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剖析与答题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说明文阅读考点解析与答题策略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以介绍事物、讲解事理的文体。

它主假如对客观事物的形状、结构、性质、特色、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说明与讲解。

进而给人以科学的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能够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悟作品中所表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文阅读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在每年的
中考语文试卷中均据有一席之地,一般10-20分不等。

最近几年来中考说明文选文全面走向课外,选文内容多为社会热门和新的科学发现。

如2008年山东潍坊的《冷冻疗法
拯救生命》关注的是最前沿的生命科学,河南省的《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密切联系奥运,南京市的《古诗词中的色彩美》则表现了对文化环境的重视。

在试题设置上,近几年说明文的考察中选择题渐渐淡出,填空和简答成为主流题型,开放性试题开始登上舞台并成为亮点。

考点一:信息挑选与整合
【考点简述】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挑选海量信息、获取
有益资源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一定具备的能力。

因此
在初中阶段,学生掌握必定的信息挑选与整合的能力尤其重
要。

在说明文的考察中。

找到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色、给说明对象下定义、给文章加标题、给归纳出的内容找寻相
应依照、解说要点词语的含义其实都属于这种能力题。

如2008年南通市卷第7题:“通读全文后,请为本文拟
一个适合的标题”;上海市卷《深层海水的利用》第
14题:
“从全文看,深层海水拥有____,____和____的特色,它给
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会是 (1)____(2)____(3)____。


【答题策略】
1.擦亮眼睛,冷静应付。

新课标要求淡化文体知识,不
出现名词术语,但考生心中要清楚什么题目考什么,答题要
点是什么,才能冷静应付。

比方拟标题其实就是考察说明对
象。

2.明确范围,认真挑选。

要依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
在文中搜寻信息的范围。

有的要求挑选的信息可能只波及几
句话,也有的可能波及到一段、几段以致全篇。

有些信息直
接在挑选范围中摘录即可,但有的信息则需对该确立范围的
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挖掘其隐含信息才能获取。

关于选择题,命题者在设计错误选项时,常常或偷换概
念,或存心混杂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或以偏概全,或因果
颠倒,或张冠李戴,或惹是生非。

对这些状况考生应警惕。

3.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词语、
句子的理解都要联合详细语境进行解析,从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考点二:结构解析
【考点简述】
结构解析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结构特色的掌握,要修业生能够理清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判断说明的次序。

如山东省潍坊市卷《冷冻疗法拯救生命》第17题:“能否能够将第④段调整到②③两段以前?为何?”
【答题策略】
1.这种题目要求考生正确掌握说明思路。

在说明文中说
明思路包含说明的结构和说明的次序。

说明文的结构从全文
看一般为总分式,从段落结构看常有的还有并列式、递进式
等。

说明次序常有的有时间次序、空间次序和逻辑次序。

2.解析结构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发问式语句的作
用,注意标点,特别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句号,归纳层
意,重视给观点下定义或讲解的语句的作用。

只需能归纳出
每部分的粗心,并将其挨次连缀起来。

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全
文的说明次序。

3.在理清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局部内容在全文中
的地位及作用作出阐释,并根听说明的次序说明能否能够删除或调动的原因。

考点三:说明方法的运用
【考点简述】
说明方法类题目侧重考察考生判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的能力。

考题常常以说出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选择一个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说明其作用的形式出现。

如2008年河南省卷《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第14题: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联合文意解析其作
用。


【答题策略】
1.明确常用的八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有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
分类型、下定义、作解说、配图表等。

别的还要深入地理解
说明方法的作用。

抽象地说,分类型能够使说明的内容眉目
清楚,防止重复交错的现象;下定义能使读者对观点有切实
的认识;作比较能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
进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色;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
特色获取详细认识;打比方可达到形象说明事物的作用;列
数字能够正确地说明事物;配图表常常使读者了如指掌,非
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作解说能使说明的内容更详细、
更充分。

2.答题要规范、详细
在回答运用说明方法说了然什么时,要联合句子自己和
文中的语境作答。

相同在详细回答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时,
不要抽象地答,一定联合原文,详细指出说了然什么东西的
什么样的特色。

3.分清主次,注意辨解析
一篇说明文能够依据实质需要采纳不一样的说明方法,有时独自使用。

有时几种综合使用。

解析说明方法时,除了要分清种类,有时依据题目要求还要划分主次。

此外,解析说明方法时,还应注意不要把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相混杂。

考点四:语言品析
【考点简述】
对说明文的考察中,语言品析向来是一大考点。

正确、简短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色。

但科学小品类作品讲究兴趣性、文艺性。

需要作生动、形象的说明。

如2008年云南省卷《哈欠声声》第17题“第⑥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可否删去,请说明原因”考察的就是说明
文语言的正确性;2006年无锡市卷《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
第13题“联合上下文谈谈第③段中‘青少年犯法’的含义,并指出这一词语使用的利处”事实上既考察了特定词语在文
中的含义,又指引学生品尝生动风趣的语言风格。

【答题策略】
1.考生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
的词语。

如“基本上”“大概”“比较”“一般”“极个别”“大部分”等,它们常常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正确性。

答题时一
般要解说该词的含义,揭露其在说明事物特色时发挥的作用:必需时要差别该词语和其余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一样;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的特色不行取代的作用。

2.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表此刻形容词、动词和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目的主要就是表现形象、生动的
说明特色,加强文章的兴趣性、可读性。

考点五:知识迁徙
【考点简述】
考察与选文有关的知识迁徙能力已成为最近几年中考说明
文阅读的亮点题型。

此类题目大多属开放性试题,在命题形
式上表现出丰富多样、出色纷呈的特色,有资料链接题、开
放拓展题、口语运用题等形式;在地点上常常放在说明文阅
读的最后一题,使试题表现出由浅入深、由理解到运用的序
列。

如2008年南京市卷《古诗词中的色彩美》第17题:“不单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经常也着眼于此。

下边
是《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建美感方面。

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
【答题策略】
这种试题侧重指引学生从对本文的理解出发,交流本文与课内、说明文与课外、
语文与其余科目、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考察学生可否将本文的理解所得用于游览语文
的汪洋海洋。

解答这种试题需要我们依据要求,调动知识贮备。

联合文章内容和生活
实质,进行创新联想,同时注意语言表达。

资料链接类题目能够链接一则资料也能够
链接几则资料,考生在答题时能够先掌握题干中的要点词或短语,理解题意;既而明
确资料和文章的关系,掌握资料的个性、共性;最后
联合原文和资料的内容、中心写出研究结果。

此外语言表述要正确、简短、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