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3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浙科版九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36
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A. 大力植树造林
B. 施用农家肥
C. 倡导低碳生活
D. 使用一次性筷子
2、有甲、乙两只灯泡,分别标有“3V 1.8W”和“4.5V 1.5W”的字样,若将这两只灯泡接入一个电路,要使它们同时正常发光,下图所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可燃性
B. 利用沉降的方法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铁丝浸没在水中比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 棉花和涤纶都是合成纤维
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所选试剂不合理的是()
A. CaO(CaCO3):稀盐酸
B. NaOH溶液[Ca(OH)2溶液]:碳酸钠溶液
C. Cu(Fe):硫酸铜溶液
D. CO(CO2):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与人体的生理活动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体无法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 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
C. 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每人每天都应当通过服用保健品补充各种营养素
D. 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6、男性每个体细胞应含有的染色体数为()
A. 22条+XX
B. 22条+XY
C. 44条+XY
D. 44条+XX
7、下列事例分析中正确的是()
A. 空调和风扇都是用来降低室温的
B. 一壶冷水在炉子上用火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热量增加
C. 按住笛子上不同的口,吹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D. 电视机和收音机都能接受电磁波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济宁市在荷花上大做文章,南有微山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的争奇斗艳。

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宁市内栽培荷花就有四十余种,你认为品种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A. 各县气候条件稍有差异的结果
B. 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的结果
C.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9、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解决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刚同学说:“酸的溶液呈酸性,碱的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B. 小丽同学从某一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小丽通过滴加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熟石灰。

C. 小明为了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稀盐酸,放入过量的碳酸钡固体再过滤,理由是碳酸钡固体不溶于水,碳酸钡固体于稀盐酸反应完全后,剩余的碳酸钡固体可以通过过滤除去。

D. 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因为将待测溶液滴到用水润湿后的pH试纸上,其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小,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一般为整数。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
10、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2010年2月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的一个场景。

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通过____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___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__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11、地热是蕴藏在地球内部的天然绿色能源,举世闻名的西藏羊八井热电站,就是利用深层地热发电.它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使用该能源的优点是____。

12、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____、____和____有关。

对于同一物体,当状态不变时,内能由温度所决定,温度____,内能____;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13、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蒙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____.图中____是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图.
14、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①为了减小误差;②是为了寻找规律.在“测量小灯泡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选填“①”或“②”);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选填“①”或“②”)。

15、为了搞好城市建设,盐城市在市区各交叉路口相继安装了交通红、绿灯和电子警察监控系统.如图所示为某一路口的红、绿灯设施.已知三只灯泡均标有“220V100W”字样,每只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 欧,该设施正常工作一天(24h)将消耗____ kW•h的电能.
16、某小灯泡上标有“2.5伏 0.3安”字样,接在电路中正常发光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 伏,该灯的实际电功率为____ 瓦,若工作1小时,电流做功为____ 焦.
评卷人得分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7、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评卷人得分
四、其他(共1题,共2分)
18、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货物A重为200N,请在图中画出货物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的力臂L.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D
【分析】
【分析】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解答】解: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A不符合题意;
B;施用农家肥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利于环境保护,B不符合题意;
C;倡导低碳生活;可改善空气的质量,是爱护环境的表现,C不符合题意;
D;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利用环境保护.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
【解答】甲灯的额定电流为:乙灯的额定电流为:
,所以
如果两灯串联;必须先给乙灯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然后再与甲灯串联,即选项B图所示;
如果两灯并联,因为;所以必须先给甲灯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然后再与乙灯并联.【分析】计算出两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如果两灯要串联,必须先给额定电流较小的灯并联一个分流电阻,然后再与另一个灯串联;如果两灯要并联,必须先给额定电压较小的灯串联一个分压电阻,然后再与另一个灯并联.
3、C
【分析】
【解答】
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B;沉降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故错误;
C;铁丝生锈的条件是和空气和水同时接触;铁丝浸没在水中比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故正确;
D;棉花是天然纤维;涤纶都是合成纤,故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解答;
B;根据沉降的方法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解答;
C;根据铁丝生锈的条件解答;
D、根据棉花是天然纤维,涤纶都是合成纤解答.
4、A
【分析】
【解答】解:A、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B、Ca(OH)2溶液能与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C;Fe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B
【分析】
【解答】解:A;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的有害物质.故错误;
B;煤气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便很难再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的能
力,造成中毒,故正确;
C;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需要从外界摄入;所以我们每天都需要补充各种营养,但不是每天都服用保健品;故错误;
D;馒头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转化成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低血糖发作时,吃馒头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是错误的;
故选B.
【分析】A;根据纤维素的功能分析;
B;根据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
C;根据大部分的营养元素需要从外界摄入;但不能每天都服用保健品去分析;
D、根据淀粉在人体内不能直接的吸收进行分析.
6、C
【分析】
【解答】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由于是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故C正确。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要求学生了解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才能准确解题。

7、D
【分析】
【分析】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B;热量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C;振动的物体发出声音;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D;电磁波在生活中的用途广泛;除了无线电通信之外,还可应用电磁波导航、测速,做医学手术等。

【解答】A;空调的作用是降低室内温度;风扇的作用是加快身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蒸发;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体降温但不能降低室内温度,故A说法错误。

B;热量一壶冷水在炉子上用火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热量是一个过
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B说法错误。

C;笛子上不同的孔;吹笛子时,空气柱振动快慢不同,音调不同,因此吹出的声音不同,故C 说法错误。

D;电磁波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电视机和收音机都能接受电磁波,故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工选择及其意义.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
【解答】解: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济宁市在荷花上大做文章,南有微山万亩荷花的壮丽景观,北有汶上莲花的争奇斗艳.据不完全统计,仅济宁市内栽培荷花就有四十余种.荷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荷花品种众多,有些并不一定适应自然环境,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
故选:D.
9、D
【分析】
【分析】本题是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及根据性质来除杂(1)正确区分酸碱盐和酸碱性;(2)根据试剂所呈的不同颜色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酸性土壤要改良需能与酸反应的物质;来降低酸性;(3)除杂主要是利用盐酸的化学性质,但要遵循除杂的原则,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本题还要求有清晰可见的现象,所以有气体或沉淀或颜色变化是首选的。

【解答】A、
酸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液、碱液,也有可能是盐溶液,如Na2CO3、K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
B、滴入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溶液为碱性,故B错误;
C、要除去CaCl2中的HCl一是要去除H+ ,
二是不能引入新杂质,加CaCO3粉末,现象明显且不引入杂质,碳酸钡会引入钡离子杂质,故C 错误;
D;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定。

因为将待测溶液滴到用水润湿后的pH试纸上;其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
10、做功熔化摩擦
【分析】
【分析】(1)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

【解答】刷冰时刷子和冰面之间有摩擦;克服摩擦做功,两者的内能都增加,温度升高,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以减小阻力,因此此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冰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熔化摩擦
11、内地热能污染小
【分析】
【解答】地热蒸气推动去汽轮机转动;将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汽轮机的机械能,汽轮机带电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移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地热发电就是将地热的内能转化成发电机的机械能;
地热能与火力发电相比优点是地热发电成本低;对空气;环境无污染,不破坏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内;电;地热能;污染小
【分析】地热能发电,就是利用地下井获得地热将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膨胀推动活塞,使汽轮机转动工作,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地热能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利用起来无污染,环保。

12、质量状态温度升高增大
【分析】
【解答】根据内能定义;内能是物体所有分子能量的总和,与分子个数有关,宏观上表现为与物体质量有关;分子处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状态,分子势能随之不同,内能也就不同,所以在宏观上表现为内能与物体的状态有关,例如,1千克0摄氏度的水比1千克0摄氏度的冰内能大;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宏观表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所以在物体质量和状态一定是,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分析】。

从内能的概念入手是弄清它们之间关系的关键。

本题考查的是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13、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甲
【分析】
【解答】蒸汽机和汽油机都属于热机;热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由图甲可知,燃料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水和水蒸气的内能,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会对叶轮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相似,反映了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在图乙中,火焰使上方空气温度升高;上升,带动叶轮转动,和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不同.
【分析】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蒸汽机和汽油机都属于热机,分析图中装置的工作过程及能量转化过程即可回答.
14、②①
【分析】
【解答】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是为了研究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因此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测量的是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值是个定值,多次测量可以比较测量值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②;①
【分析】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15、484 2.4
【分析】
【解答】解:灯泡的电阻R= = =484Ω;
该设施正常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W=Pt=0.1kw×24h=2.4kw•h.
故答案为:484;2.4.
【分析】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公式R= 可求灯泡的电阻,根据公式W=Pt可求该设施正常工作一天消耗的电能.
16、2.50.752700
【分析】
【解答】解:由小灯泡上“2.5伏 0.3安”字样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电压2.5V;
灯泡正常发光的实际功率:P=UI=2.5V×0.3A=0.75W;
灯泡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W=UIt=2.5V×0.3A×3600s=2700J.
故答案为:2.5;0.75;2700.
【分析】根据灯泡铭牌的含义以及P=UI和WQ=UIt进行解答.
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
17、A
【分析】
【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四、其他(共1题,共2分)
18、
【分析】
【解答】从A的重心画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力的大小为200N;作F的作用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段即为力F的力臂.并用L标出。

如图所示:
【分析】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段即为力F的力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