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一、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fēi)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B.“事子同赤豆搁(9ē)多了。
”妈妈解释的結果,是捡了一枚大得特別吓人的赤枣给了八
儿。
C.纤纤擢(zhuó)素手,札札(zhá)弄机杆(chù)。
D.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hǒng)堂大笑。
二、看拼音,写字词。
(6分,每个字0.5分)
1.寒冬阳( )月,他依然通xiāo( )达dàn( )地工作,有时饿了,就吃一些简单的食物,比如速食八宝zhōu( )、速冻水jiǎo( )、即食lì( )子等。
2.他拿出 yào shi( )打开门,走进厨房,拿起一根hè( )色的kuài( )子在咸菜gāng( )里jiǎo( )了几下,觉得没有异常,便放心地走了。
三、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8分,补充词语每个05分选词每空1分)
( )然不同万( )更新张灯( )彩两( )三( )
毫不( )奇行善积( ) 能歌善( ) 万不( )( )
1.快要过年了,大街两侧的商铺门口展览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特别是夜晚,全城各处( ),一派( )的气象。
2.小美是艺校的高材生,她冰雪聪明,( ),而且很热心,用她的话来说,上天赐予我生命,我就应该( ),回报社会。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2分)
1.年糕里面学问大,象征着人们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仿写句子)(2分)
_________学问大,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过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4分)
(1)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的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从加点的词语可以体验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1分)
(3)你在除夕的时候“守岁”吗?“守岁”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请写一写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我国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诗句,你知道多少呢?填一填。
(6分)
五、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7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________(0.5分),作者按照_______ (0.5分)顺序,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タ、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这样安排的作用是_________(1分),___________(1分)。
你最喜欢春节的哪一天?为什么?请写一写。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腊八粥》的作者是_______,课文详写了__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详略分明,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_________________。
(2分,每空0.5分)
六、综合性学习。
(7分)
【材料一】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
节开播以来,国制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一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
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年中领略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1.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出怎样的信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3.(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陈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请写一写。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理解。
(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6分)
北人吃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売入ロ。
或曰:“啖菱须去売。
”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日:“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1.解释加点字。
(2分)
(1)席上啖.菱( ) (2)欲.以清热也( )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分)
(1)北方亦有此物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人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错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8分)
农家过年
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是农村,过年别有一番的味。
每年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腊月初八,要吃腊八。
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姓王爷的嘴,送姓王爷上天,“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古样”。
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备齐“葱、、姜、、香”。
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的晦气。
头要赶在二十七,"ニ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剩復压”。
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都是按规矩进行的。
年前几天,人们忙着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落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风、谷仓、麦堆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九子,炸“假玉”:有红著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色,主要是包子,子的花样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桃的,吃到硬币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
一家人闲下来,国着火盆生在一起,开始年夜。
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热到小孩子犯国打胞。
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炮声。
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喝咐小孩子
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凫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
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子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
还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还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
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成的时间。
间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往来。
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
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
乡民们舞狮子、要龙灯、珠高跳、跑早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析盼来年会更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准备——_______ 花样——_________
忙碌——________ 嘱咐——_________
2.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农家过年的习俗的?( )(2分)
A.时间顺序
B.逻辑顺序
C.事情的发展顺序
D.空间顺序
3.选文中详写了春节期间______和_______这几天农家过年的情形,其他内容均为略写。
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13分)
【材料ー】元常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湖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材料一的前三句话的中心词,你认为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元宵上市张灯结彩几百盏灯
B.春节高潮红火美丽各形各色
C.元宵上市张灯结彩各形各色
D.春节高潮办喜事彩绘故事
3.画“~”的句子里有四个词语意思相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材料二】中国的年画色解艳,文化内函キ富,具有极高的艺本价值。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和人顺的新盼。
【材料三】风等是中国人发明的。
相传墨程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这是人类最早的风筝。
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等材质,演进成今日的多线风争。
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在发展旅游事业、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波,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圆中的一朵奇葩。
剪纸往往选择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五】戏曲是中国传統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戏曲种类,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刷等五十多个,龙以京剧流行最广,適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4.材料二、三、四、五分别介绍了中国的年画、风筝______和_______。
(2分)
5.将上面五则材料作为板报的内容,要取一个好的标题,下面哪个最合适
...?( )(2分)
A.元灯市寓意多
B.民间艺术在元宵
C.中国老玩意儿得传承
6.在一场以“民间艺术该不该保留”为主题的辩论赛中,你作为观点为“民间艺术该保留”的正方,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段词。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
(30分)
题目:忘不了的__________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写清楚节日中的风俗和故事。
3.不少于400字。
答案如下:
一、B
二、1.腊宵且粥饺果
2.钥匙褐筷缸搅
三、截象结面刀稀德舞得已
1.张灯结彩万象更新
2.能歌善舞行善积德
四、1.月饼里面人们团团圆圆
2.(1)热闹 (2)人们对除夕夜团圆饭的重视
(3)略。
(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活动即可)
3.诗句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春节千门万户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1.老舍时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示例:我最喜欢正月十五,因为正月十五的时候有庙会,庙会上很热同。
2.沈从文等粥吃粥喜爱
六、1.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2.(1)示例:品文化大餐,展民族精神。
(2)示例:尊敬的陈校长,您好!我们班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特邀您参加此次活动,期待您的光临,谢谢!(答案只要有称呼、时间、事件,语言得体即可)
七、(一)
1.(1)吃 (2)想
2.(1)北方也有这种食物吗?
(2)前面的山上和后面的山上,什么地方没有!
3.不会吃菱,吃掉了菱角売;说菱长在山上。
4.北人无知而又虚荣,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贻笑大方。
这告诉我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而说谎,只会让自己显得更加愚蠢。
(二)
1.预备花式繁忙叮嘱
2.A
3.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使农家过年的特色更突出
(三)
1.示例:元宵节彩灯各式各样,热闹非凡。
(答案围绕“元宵节灯笼”来写即可)
2.D
3.一律清一色都通通(全部)
4.剪纸戏曲
5.C
6.示例: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其传承下去。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