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
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
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
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
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红楼梦里这个女子咬舌,说话二和爱不分,真相有3种可能

红楼梦里这个女子咬舌,说话二和爱不分,真相有3种可能史湘云是个有意思的人。
她说话往往“二”和“爱”难以分清,读者不觉得别扭,反倒感到史姑娘可爱的一面。
湘云说话时故意打趣,还是另有原因,可通过3方面加以阐述。
其一:湘云说话“二”和“爱”不分,是有意的?第二十回,宝玉和黛玉发生口角,突然湘云闪面,充当了和事佬。
湘云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不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会儿。
” 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湘云多少有点不舒服,说但愿保佑林姐姐别找个咬舌的林姐夫。
黛玉几句刻薄的话,无疑刺伤了一向不大计较的湘云,红了脸颊,那颗少女的心脏,估计颤了两下。
后来和宝玉的多次对话中,湘云很少叫宝玉二哥哥,似乎有意遮掩自己的不足。
甚至为了避免闹笑话,偶尔叫宝玉哥哥时,改换了字眼。
第三十二回,湘云称赞宝钗,被宝玉打断了。
湘云以为没说黛玉的好,宝玉不开心了,说道:“好哥哥,你不必说话叫我恶心。
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林妹妹又不知怎么了。
”二哥哥变成了好哥哥。
当时,袭人也在场,为避免尴尬,湘云回避了容易念错的“二”字。
可见,湘云说错话,不是故意的。
由此,笔者想到小学时,班上有个女生,念生字时“女”和“驴”不分。
气得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两个字直跺脚。
女生念了十多次,还是分不清。
只得作罢。
其二:湘云说话“二”和“爱”不分很可能带着地方口音有网友微博称:刚刚听见一个老家南京的同事,给客户报“1203”房号的时候发音“1爱03”。
由此想到,红楼梦里林黛玉一直取笑史湘云喊宝玉“爱哥哥、爱哥哥”,原来还真是有原因的。
古时候的金陵不就是现在的南京么?湘云就是金陵人,也许自小听大人这么叫过,叫习惯,就改不过来了。
但是红楼梦里贾家就是金陵人,由于贾政在京当官,全家才住在京城。
为何贾府其他人说话能分清“二”和“爱”?因此,说湘云受了方言的影响,也不可信。
那么,就只有最后一种可能。
其三:湘云自小说话,没在意两个字的区别,说习惯了,发音分不清了第二十回,黛玉嘲笑湘云说话念错字,湘云很谦虚地说:“这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9《宝黛初会》重难点探究1

宝玉一“笑”,笑的是眼前的妹妹很眼熟,似曾相识。 “笑”发乎外,是因他娇惯了,故照直说出,口无遮拦。 二者正好形成了对比,突出了二者不同处境下的不同性格。 初次相见,却心有灵犀,似曾相识,正与小说开篇“木石 前盟”相照应,也为小说中宝黛爱情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作 了铺垫。
2.贾府的人个个“敛声屏气”,为什么独有王熙凤“放 诞无礼”? 【提示】 这是作者透过林黛玉的眼光、感受,给王熙凤 的一个总的评价。她的第一次出场可谓与众不同,未见其 人,先闻其声,穿戴则是珠光宝气,绚烂华艳,说起话来 更是八面玲珑,乖巧机变。她的“放诞无礼”是由她在贾 府中的地位决定的。
4.如何理解小说中《西江月》两首词在文中的作用? 【提示】 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 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 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 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 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 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 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 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 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 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反映出她的精明能 干、狡黠。还有从她的出场,穿着打扮,谈吐行动等可以 看出她在贾府有着特殊的权势、地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 人物。这样写是为了借以揭示王熙凤的性格、为人。还有 “粉面含春威不露”,“春”和“威”是两个相对的词语, 像春风般一团和气的外表里却藏着看不见的威势,笑里藏 刀。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狡黠。
她是贾家大太太邢夫人的儿媳,又是二太太王夫人的内侄 女,在这个大家族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作为贾府的管事少 奶奶,她独掌这个封建世家内务的大权,决定着众多人物 的命运。更重要的,她以自己的机智诙谐、口齿伶俐、善 于逢迎,赢得了在大家族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老祖宗贾母的 信任和欢心,因此可以大权独揽,地位稳固。而她自己的 性格又是泼辣能干,精明过人,所以得以在这个肃穆森严 的大家族中纵横捭阖,为所欲为。
红楼梦三个小仙女的PK:年龄是个谜(7)

三个小仙女的PK:年龄是个谜(7)因此,第20回,是集中叙述了宝黛爱情的微妙表现,尤其是林黛玉有了严重的危机感:先有薛宝钗,现在又来个史湘云。
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
”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
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
”史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
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
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伏你。
”黛玉忙问是谁。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我算不如你,他怎么不及你呢。
”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那里敢挑他呢。
”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
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
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
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P277)这种明争暗斗的互掐,是以敏感多虑的林黛玉为中心引发的。
一直“掐”到第21回开头,而废物鸡处于什么状态之中呢?说他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三个小仙女”,他都喜欢,当然,表白的时候是最喜欢林黛玉。
话说史湘云跑了出来,怕林黛玉赶上,宝玉在后忙说:“仔细绊跌了!那里就赶上了?”林黛玉赶到门前,被宝玉叉手在门框上拦住,笑劝道:“饶他这一遭罢。
”林黛玉搬着手说道:“我若饶过云儿,再不活着!”湘云见宝玉拦住门,料黛玉不能出来,便立住脚笑道:“好姐姐,饶我这一遭罢。
”恰值宝钗来在湘云身后,也笑道:“我劝你两个看宝兄弟分上,都丢开手罢。
”黛玉道:“我不依。
你们是一气的,都戏弄我不成!”宝玉劝道:“谁敢戏弄你!你不打趣他,他焉敢说你。
”四人正难分解,有人来请吃饭,方往前边来。
那天早又掌灯时分,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等都往贾母这边来,大家闲话了一回,各自归寝。
《红楼梦》赏析林黛玉以冷笑面对史湘云之言

《红楼梦》赏析林黛玉以冷笑面对史湘云之言
史湘云的出场给人以憨厚的可爱形象,她说话口无遮拦,对于林黛玉的玩笑反唇相讥,甚至开始转移矛盾,史湘云道:“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伏你。
”黛玉忙问是谁。
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
”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那里敢挑她呢。
”
对于史湘云的反唇相讥,林黛玉采取冷笑的态度进行回答。
这里究竟有什么缘由呢?史湘云第一次正式出场就对薛宝钗大加称赞,说她是无可挑剔之人,在此之前,薛宝钗与史湘云并没有正式的交集,史湘云对薛宝钗的评价究竟来自何处,是有人告诉还是信口胡说?史湘云为什么要拿出薛宝钗做例子与林黛玉叫板,是出于对林黛玉开玩笑的恼怒还是无意之中开的玩笑呢?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答案,面对这些不确定的答案,林黛玉的态度非常明白,那就是以冷笑来回答,林黛玉的冷笑是对史湘云观点的肯定还是否定呢?我认为,林黛玉的观点并不肯定史湘云的观点,因为凭借林黛玉的聪明睿智,薛宝钗做人的底线早已被她看得一清二楚,并不因为哪一个旁人的信口胡说就能够改变林黛玉的态度。
红楼梦读书笔记:林黛玉史湘云争宠始末

红楼梦读书笔记:林黛玉史湘云争宠始末导读:在红楼梦里面有一段,林黛玉和史湘云争宠,这件事情的始末是怎样的呢?看一下下面的读书笔记也许会有一些答案。
话说在薛宝钗生日宴会上,戏曲散场之际,贾母因怜爱一小丑和小旦而把他俩叫到跟前,又是问候,又是赏赐。
这时候,爱热闹,爱玩笑的王熙凤,或许是看出了贾母的某些心意,于是连忙开口指着那小旦笑道:“这孩子扮相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王熙凤一语道破天机,心里知道的人不知道的人,都只是装聋作哑,宝钗是抿嘴一笑,宝玉是不敢说,独有大大咧咧的史湘云不顾死活,接着王熙凤的下巴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
”宝玉知大事不妙,连忙向史湘云使眼色。
可是,宝玉这一行为却使自己变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先是史湘云受气,转身就要回去收拾包裹,准备明天一早就回家,不想再看人家的鼻子眼睛行事,之后有对前来安慰的宝玉进行一顿大奚落。
接着是,林黛玉给了他一个大大的闭门羹,责怪其多管闲事。
史湘云受气,个人觉得原因很简单,除了女孩子天生醋意作怪之外,她很可能也深深地爱着贾宝玉。
宝玉因为别的女人给她使眼色,她又怎么会受得了呢?她对贾宝玉“爱哥哥”“爱哥哥”地叫,和她经常对林黛玉辛辣地贬斥,也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以林黛玉感情的细腻,她对贾宝玉发飙的动因,相对来说就有点复杂了。
个人认为,林黛玉发飙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其一,在于其一时失宠的焦虑。
我们知道,贾府以前也是给林黛玉做过生日的,但是这次给薛宝钗做生日,并没有按照其往年过生日的定例行事,而是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会上增加了唱戏项目。
贾母可是一直都格外地宠着她,如今,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她怎么会不闹心呢?其二,在于其对薛宝钗的醋意与对抗。
醋意最明显的是:薛宝钗的生日宴会,林黛玉是唯一的迟到者,并对宝玉说不愿意去蹭着借人家的光。
直到宝玉哄她说也为她叫一班戏,让其他人(薛宝钗)也借她的光,她才矜持中被宝玉给拉了去;再次,宝玉跟宝钗讨论戏曲,她也是醋意泼洒,让宝玉别“装疯”。
史湘云和林黛玉两次交锋,两个女人之间的嫉妒羡慕恨。

史湘云和林黛玉两次交锋,两个女人之间的嫉妒羡慕恨。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各表风流的女子,而在这群女子中,性格特点反差较大的算是史湘云和林黛玉了。
史湘云心直口快、乐天、率直。
林黛玉自卑、自尊心强、小心眼儿,尖牙利齿。
史湘云和林黛玉见面“掐架”,种种微妙之处以及心理情感的细微变化,体现了两个女人之间的嫉妒羡慕恨。
小说第二十回,贾母娘家的小姐史湘云出场,“大笑大说”,4字概括性格。
湘云找到宝玉,便说“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遭到了林黛玉取笑她爱咬舌的毛病,而史湘云也毫不客气的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
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
”这是两个女人之间第一次交锋,林黛玉话是重了点,揭了史湘云的老底,可史湘云一点也不含糊,马上抬出薛宝钗打压林黛玉。
还不给林黛玉反击机会,“说的众人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猜也猜的到当时林黛玉听完史湘云话后,醋坛子肯定又打翻了。
这段交锋,表面上是几句玩笑话,实际上史湘云摆明了态度,你让我难受,我让你也不好过。
第二十一回开头处,黛玉说湘云咬舌叫不出“二哥哥”,几个人闹了一会儿,当晚“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
” 她第一次和黛玉拌嘴之后,二人还住在一起,同起同睡,也并无矛盾。
直到小说第二十二回,二人的矛盾又爆发了。
小说第二十二回,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看戏,贾母喜欢一个龄官,特意叫上来给赏。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象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又是爱咬舌的史湘云说“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
这本来算不得什么事,却因为贾宝玉给史湘云使眼色,导致史湘云和林黛玉为此事又闹矛盾。
先是史湘云生气,“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宝玉好话说尽赔不是,史湘云并不领情:“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治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说着,忿忿的躺着去了。
宝玉没趣,只得又来寻黛玉。
黛玉在家也是一脸的不高兴:“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
为什么史湘云处处针对林黛玉

为什么史湘云处处针对林黛玉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先说一个前提,湘云是大观园里黛玉最喜欢的女孩之一。
所以对于针对这个事,无外乎有四个原因:首先,湘云和黛玉是从很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她们之间的相处模式和别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就像我们身边总有一个朋友无论何时何地都爱怼你的,但是她也是最爱你的人。
湘云被认为最针对黛玉的一次可以说是这次。
那日王熙凤开玩笑说,唱戏的小丫头装扮起来最像谁,大家都知道就是不说,湘云就很直接的说出来了,就连宝玉都认为黛玉会生气。
但是黛玉一点都没有生气,她只认为这是湘云在和她开玩笑,是朋友才能够这样玩闹。
湘云也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反倒是大家都过于在意这事儿了。
晚间湘云有和黛玉一起吃、一块玩儿,一块住,黛玉的东西,只要湘云喜欢,黛玉都会先给她,可见她们的关系之好。
第二,湘云处处针对黛玉,也是为了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黛玉。
黛玉平日里还是有些高冷的,湘云老是和黛玉闹,黛玉也不生气,就可以让大家看到黛玉也是个活波爱闹爱玩的姑娘,并不是那种小气、玩不起的人。
黛玉从来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内心,有湘云这样闹闹,身边的人也敢和她玩笑了,生活也会变得更有意思一些。
黛玉一个人时候就会想很多,苦闷的情绪莫名就会涌上心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湘云就是想要闹一下黛玉,转移一下黛玉的伤感,可以快乐起来。
湘云和黛玉有着一样的身世,所以她能够了解黛玉内心深处的想法、悲伤难过和平日里的为难。
她想要替黛玉排解,但是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所以她就这样闹他。
就如又一次,宝玉又惹黛玉生气了,宝玉安慰了好一会,黛玉还是觉得难过。
湘云来了,就跟黛玉开了两个玩笑,黛玉就追着湘云打闹去了,都忘记去生气了。
中秋节夜夜宴后,湘云和黛玉单独去联诗,湘云表露了对黛玉最真心的劝慰。
她们的生活本来就不容易了,何必还要让自己不快乐,不要再自苦了,要让自己乐观的起来,生活可以过得不一样!第四,就是小孩子闹脾气。
黛玉没有来贾府之前,湘云事贾府的小公主,但是黛玉来了以后,贾母和宝玉的宠爱很大一部分就转移到黛玉身上了,即使可以理解,可是还是会有些不开心和小妒忌,所以没事就找点小事儿。
红楼梦三个小仙女的PK:年龄是个谜(5)

三个小仙女的PK:年龄是个谜(5)第17-18回,是《红楼梦》唯一的两个回目合写的情况,“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回目本身已经告诉我们,“庆元宵”是新的一年。
为了迎接贤德妃贾元春回娘家省亲,贾府上下头一年处于“忙乱”之中,“直到十月将尽,幸皆全备”,贾府“年也不曾好生过的”(P235)。
这一年,贾宝玉12岁,黛玉11岁,宝钗17岁。
从第18回至第53回,写的是同一年的故事,而且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来写,没有丝毫错乱。
这一年,贾宝玉13岁,黛玉12岁,宝钗18岁。
从第54回开始是另外一年,写贾府衰败的景象,由内而外,渐渐显现出来。
这里暂时不叙述。
第19回,贾府处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语出第13回)第20回,是春节期间,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对袭人等发飙,王熙凤劝解她,笑道:“好妈妈,别生气。
大节下,老太太才欢喜了一日,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他们呢……”(P270)“大节下”是说元宵节刚过,正月十六日。
袭人发汗后,感冒有所好转,“宝玉放了心,因饭后走到薛姨妈这边来闲逛。
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黹,却都是闲时”(P273),“正月内”“放年学”,正是我们今天寒假的新年期间。
贾环在薛宝钗那里,跟薛宝钗的丫鬟莺儿赌钱,赢得起输不起,结果哭鼻子。
贾宝玉刚好走来,薛宝钗替贾环掩饰。
宝玉道:“大正月里哭什么?这里不好,你别处顽去。
你天天念书,倒念糊涂了。
比如这件东西不好,横竖那一件好,就弃了这件取那个。
难道你守着这个东西哭一会子就好了不成……”(P274)这一年,贾宝玉13岁,黛玉12岁,宝钗18岁。
正是这年的正月间,豁达可爱的喜欢咬着舌头说话的史湘云,来了。
贾宝玉、薛宝钗一起去贾母那里见史湘云,林黛玉已然与史湘云见过面了。
但“三个小仙女”与贾宝玉四人同时一见面的那一刻,林黛玉就生了气,认为贾宝玉喜欢薛宝钗而不喜欢自己。
小仙女们长大了,看来有心事了哈。
“三个小仙女”一见面,就互相掐上了。
红楼梦1-120回概述+问答题

《红楼梦》导学练(二)参考答案1、通灵宝玉的来历。
通灵宝玉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被弃于青埂峰下,而后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将带入红尘,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
2、请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
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因通了灵性,变为神瑛侍者。
他以甘露浇灌一棵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
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
神瑛侍者便是贾宝玉,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
“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
3、甄士隐如何一步步露出下世的光景来?答:(1)儿英莲在元宵夜不慎走失;(2)葫芦庙失火,殃及甄家被烧;(3)到田庄安身,偏值水旱不收,鼠盗蜂起;(4)后投奔岳丈,却因不善过活,遭岳丈责怨。
(5)一日,甄士隐见一跛足道人念《好了歌》,心中彻悟,为此歌作了解注后,与道人一同离去。
4、请简述宝黛初会的故事。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
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极有好感;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是否佩玉等情况,闻知黛玉无玉,他便摔玉于地,此举惊坏了黛玉。
5、请简述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
贾雨村中进士,任县令,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黛玉读书。
京城起复参革人员。
贾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荣国府帮助。
林的岳母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
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得任金陵应天府。
6、请简述宝玉的出生及抓周。
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
周岁之时,父亲贾政摆上各种东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7、请简述王熙凤出场。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白话红楼第十八回:黛玉任性剪香囊元春省亲伤别离

白话红楼第十八回:黛玉任性剪香囊元春省亲伤别离故事宝玉因为游园一事得到了大家的夸奖,心里畅快,被他爹赶出来后就被小厮包围了,说着都去解他腰间的荷包。
宝玉本来就不在意这些,就任由他们解了去了,反正今天他高兴。
回到贾母那边,黛玉、袭人她们都在,袭人一看宝玉就知道,他那些荷包又被小厮门解去了,不由得就嗔怪宝玉。
林黛玉本来就是个多心多疑的人,看到宝玉的荷包都被小厮解走了,以为她给宝玉做的也被解了去了。
问宝玉,他还没来得及说,黛玉就气的回了自己房里去了。
并发誓以后再也不给他做荷包了。
这宝玉本来开开心心的,被黛玉这一弄,他还没来得及说,黛玉就跑走了,回到房里就把正在做的一个香囊用剪子铰坏了。
宝玉赶紧也跟了出去,产生误会了,得赶紧解释啊。
黛玉有这样的反应其实能理解,但凡在恋爱初期的情侣或没有挑明有暧昧关系的男女,对对方的任何反应都十分敏感。
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让对方产生误会。
如果不及时解释,后果不堪设想。
宝玉知道黛玉错怪他了,就赶紧从衣服里面把黛玉做的荷包解下来让黛玉看,黛玉一见荷包还在,且被宝玉这么贴身地戴着,心里知道自己错怪他了,气当时就消了一大半。
心里不免又后悔,刚刚自己太莽撞,好不容易做的香袋也被她剪坏了。
宝玉看着被剪坏的香袋,心里也觉得黛玉有些小性儿,太草木皆兵了,都不给人解释的时间,本来都没事了,但他没憋住自己的气话,对着黛玉就说,你要剪的话,你随意,我连这个也还给你。
黛玉本来气消了,结果宝玉又说了这么一句,气又上来了,拿起来就剪,宝玉才醒悟自己说错了话,又赶紧去劝。
就这样,俩人好一阵歹一阵的,一会一个哭一个劝,一会一个笑一个求的,最后还是和好了。
也难怪,毕竟是小孩儿心性,闹得快,好的也快。
王夫人这边很热闹,因为贾蔷已经回来,买了不少小丫头,唱戏的戏子,念佛的尼姑,道姑一大堆。
还有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叫妙玉,说是有些背景,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之所以修行,是因为这个姑娘自小多病,入了空门才好。
王夫人就命人下帖子去请。
宝钗看似亲昵地掐了黛玉的脸,却将她与黛玉两人的灵秀分出高下

宝钗看似亲昵地掐了黛玉的脸,却将她与黛玉两人的灵秀分出高下高明的小说往往是不会给人物做过多设定,因为人性都是复杂的,有些人有讨厌的地方,但是往往又有可爱之处。
就好比红楼梦里的李嬷嬷,这个人物确实不讨喜,为什么呢?对比周瑞家的惯会看脸色,对着宝钗便谄媚,这个李嬷嬷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宝玉在薛家做客,她也敢直言劝阻宝玉喝酒,并且还能说出一大堆的理由。
在酒桌上扫兴的人确实是不讨人喜欢的,但是你又不能说她说得不对,少爷小姐们一处消遣,也不能太没规矩,嬷嬷出声管教,那是大家族里的风范。
连脂批都说这是有教养的家族中该有的风范,可见李嬷嬷这么做是讲原则的事情,但是这种情形下却显得她不太会变通。
毕竟做东的不是孩子们,而是薛姨妈,李嬷嬷这么做显然是没有把薛家人放在眼里。
然而,薛姨妈却不得发作,只能说出了事,她担着。
一向伶牙俐齿的宝钗,在李嬷嬷的这番气势面前,却只能哑口无言,因为她知道,以她的身份,是不可能管住李嬷嬷的,更何况李嬷嬷也根本瞧不上薛家虚假的殷勤。
所以李嬷嬷一再地扫兴,眼见宝玉喝得多了,连连劝住,甚至拿贾政来压他。
正吃得开心的一桌酒宴,就这样陷入尴尬之中。
搬出了贾政,那可就连薛姨妈这次也拦不住李嬷嬷了,一桌席眼看要败兴而归。
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话的却是黛玉。
她先对贾宝玉说:“别扫大家兴,舅舅若叫你,直说姨妈留着呢。
”是不是看起来重复了薛姨妈的话,但是这看似轻飘飘的一句,却展现了黛玉高出众人的见识。
薛姨妈敢说担责任,是仗着自己亲戚的身份,拉着一张老脸说的,所以当李嬷嬷拿着贾政压宝玉时,薛姨妈犹豫了。
毕竟再近的亲戚也当不起带坏了贾府最宝贝的少爷这个责任。
但是黛玉却十分通达地明白贾政并不会不通情理,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在极细微处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心。
两个人看似说的都是一样的事情,但是薛姨妈的思维局限在时代给女人听从男人,或者说听从大家长的思维中,而黛玉显然不是,她是从贾政的角度考虑的,完全没有被自己女性的身份限定住。
红楼梦第18回讲解

红楼梦第18回讲解第十八回:林黛玉误剪香袋囊贾元春归省庆元宵在元春省亲之前,先写宝玉和黛玉的香囊风波。
在男女感情的敏感期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是大事,这一点在宝玉与黛玉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被下人抢走了身上佩戴的香囊佩玉的宝玉先是被袭人批了一通,说“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解了去了”一个又字提醒了另一位“有心人”——林黛玉走进一看,没有看到自己给宝玉绣的荷包,断定也被那些抢走了。
赌气剪了那还没绣完香囊,宝玉急忙解释,此时黛玉自知理亏,但仍不认错。
一副富贵千金的尊荣的体现。
最后还是以宝玉的让步而平息。
之后二人来到王夫人屋里,听到两件事情。
第一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房舍居住,将梨香院腾挪出教演女戏。
”这里说明薛家在贾府的日子并不好过。
城府极深的薛姨妈纵然心里很难受,还是忍住带着宝钗和薛蟠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
面对贾府的变相撵人,薛家就是认定不走了。
第二件事情:管家林之孝向王夫人禀报了妙玉的身世和故事,妙玉借出家道姑的身份被邀请进入贾府。
贾府为元妃省亲一事奔忙。
元宵节至,元妃归省,场面浩大,鼓乐喧天。
元春入室更衣后进入大观园,与众人游览园子。
元春命宝玉及众姐妹以景为题作诗。
丑时三刻,元妃回宫,泪别众人。
在写元春省亲的部分中除了把宝玉的诗才展示之外,还透露了几个建筑群: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怡红院。
这四个建筑不仅构建精巧,主人更是四大主角。
怡红院由宝玉入驻,潇湘馆由林黛玉入驻,蘅芜苑由薛宝钗入驻,稻香村由李纨入驻。
四个建筑都很巧妙地融入了他们的性格特质。
在这部分中还可以读出三个画面:一、见到祖母、母亲等人只管呜咽对泣写出了元春身处宫廷思念家人的感情。
二、见到父亲,“今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所流露的轻富贵,重骨肉亲情的肺腑之言。
只有能够看到“荣华易尽”之人才能发出退步抽身早的警告。
三、从对幼弟宝玉上,“携手拦于怀中,又抚其头颈笑道:比先竟长了好多,一语未终,泪如雨下。
”可以看出元春真性情流露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秘为何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人一见面就要掐呢
导语:《红楼梦》这部小说,真是写尽了女孩儿家的性情百态。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从史湘云出场伊始,她和林黛玉几乎是一见面就“掐”。
按道理...
《红楼梦》这部小说,真是写尽了女孩儿家的性情百态。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从史湘云出场伊始,她和林黛玉几乎是一见面就“掐”。
按道理,林黛玉真正的对手是薛宝钗,不是史湘云。
而且史湘云其人,性格坦荡豪爽,恰如男孩子。
林黛玉和史湘云不应该这么不和谐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中的种种微妙之处以及心理情感的细微变化,真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体会。
小说第二十回,写史湘云来贾府,吵着嚷着要贾宝玉陪她玩玩,一上来就遭到了林黛玉暗示她爱咬舌(即大舌头)的毛病,而史湘云也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说我自然比不上你,可你就挑不出薛宝钗姐姐的毛病来。
我们可不要小看这段交锋,其实是很尖锐的。
林黛玉的话,其实重了。
她无意中戳到了史湘云的痛处。
史湘云当年之所以被贾母选中后又放弃,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史湘云有大舌头的毛病(见拙文《史湘云为何离开贾府?》)。
这样被人家揭老底,任是再大气的女孩,也是要生气的。
因此,史湘云把林黛玉的心病薛宝钗抬出来,也要气气林黛玉,并且预言林黛玉将来要嫁给林姐夫。
请注意,贾宝玉当时就在身边,这言外之意就是,林黛玉嫁贾宝玉是没希望了,被薛宝钗比下去了。
这样的反击,当然厉害,怪道气得林黛玉要打史湘云。
这段交锋,表面上是开玩笑,轻轻松松的写出来,其实,已经把史湘云本人的态度和一个严酷的现实摆了出来。
小说第二十二回,为薛宝钗过生日看戏,贾母特别喜欢一个小旦,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