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为配偶; 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和祖父母、外祖父母。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按照法律规定,被继承人死后,其留下来的合法遗产可以按照生前的立下的遗嘱内容中规定的继承人来继承,没有立遗嘱的,则由其法定继承人来继承。
那么,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简单介绍以下法定继承人的相关知识。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一) 法定继承人继承顺序的概念和特征
所谓谓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
人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
由于这种继承中是只是在没有遗嘱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故又称无遗嘱继承,也因为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的亲属,所以也称为家庭继承。
我国继承的基本特征,具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法定继承以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即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份额的根据是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收养关系。
如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配偶各法定继承人,其根据是存在血缘关系;规定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其根据是存在血缘关系:第二,法定继承中对法定继承人范围、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份额以及遗产分配原则等任何组织和公民均无权予以改变。
(二) 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个祖父母。
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在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继承法确定上述继承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婚姻关系;
(2)继承人与被子继承人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3)近亲属间共同生活密切程度和继承人生与被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