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C卷 附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模拟试卷C卷附解析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终身学习
2、杜甫诗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中“锦官城”指的是()。

A. 开封
B. 北京
C. 南京
D. 成都
3、先秦思想家中,主张施仁政王道的是()。

A.管子
B.墨翟
C.荀子
4、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

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枯掲
B.却个性化
C.成就感低
D.知识枯掲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杜会保护不包括()。

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B.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
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
D.任何人不得在中小教室吸烟
6、为防止学生受到网络伤害,班主任李老师要求班上所有学生将手机上交接受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情况。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

A.合法,班主任对学生有管教权
B.合法,班主任对学生有监护权
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7、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

A.人身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受教育权
8、战国时期,请候建的兼并战争更演取烈,产生了多种外交、军事策略。

下列人物中,主张“远交近攻”策略的是()
A.孙斌
C.张仪
D.范雎
9、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到2020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B.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C.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D.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10、下列属于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类型的一项是()。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塌陷地震
D.诱发地震
1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技术被率先应用到军事领域,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正在研发的军事武器的是()。

A.“辽宁号”航空母舰
B.J-20飞机
C.F-22飞机
D.J-31飞机
12、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13、某初中根据学生分数开设了两个重点班,实行末位淘汰制,非重点班学生根据成绩可以补缺。

该校的做法()。

A.合法,利于因材施教
B.合法,利于激励学生
C.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
D.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实行动态管理
14、规定“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是()。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小学管理规程》
C.《中小学德育规程》
D.《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15、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份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

如果没有某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月份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楼市安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

A.炒房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楼市
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
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
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16、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师选拔
D.教师淘汰
17、某中学曾老师,每次布置课后作业后,都只是在下次课堂上为学生核对一下答案,曾老师的做法()。

A.合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B.不合理,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
C.合理,可以促进学生自学
D.不合理,增加了学生课后负担
18、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

,,对这句话理解无误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
B.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

但是不能缺乏道德
C.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

而道德的缺陷却不能填补
D.道德的缺陷,往往会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
19、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20、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21、除非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否则邮局不会接受。

而且,所有被邮局接受的包裹都要有退回地址。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也必为真?()
A.邮寄包裹的收费主要是以重量计的
B.只要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邮局就一定会接受
C.如果一个包裹的大小尺寸符合规定,并有退回地址,则无论它多重,都会被接受投递
D.一个大小尺寸不符合规定、但却有退回地址的包裹,决不会被邮局接受投递
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不包括()。

A.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B.禁止拐卖,虐待未成年人
C.履行监护职责,抚养未成年人
D.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教室吸烟
23、一位高中教师刚走进教室就看见同座位的小王和小张同学打架,你推我拉,互不相让。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两位同学到班主任办公室解决
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C.批评训斥学生
D.微笑着说:“怎么啦,你们俩,都已经是高中生了,有了小矛盾还不会处理?双方冷静一下,相信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


24、刘老师正在上课,学生路路突然站起来,指出刘老师讲解中的错误,刘老师板着脸说:“路路,老师不如你,以后就由你来上课好了!”说完,刘老师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

下列选项中,对该教师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B.漠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C.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D.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5、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的法定起始年龄是()。

A.五或六周岁
B.六或七周岁
C.七或八周岁
D.未作规定
26、“医生都穿白衣眼,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头友".下列选项中,这一陈述的必要前提是()。

A.有些医生留长头发
B.有些医生不留长发
C.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长发
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医生
2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28、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 80 多万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
29、发挥人的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

它要求对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

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根据上文,下列对“求异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已知的矛盾进行揭示
B.是富有怀疑和批评态度的思维模式
C.是李四光所用过的思维方式
D.是一种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级学生张某补习数学。

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

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

事后,该生的父亲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

路南区教育局迫于媒体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学校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问题: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该案例。

2、某市某小学学生王某(10岁)参加所在班级的课外野游活动,事前学校有倡导,班主任要求学生自愿参加。

当日下午3时,班主任带领同学们来到海边进行户外活动,要求学生只能下浅水玩。

王某与其他几名同学及一名男老师一起下水,由于当时风浪较大,王某游得较远,溺水下沉,被同学救上岸送至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试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请以“如何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为题,写一篇论述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D
3、D
4、A
5、D
6、答案:C。

7、D
8、答案: D
9、A
10、B
11、C
12、D
13、C
14、D
15、D
16、A
17、B
18、A
19、C【解析】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发展的关键时期。

20、B
21、D
22、C
23、D
24、D
25、B
26、A
27、D
28、答案:B。

29、B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案例中的教师义务为学生补课,但是因为学生不听话,掐了该生的左脸,其后其父大闲学校,导致该教师被开除。

首先,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不应该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其次,学生父亲的行为过激,作为教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家校应该形成合力;最后,教育局开除该教师的行为欠妥当,虽然教师有错误,但应以批评教育为主。

此外,我国《教师法》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可以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本案例中,学校领导对野游活动有倡导,班主任在带领学生外出活动之前并未进行任何安全教育。

且在活动中,教师也未尽到对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在风浪很大的情况下仍然放任学生下水游泳。

因教师是学校内的工作人员,其带领学生外出活动的行为应视为职务行为.因此,此次事故的损害责任应完全由学校承担。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略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