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复习计划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训练
实验一:研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
1.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研究物重与质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测得的数据,请你依照表中数据计算物重跟质量的比值,再答复以下问题:
〔 1〕把表格中空项填上,计算说明:物体碰到
的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关系,物重跟质量的比等于N/ ㎏.
〔 2〕假设用符号G表示物重, m表示质量, g 表示
物重跟质量之比,那么
G=.
实验二 :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研究对象
质量物重
-1钩码只数
G/N
物重跟质量的比 g/N 〔N?kg 〕
m/kg
1
钩码2
3
2.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牛顿第必然律的模拟实验装置.依照图中实验现象,能够解析得出以下结论:
〔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处释放.
〔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碰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次,这说明小车碰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
的有关.
〔 3〕实验说明表面越圆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碰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小得〔选填“快〞或“慢〞〕.
〔 4〕进一步推理可知,假设水平面绝对圆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那么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实验三 : 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以以下图,小车在水平方向碰到两个力的作用,我们经过观察小车在水平方向碰到不同样的两个力作用时,小
车可否处于静止来研究二力平衡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1〕向两吊盘中加砝码,当两盘中的砝码质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时,小车静止.
〔 2〕保持两吊盘中的砝码质量相等,将小车在桌面上旋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会转动,直到两边的拉
线.
〔 3〕若是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能够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
说明小车碰到的二力假设平衡,必定满足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 4〕经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方向,且作用在上,这两个力才互相平衡.
实验四 :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如图 a 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
〔 1〕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选填“必定〞或“不用〞〕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
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 2〕在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大的是〔选填“甲〞、“乙〞或“丙〞〕.
〔 3〕比较甲、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乙、丙实验,是为了研究滑
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以上两空选填“压力〞或“接触面粗糙程度〞〕.
〔 4〕小丽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改动,如图 b 所示,重复实验,发现收效更好.实验中,小丽同学〔选填“必然〞或“不用然〞〕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 如图为小明“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其中图甲和图乙所用的是粗糙程度同样且较圆滑
的木板,图丙所用的是较粗糙的木板,小明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 A: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猜想B: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 C: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考据以上猜想,小明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过程:
〔 1〕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目的是使拉力等于摩擦力;
〔 2〕为了考据猜想A,比较图甲和图乙可得出:必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比较图和图,可得出:压力必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4〕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进行实验,测出的摩擦力与图甲实验所测出的摩擦力同样,可考据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
实验五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收效的因素
1.小丽同学利用 A 物体、砝码、泡沫块等器材研究“压力的作用收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
〔 1〕图〔 a〕中泡沫碰到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 A 的重力.小丽将经过观
察泡沫块来比较压力作用收效的大小.
〔 2〕比较〔 a〕、〔 b〕两图实验现象,能够获取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同样时,压力的作用收效跟有关.〔 3〕假设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收效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经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上述“研究压力作用收效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方法叫做法.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收效.
2.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收效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器材设计了以以下图的
系列实验.
〔 1〕同学们是依照来比较压力作用收效的.
〔 2〕观察比较图甲、乙的情况能够获取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准时,,压力的作用收效越明显.
〔 3〕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收效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两图的实验,获取的结论是:
.实验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用压强计“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富强小的因素〞;
〔 1〕压强计是经过U 形管中液面的来反响被测压富强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可否漏气,方法是
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若是 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便起落,那么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2〕以下四幅图是小华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的四个场景,除图④杯中装的是盐水外,其余杯中装的都
是水.
①比较图
可知液体压富强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可知液体压富强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比较两幅图,能够得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有两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盛有体积同样的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
发现图甲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水.他的结论是〔选填“可靠的〞或“不
可靠的〞〕,原因是.〔3分〕2.小明同学利用以以下图的装置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获取的实验数据如表:
〔 1〕小明是经过观察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变化的.
〔 2〕解析序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可获取的结论是:

〔 3〕解析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获取的结论是: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4〕解析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获取的结论是:不同样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
〔 5〕假设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无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发现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
化〔选填“大〞或“小〞〕.小明把调治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
该〔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实验七: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为考据阿基米德原理,小明采用实验器材:弹簧测量计、大烧杯、小水桶、小石块、小垫块和水;完成以下几
个测量步骤:
A.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物;
B.将石块吞没在烧杯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C.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水桶和水的总重力G总;
D.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水桶的重力G0;
〔 1〕最正确测量步骤为:.
〔 2〕实验过程中,假设斜置在小垫块上的大烧杯中水没有装满,小水桶承接到的水的重力被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3〕石块吞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表达式;被石块排开的水的重力表达式.〔用已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比较 F 浮与 G排的大小.
〔 4〕如图 B 所示,当石块吞没到水中后,随着石块浸在水中深度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不变〞或“变小〞〕.
2.在研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辰辰同学和他的上伙伴们做了以以下图的一系列实验.
〔 1〕物体完好吞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 2〕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研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3〕解析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吞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没关.
〔 4〕此实验还研究了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5〕经过实验数据可知该金属块的质量是kg,体积是m3,密度为kg/m3〔 g 取 10N/kg〕

实验八: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以以下图,在“研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球由斜面某地址滚下,撞击水平面上的小
木块.
〔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平时要采用法,该实验也利用了变换法,经过观
察来判断〔选填“小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
〔 2〕让质量不同样的小球A 和 B〔 m A< m B〕,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为了使小球到达水
平面的同样.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结论是.〔 3〕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两个图进行比较.
〔 4〕小球沿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动能〔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假设水平面绝对圆滑,该实验还能够得出结论吗原因是:.
实验九: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小明和小红一起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地址.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
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能够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川址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搬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川址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用心臂.屡次实验并
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①实验时杠杆在水平川址平衡的目的是:;
②屡次实验的目的是:.〔 3〕小明依照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 5〕假设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川址平衡,应将右侧钩码〔说出钩码搬动的方向及格〕
2.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川址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治.小明调治杠杆在水平川址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侧 A 处挂四个同样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川址平衡,应在杠杆右侧 B 处挂同样
钩码个。

〔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依旧在水平川址平
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 变小 / 不变〕,其原因是。

〔 4〕小明在试验中屡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若是为了。

实验十: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在“研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以以下图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样钩码的方法,
分别做了甲、乙、丙 3 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以下:
〔 1〕实验时,用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慢慢上升.
〔 2〕进行第 2 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 3〕进行第 3 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滑轮组做的适用功是〔 4〕解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J;
有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专题训练答案
实验一
1、〔 1〕;正比;〔2〕 mg
实验二
2、〔 1〕相等;同一高度〔 2〕1;粗糙程度〔 3〕远;慢〔 4〕匀速直线
实验三
1、〔 1〕相等〔 2〕在同素来线上〔 3〕方向相反〔4〕相等;相反;同素来线
实验四
1、〔 1〕必定;等于〔2〕丙〔 3〕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 4〕必然
2、〔 1〕匀速直线〔 2〕接触面粗糙程度〔 3〕甲;丙〔4〕 C;错误
实验五
1、〔 1〕等于;凹陷程度〔 2〕压力大小〔 3〕a c ;控制变量;压强
2、〔 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越大〔 3〕乙丙;压力一准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收效越明显
实验六
1、〔 1〕高度差;不漏气〔2〕、;④②、;相等〔 3〕不能靠的;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的深度同样
2、〔 1〕 U形管液面的高度
差〔 2〕同样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③④⑤〔 4〕⑤⑥⑦;密度〔 5〕小;相平
实验七
1、〔 1〕 DABC 〔 2〕小于〔3〕F
浮=G-F;G =G-G
〔4〕不变物排总
2、〔 1〕 1〔 2〕排开液体体积;在液体密度一准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碰到的浮力越大
(3〕①③④〔4〕液体密度;在排开液体体积必然的情况下,液体密度越大,物体碰到的浮力越大(5〕; 1X10-4; 9X103
实验八
1、〔 1〕控制变量;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小球
(2〕速度;速度同样时,质量越大,物体拥有的动能就越大
(3〕甲丙;
(4〕减小;增大
(5〕不能够;小球与木块将素来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去,无法比较其距离的大
小实验九
1、〔 1〕右〔2〕①便于测量力臂;②得出的结论更拥有宽泛性
〔 4〕F1L1 =F2L2〔4〕左侧下降〔5〕向左搬动两格
2、〔 1〕左;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海读用心臂的大小〔2〕3
(3〕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在阻力及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小,那么动力变大
(4〕屡次实验总结得出实验的规律,防范实验的有时性。

实验十
1、〔 1〕竖直向上匀速〔2〕%〔3〕;〔4〕物重〔或钩码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