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原物在植物表面繁殖,释放有毒代谢产物和孢子等,污染大气 环境,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温室气体排放
病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降低空气质量
病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和孢子等在大气中扩散,降低空气质量,影 响人类健康。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传播方式
真菌性病原物主要通过气流、水滴、昆虫等传播 ,也可通过农事操作和植物接触传播。
3
症状特点
真菌性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症状多样,常见的有叶 片黄化、坏死、腐烂等,有时在病部可见霉层、 菌核等。
细菌性病原物
01
02
03
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性病原物多为革兰氏 阴性菌,少数为阳性菌。
通过伤口侵入
细菌性病原物主要通过伤 口侵入植物体内,也可通 过气孔、水孔等自然孔口 侵入。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结构破坏
病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导致 土壤颗粒结构破坏,土壤变得紧 实,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
吸收。
土壤养分失衡
病原物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释放 有毒物质,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同时消耗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导 致土壤养分失衡。
土壤污染
病原物产生大量的有毒代谢产物, 污染土壤,对植物和土壤生物造成 毒害作用。
症状特点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主要包 括坏死、腐烂、萎蔫等, 有时在病部可见溢脓现象 。
病毒性病原物
核酸类型
病毒的核酸类型为DNA或RNA,呈球 形或杆状。
传播方式
病毒主要通过昆虫、线虫等刺吸式口 器传播,也可通过种子、花粉等传播
。
专性寄生
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才能复制繁 殖。
症状特点
病毒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花叶、黄化 、畸形、坏死等,有时在病部可见风 轮状或蚀纹状病斑。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理病残体,加强灌溉和排水,保持田 间卫生。
化学防治
01
02
03
04
药剂拌种
在播种前,使用药剂对种子进 行拌种处理,预防病害的发生
。
土壤消毒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
喷雾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药剂进行喷 雾防治,控制病害的蔓延。
涂抹防治
对于某些植物病害,可以使用 药剂进行涂抹防治,直接作用
于病患部位。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害,如微生物农药 和植物源农药。
生物拮抗剂
利用生物拮抗剂,如抗菌素、细菌、真菌等 ,抑制病原物的繁殖。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病原物的数量,如寄生蜂 、寄生蝇等。
抗病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基因转入植物中, 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05
病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病原物的种类 •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 病原物对植物的侵害方式 • 病原物的防治方法 • 病原物对环境的影响
01
病原物的种类
真菌性病原物
1 2
种类繁多
真菌性病原物是植物传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包括各种霉菌、酵母菌等,种类繁多,形态各 异。
体重,容易随水流移动。
03 水流传播的病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线虫等,如 水稻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等。
昆虫传播
01
昆虫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昆虫的取食和移动进行传播
。
02
昆虫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寄主范围和昆虫媒
介,只能在特定的寄主植物上生存和繁殖。
03
昆虫传播的病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如烟草
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等。
对水源的影响
水体污染
病原物在水中繁殖,消耗 水中的氧气,产生有毒物 质,导致水体恶化,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存。
地下水污染
病原物通过植物根系侵入 地下水,将有毒物质带入 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造 成污染。
饮用水安全
病原物污染水源后,可能 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构成 威胁,引发公共卫生问题 。
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
常见的腐生侵害病原物包括霉菌、放线菌等,它们在植物的伤口或死亡组织上生长和繁殖,分解植物 组织获取营养。
04
病原物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主要病害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提高 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合理轮作,降低土壤中病原 物的积累。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物 的抗病能力。
寄生侵害
寄生侵害是指病原物寄生在植物体上 ,依靠植物体内的养分和水分来生长 和繁殖,从而引起植物发病。这种侵 害方式通常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发 育不良等症状。
常见的寄生侵害病原物包括菟丝子、 列当等,它们寄生在植物的根、茎、 叶等部位,通过吸取植物体内的养分 和水分来维持生长和繁殖。
腐生侵害
腐生侵害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生长和繁殖,但并不侵入植物体内,而是以腐生的方式获取营养,从 而引起植物发病。这种侵害方式通常会导致植物出现腐烂、坏死等症状。
03
病原物对植物的侵害方式
直接侵害
直接侵害是指病原物直接侵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繁殖和 扩展,从而引起植物发病。这种侵害方式通常会导致植物出 现明显的病状,如叶片枯萎、花朵凋谢等。
常见的直接侵害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它们通过 气孔、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植物体内,并在细胞间繁殖,破 坏植物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02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风力传播
01
风力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风力作用进行传播。
02
风力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较轻的体重和较小的体 积,容易随风飘散。
03
风力传播的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如稻 瘟病、小麦锈病等。
水流传播
01 水流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水流作用进行传播。 02 水流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重的
温室气体排放
病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降低空气质量
病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和孢子等在大气中扩散,降低空气质量,影 响人类健康。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传播方式
真菌性病原物主要通过气流、水滴、昆虫等传播 ,也可通过农事操作和植物接触传播。
3
症状特点
真菌性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症状多样,常见的有叶 片黄化、坏死、腐烂等,有时在病部可见霉层、 菌核等。
细菌性病原物
01
02
03
革兰氏阴性菌
细菌性病原物多为革兰氏 阴性菌,少数为阳性菌。
通过伤口侵入
细菌性病原物主要通过伤 口侵入植物体内,也可通 过气孔、水孔等自然孔口 侵入。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结构破坏
病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导致 土壤颗粒结构破坏,土壤变得紧 实,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
吸收。
土壤养分失衡
病原物在土壤中分解有机物,释放 有毒物质,抑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同时消耗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导 致土壤养分失衡。
土壤污染
病原物产生大量的有毒代谢产物, 污染土壤,对植物和土壤生物造成 毒害作用。
症状特点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主要包 括坏死、腐烂、萎蔫等, 有时在病部可见溢脓现象 。
病毒性病原物
核酸类型
病毒的核酸类型为DNA或RNA,呈球 形或杆状。
传播方式
病毒主要通过昆虫、线虫等刺吸式口 器传播,也可通过种子、花粉等传播
。
专性寄生
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才能复制繁 殖。
症状特点
病毒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花叶、黄化 、畸形、坏死等,有时在病部可见风 轮状或蚀纹状病斑。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理病残体,加强灌溉和排水,保持田 间卫生。
化学防治
01
02
03
04
药剂拌种
在播种前,使用药剂对种子进 行拌种处理,预防病害的发生
。
土壤消毒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消灭土壤中的病原物。
喷雾防治
在发病初期,使用药剂进行喷 雾防治,控制病害的蔓延。
涂抹防治
对于某些植物病害,可以使用 药剂进行涂抹防治,直接作用
于病患部位。
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植物病害,如微生物农药 和植物源农药。
生物拮抗剂
利用生物拮抗剂,如抗菌素、细菌、真菌等 ,抑制病原物的繁殖。
天敌昆虫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病原物的数量,如寄生蜂 、寄生蝇等。
抗病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病基因转入植物中, 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05
病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传染性病害的病原物
汇报人: 2024-01-08
目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病原物的种类 •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 病原物对植物的侵害方式 • 病原物的防治方法 • 病原物对环境的影响
01
病原物的种类
真菌性病原物
1 2
种类繁多
真菌性病原物是植物传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包括各种霉菌、酵母菌等,种类繁多,形态各 异。
体重,容易随水流移动。
03 水流传播的病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线虫等,如 水稻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等。
昆虫传播
01
昆虫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昆虫的取食和移动进行传播
。
02
昆虫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寄主范围和昆虫媒
介,只能在特定的寄主植物上生存和繁殖。
03
昆虫传播的病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如烟草
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等。
对水源的影响
水体污染
病原物在水中繁殖,消耗 水中的氧气,产生有毒物 质,导致水体恶化,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存。
地下水污染
病原物通过植物根系侵入 地下水,将有毒物质带入 地下水,对地下水资源造 成污染。
饮用水安全
病原物污染水源后,可能 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构成 威胁,引发公共卫生问题 。
对大气的影响
大气污染
常见的腐生侵害病原物包括霉菌、放线菌等,它们在植物的伤口或死亡组织上生长和繁殖,分解植物 组织获取营养。
04
病原物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主要病害具有较高抗性的品种,提高 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合理轮作,降低土壤中病原 物的积累。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物 的抗病能力。
寄生侵害
寄生侵害是指病原物寄生在植物体上 ,依靠植物体内的养分和水分来生长 和繁殖,从而引起植物发病。这种侵 害方式通常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发 育不良等症状。
常见的寄生侵害病原物包括菟丝子、 列当等,它们寄生在植物的根、茎、 叶等部位,通过吸取植物体内的养分 和水分来维持生长和繁殖。
腐生侵害
腐生侵害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生长和繁殖,但并不侵入植物体内,而是以腐生的方式获取营养,从 而引起植物发病。这种侵害方式通常会导致植物出现腐烂、坏死等症状。
03
病原物对植物的侵害方式
直接侵害
直接侵害是指病原物直接侵入植物体,并在植物体内繁殖和 扩展,从而引起植物发病。这种侵害方式通常会导致植物出 现明显的病状,如叶片枯萎、花朵凋谢等。
常见的直接侵害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它们通过 气孔、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植物体内,并在细胞间繁殖,破 坏植物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02
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风力传播
01
风力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风力作用进行传播。
02
风力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较轻的体重和较小的体 积,容易随风飘散。
03
风力传播的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如稻 瘟病、小麦锈病等。
水流传播
01 水流传播是指病原物通过水流作用进行传播。 02 水流传播的病原物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