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SPECT的应用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SPECT的应用调查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单光子断层仪的应用和80年代后期正电子断层仪进入临床应用,使影
像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SPECT能显示脏器或病变的血流、功能和代谢
的改变,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特异性诊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SPECT在临床中的应用
十分广泛,SPECT与CT的融合显像技术不仅能显示器官、组织精细的形态解剖,还能提供
功能代谢和客观的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依据,本次调查挑选了近十几年间有关SPECT的应
用情况,以便更深入的了解SPECT。
2 正文
(1)SPECT/CT骨显像在骨扫描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是骨骼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骨显像是诊断肿瘤骨转移的首选筛选检查手段,其
灵敏度很高,但特异性差,对单发病灶、骨良性改变难于做出准确诊断,限制了其在骨骼
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CT作为一种优良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解剖分辨率高、
特异性强,但灵敏度较低,受检查视野所限。
SPECT/CT融合机器将 SPECT的功能特异
性和 CT 的解剖特异性有机的合二为一,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准确、全面的信息。
山西医科大学曾对80例可疑转移性骨病变患者,利用SPECT/CT同机融合图像进行诊断,其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骨骼系统可见167处异常放射性浓聚点,经随访结果表明有124处
为转移性病灶,43处为非转移性病灶,对照临床随访结果,局部骨断层及融合图像法对
转移性病灶的临床诊断结果见表 1。
(由表1计算出统计学结果为局部骨断层与同机融合图
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05)。
)【1】
卫生部北京医院核医学科在2007年发表了有关利用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诊断
的研究调查,在12到48个月之间,最终对43例患者跟踪记录了肋骨病变情况,其结果显
示SPECT/CT的融合显像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性,帮助医生提高诊断信心。
其研究中SPECT诊断符合率:①8例诊断骨转移的病例,随访 7例为骨转移,准确性 87.5O% ;②
12例诊断良性病变的病例,随访11例诊断为良性病变,准确91.67 %。
在融合显像肯定
性诊断即诊断骨转移或良性病变的病例中,诊断准确性 96.3O% ,其中:① 15例诊断骨
转移的病例,随访 14例为骨转移,准确性 93.33% ;② 12例诊断良性病变的病例,随访
诊断全部为良性病变,准确性 100 %。
【2】
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除了肿瘤转移灶的确定,还
有颌骨重建移植骨成活的评估,颌面部畸形及 TMD 诊疗等方面。
刘炀,张楠,焦国良曾指
出SPECT/ CT 对于正畸的治疗前后评估及治疗方案设计过程中均可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
于青春期患者,可以帮助合理评估其颌骨生长潜能。
在诊断和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SPECT/ CT不仅可进行解剖学观察,还可定量地评估骨代谢水平。
【3】
(2)SPECT/CT骨显像在心血管,肺栓塞中的应用
冠心病是我国心血管病中主要的致死、致残性疾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能显示
体内放射性核素立体分布图象,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较准确的确定心肌缺血的部位
及范围,在冠心病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的估计、治疗策略选择、疗效评价以
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
贺永明在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冠心病中
的临床应用价值中论述了SPECT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以及存活心肌检测中的
价值,其指出门控 SPECT显像可增加三支病变的检出率,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在对冠心病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优中门控SPECT所获左室射血分数,结合缺血性灌注缺损可
提高危险分层的准确性【4】,利用SPECT可以减少医疗时间并减少患者在冠心病治疗中的
费用。
在肺通气和灌注成像中,目前平面V/Q扫描的性能对于诊断有无PE已显不足,而SPECT 通过闪烁体捕获方式可获得断层图像,V/QSPECT显像通过使用三维成像方式可消除
活动重叠部分并更好地显示缺陷部分大小形状和位置【5】,就目前来说SPECT的三维成像
相对于平面成像来说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其技术尚未达到与其他PE诊断工具(包括 CTPA、
V/Q 平面成像、以及 D-二聚体检测)相同的认证标准。
【6】
(3)SPECT在抑郁症,强迫症中的应用
在抑郁症及强迫症的研究中,利用SPECT来了解患者局部脑血流的特点,来寻求鉴别抑
郁症及强迫症的客观指标,有研究应用脑SPECT显像来计算各区的脑血流放射性计数比值( R A R ),其结果显示强迫症患者的脑血流改变以增高为主,抑郁症患者则以降低为主;
二者相比,前者存在前额叶、前颞叶脑区血流灌注的增高,提示其脑功能可能有局部的增强。
后者存在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扣带回rCBF均低于正常人,提示其脑功能可能存在较
普遍抑制。
【7】
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电休克及光治疗的研究中,经SPECT研究观察发现脑血流变化可预
示疗效【8】
(4)SPECT在阿尔兹海默病中的应用
SPECT对检测导致痴呆的神经变性过程高度敏感,不仅可以辅助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
断及分期,且可帮助鉴别AD、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其它痴呆类型。
并有助于探讨认知功能
改变的病理生理及神经解剖基础,以及监测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反应【9】,并且在 AD症状
出现之前,脑内血流代谢已经发生了变化,SPRCT可帮助发现这种变化,抓住早期诊断的
关键。
3 结论
SPECT能够提供内各组织功能性的变化,可以得到真正的三维立体信息,其与CT的融
合显像包含更多的信息,在肿瘤的诊断,肿瘤转移,骨扫描等方面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其对血流的监测在心血管疾病、肺栓塞、抑郁症、强迫症、AD等疾病上也有着广泛应用。
如今SPECT作为一种成像技术已经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被应用,并与其它成像技术相结合,
来形成更准确全面的图像。
4 参考文献
[1]郭烽,李思进,武志芳,胡光,卫华,陈艳,张薇,雷智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CT同机融合图像在诊断脊柱骨转移癌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01):42-43.
[2]郑建国,赵波沣,于治国,鲁振萍,姚稚明,屈婉莹.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
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06):925-928.
[3]刘炀,张楠,焦国良.SPECT/CT融合骨显像技术在口腔医学临床的应用现状[J].口腔
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06):363-368.
[4]贺永明,杨向军.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心
血管病杂志,2007(04):248-251.
[5] 李永刚.SPECT 肺灌注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诊断的临床
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2):3118-3119.
[6]李杰,陈殿森,彭楠.核医学及分子成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现状及进展[J].中国
医药导报,2018,15(11):41-44.
[7]李幼辉,李峥,刘保平,郭慧荣,陆刚.强迫症与抑郁症的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层扫描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1):650-653.
[8]姚志剑.抑郁症的功能性脑影像学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01):49-50.
[9]张军,谭纪萍,王鲁宁,罗霄.阿尔茨海默病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改变[J].中
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13(04):3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