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我们如何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生命力呢?
代表封建迷信的落后 文化
违背时代发展潮流 的文化
人民无需求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 史必然性
二、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
“三个标准”
发展方向
是不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发展方向
实践根基
有没有生存发展的 实践土壤
意义;
当堂训练
1、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3、民族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精神标识。 4、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是看它是否优秀,是否与经济政治相适应。 5、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承袭中华传统文化。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及结果
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无政府主义
三民主义
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 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在新文化运动中,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高举民 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对孔教和封建纲常,对封建文化发起猛烈的冲击,对中国传统 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中特”发展道 路与文化强国之 间是路径和目标
的关系
“四个才能”
1.文化复兴的探索与
文 化 发
革命文化与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
结果; 2.马克思主义传入对
总
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3.中国共产党对文化
结
展
发展的贡献;
的
必
然
1. 判断文化生命力的标准;
选 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 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走“中特”文化发展道路的 必要性; 3.走“中特”文化发展道路的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马克思主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①共产党诞生:(有了领导核心) ②指明文化发展方向: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 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 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明确前进方向) ③重要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 重要转折点。(迎来重要转折) ④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坚定指导思想)
当堂训练
1 、 中青旅举办“建党百年 筑梦红色文化”天地旅游红色文化事业
发布会,正式发布“天地文化”商标,并对相关成果进行展示,让
更多红色元素可触摸、能感知,点亮美好生活。用好红色资源,讲
好红色故事的原因是(
)
①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②红色文化的发展应与群众爱党爱国热情结合起来
③红色文化能弘扬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 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项目 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 服务对象 基本方针
发展方向
发展目的
内容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① 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 创造与践行革命文化 ③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①都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规定着我国文化发展进程和趋势
③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既坚守中华 D.③④
当堂训练
4 、 (2021·辽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 要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不断丰富。长征途中,毛泽东登上 六盘山豪迈作词:“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 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表明,长城( )
D ④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堂训练
3 、 目前,全国各地文物部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积极作为,使革命 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状况得到大幅改善,同时通过举办内容丰 富、形式多样的展览,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火”起来。革命 文物( )
①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③承载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 ④被赋予共产党人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D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①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② 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相适应;
③ 才能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衔接;
④ 才能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 化资源相匹配。
①增强了人们砥砺奋进的信心勇气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承载着党和人民光荣的革命历史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A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当堂训练
3 、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需要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 者之间的关系,三者既各具特点又相互贯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人民需求
人民有没有对它 的需求
二、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原因
1
由人民群众根 本利益决定
2
由中国共产党的 性质宗旨决定
3
“五个决定”
由我国社会制度、 发展道路决定
由我国文化自身 发展规律决定
4
5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
命时期。
开放的实践中。
区
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 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 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共 家独立、民族解放、 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
别 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 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中华文化新辉煌(P113)
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
(P98)
识。(P113)
这三种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三者一脉相承、 联系 延续发展、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6、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 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 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
年文明发展中。
哲学与文化
强赵 制玉
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儒家思想成为 正统思想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
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秦
汉代
夏商
春秋战国
形成了古代中华 文化思想的雏形 对早期中华文化 产生了深刻影响
隋唐
宋元明
全盛 时代
推动 发展
清
走向 衰微
如何复兴 中华文化?
01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独特的精神标识。
一、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三种文化的关系
熔铸于革命文化和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
源自于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植根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
注意教材——五处“标识”的提法
1、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 P94 2、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 P98 3、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民族文化 P104 4、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P113 5、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 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