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化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化运用
发布时间:2021-07-14T16:46:31.15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7期作者:李娇[导读] 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育界可谓掀起了一场多媒体技术的崭新浪潮李娇
江苏省邗江中学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
摘要: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育界可谓掀起了一场多媒体技术的崭新浪潮。

相关数据显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模块在全国初高校范围内的覆盖率已达到96%以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信息来源,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从视觉到听觉,从二维到三维,以多角度、全视野的教学方式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个寓教于乐的过程以一种传输而并非浇灌的手法,将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有效输入,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大大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生物;应用策略研究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之处,在于多媒体技术通过荧幕可以向学生展示具体的画面、声音等,由传统的被动去吸收去选择,转变为学生主动去听去看去感受,这一转变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

兴趣转变为爱好,爱好激发学习潜能。

因此,在当下的教学阶段中,教师要将生物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紧密地关联起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不断地思考并寻求利用新技术开展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以达到有效教学、快乐教学的目标1。

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设情境教学模式
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现阶段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模式,生物课堂上也不例外。

课前罗列出一个基本的多媒体课程大纲,此大纲类似于电影中剧情推进的脚本。

就像影片中人物角色可以游离于固定台词之外即兴发挥一样,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利用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但同时保有学生自我探究与发问的余地。

举例,在进行讲解《遗传的分子基础》一课时,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大纲,预先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DNA分子是怎么构成的吗?在学生进行课本的翻阅以及思考如何回答时,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通过多媒体图像展现给学生。

展示过后,可继续进行引导发问:同学们,现在看到DNA分子的组成结构,你们觉得它最像什么?问题的抛出与解答,结合多媒体图像与影音的呈现,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课堂印象2。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破冰课本重难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进行教材重难点的梳理时,过程繁琐而复杂,相关记忆点只能凭借教师的反复强调和学生的死记硬背,最后往往是一个事倍功半的结果。

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到课堂上,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以书中的《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章为例,在课堂开始前,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罗列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1.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2.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3.说明胞吞和胞吐作用的主要特点。

紧接着插入页面音效,抛出教学重点: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跨膜运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的特点及实例。

在这一部分插入随时跳转的超链接,链接内容为详细的解析课件页面,将知识聚点成面,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紧密地围绕重难点所展开。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影音效果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化解了以往只通过“嚼课本”学习,造成知识的不连贯这一尴尬问题,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创立一个轻松学习、高效学习的氛围。

在进行基础的教学课时之后,教师将每一章节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汇总,专门设立一个重难点的复习与探讨课时。

在该课时上,增设提问与练习环节,将重难点部分反复推敲,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发挥多媒体相关优势进行互动交流
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最不容忽视的一个好处在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拉进了一部分师生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感。

信息技术在当代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将整个地球的人们跨越空间和年龄的界限联系到一起。

而应用在教学课堂上,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多媒体呈现的知识信息能够给学生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让学生感觉到是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东西,而这恰恰是传统课本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3。

仍以《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章为例,通过多媒体图像和影音,将物质的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

放映完毕后,可以对两种模式的区别之处与特征转入一个互动交流的话题,并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

如:总结两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方向以及特点,各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并从中总结出它们的影响方式。

还可以将影片重新放映,邀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再死板,而学生也变得更为容易接受传授这些信息的载体,也就是老师。

双方通过多媒体技术拉近举例,更多地创设了互动环节的可能性,这也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好处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多媒体信息技术已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思考如果将多媒体技术最大化地发挥其功效,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精神、科研知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不断进步的精神,这也是教育改革的源泉,同时也将侧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如一个崭新的阶段。

师生之间的互补与完善,将行之有效地推动整个教育模式的优化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钥洲.多媒体优化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下);2018年03期
[2]豆强红.加强微课应用,开创生物实验教学新局面[J];文理导航(中旬);2018年01期
[3]徐霞.微课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年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