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大视察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人大视察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情况汇报
(20XX年7月29日)
各位领导:
区人大调研组视察我区食品安全工作,这是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对调研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现就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情况
我区辖*个乡(镇)办事处,*个行政村,人口*万。
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家,生猪定点屠宰场*家,食品经营单位*家,餐饮单位*家,学校食堂*家,农贸集市市场*家。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食品安全作为维护群众健康安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区的食品安全状况持续好转,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食品安全工作领导。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尤其是今年《食品安全法》的实施颁布,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工作,并要求各部门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法》的顺利实施。
先后成立了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区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区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和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确定了成员单位和人员,明确了职责,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并专门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与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分别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着重强调“十一”全运会期间食品安全工作,落实了食品安全工作区域责任制。
同时区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了全区食品安全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调整充实基层监管队伍。
我区于20XX年起先后建立了区、乡、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
目前我们聘请了*名乡镇卫生院、防保站负责人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员,聘请*名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名乡镇办事处工作人员为信息联络员。
同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增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意识,发挥他们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作用。
三是建立高效食品安全协调机制。
为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食品药品监管等17个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
会。
领导机构成立后,积极履行了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督的职
责。
在纵向上,加强了与各乡镇办事处政府的联系,经协调
督促,全区*个乡镇办事处均成立了相应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
在横向上,加强了各成员单位的协调。
目前,反应灵
敏、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已初步建成。
四是完善食品安全制度建设。
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区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全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点》、《*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同时,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制定了工作制度、信息管理办法、应急救援操作手册等,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分工,促进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二)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推动食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
农产品生产环节。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步伐,目前,我区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识6个,建立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个,7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生产加工环节。
实行食品生产单位巡查、回访、监督抽
查等监管制度,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顿,全区*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管理档案,纳入电子动态监管系统,并对
生产企业依据质量风险等级划分为ABCD分类管理。
流通环节。
严格把好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对食品生产
经营涉及前置审批事项的,坚持先证后照;加大对各类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区城超市、批发零售点设立了多处投诉
点;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者自律制度,目前,全区*家食品经营企业已建立进货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自律制度。
消费环节。
严格按照量化分级管理规定要求,对全区*家餐饮单位和区城学校食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对餐饮
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及技术培训和指导,今年共培训食品从业人员2000余人次。
(三)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促进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20XX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要求,区食药协办下发了《20XX年*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制定了*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流通领域、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整治目标。
在春节期间、“五一”等节假日进行了专项检查。
年初对小麦粉、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检查;3月、6月对全区中小学校食堂进行了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4月对小作坊和农村餐饮单位进行专项检查;5月份对学校周边餐饮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并做好20XX年中、高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针对食品添加剂活动,各成员单位迅速行动,放弃节假日,对各个
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单位1300余户次,出动执法2000
余人次,发现部分单位使用亚硝酸*kg,工业用碱*kg,橙红*kg,日落红*kg,大红*kg,嫩肉粉*kg,甜蜜素*kg,豆制品泡发剂*kg等食品添加剂现象,对上述单位当场给于警告,并对发现的上述食品添加剂予以没收销毁,立案处罚3户,罚款*元。
同时根据省市要求,制定印发了《十一全运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并做了前期部署工作,通过专项整治,净化了食品市场,确保了全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四)创新监管模式,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综合监督与协调。
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多次召开食品安全工作协调、联络会议,对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还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等联合执法行动;通过联合执法检查,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不法行为,规范食品市场生产经营秩序。
二是完善案件查处机制。
为及时发现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敏感问题,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下发了
《*区食品安全暗察暗访制度》。
截止目前,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开展了三次明察暗访工作,通过明察暗
访,及时排查隐患,迅速整改落实。
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
各职能部门采取多种
形式、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食品安全工作,营造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先后开展了“关注食品安全,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法制宣传日以及和市局联合举办的《食品安全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我区累计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横幅130余条,印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材料3000余份。
同时,食品药品监管、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还加强了对监管人员及管理相对人的教育培训;经统计,食品药品监管、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目前举办监管人员培训班4班次;举办管理相对人培训班6班次,累计培训5000余人。
通过食品安全宣传进企业、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增强食品经营业主和企业法人的安全经营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
四是牢筑食品安全事故防控体系。
为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我区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区政府办下发了《*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区食药安委办印发了《*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等,为快速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是有效整合食品安全监管信息。
为改变食品安全监管
信息长期以来形成的多头发布、各自为政的局面,我区制定
了《*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制度》,明确区食药安委办负责全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分
析整理及定期不定期发布;要求各成员单位除发布日常监管信息外,对综合监管信息,及时报区食药安委办统一发布。
六是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积极探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逐步建立起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标准建设为核心,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为内容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工商部门在食品经营户中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卫生部门在餐饮单位、学校食堂中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七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公开各成员单位的举报电话;建立健全乡(镇)、村食品安全责任人工作制度
和职责;聘请*名卫生院防保站人员为社会监督员,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行政村,形成区、乡、村三级食品安全群众监
督网络;逐步建成一支运行有效的群众监督员队伍,提高群
众的自主维权能力。
在群众监督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流通网。
区食药安委办会同工商、卫生等部门通过创建标准化农家
店、食品安全示范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等方式积极
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食品监管体制尚未理顺。
《食品安全法》于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由于食品监管体制改革尚未完成,普遍存在的监管职能部门多、职责交叉的现象转变为无人监管的局面,这必然给投机者有机可乘,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局面。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环节还存在漏洞。
全区尚未建立农产品检测机构,农产品农药超标和使用禁用药物现象仍存在;食品生产加工起点低,规模小,卫生状况差,食品加工“黑窝点”、小作坊一时难以根绝;定点屠宰工作覆盖范围太小,目前仅在城区,品种少,目前仅限于生猪、牛、羊。
三是食品监督抽验工作滞后。
由于经费不足,全区食品检验设施落后,目前只有区疾控中心能够开展部分食品检测项目,粮食局能够开展部分粮油检测项目,区工商局有少量食品快检设备。
检测设施已远远滞后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需要。
四是食品基础设施薄弱。
食品监管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瓶颈”。
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组建至今仍然缺乏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且人员编制少,由于机构改革,目前没有办公经费,与其承担的食品药品监管任务不相适应。
三、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尽快整合监管职能。
二是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
要加快食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解决食品检测设备,适当增加食品监管人员编制,以适用食品监管任务的需要。
三是整合监管资源,设立专门的食品监管执法机构,形成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