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簕山古渔村景区旅游标识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与研究·THEORY AND RESEARCH
引言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起到引导、说明、指示等作用,协助游客了解景区文化,感受景区艺术氛围。
现代景区标识系统已发展为有艺术内涵且完善的导视系统的景观,成为景区品牌的最佳宣传。
新农村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系统的构建研究在我区是极易忽视的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意义。
1 簕山古渔村概况
簕山古渔村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半岛中段东部沿海地区,是广西现存较完整的原生态古渔村,它是历史的缩影记录了北部湾海渔村的发展与变迁。
自然资源丰富,有着滨海原生态森林及沙虫的沙质台地海滩。
民俗风情独特,村民多为京、汉后裔。
簕山古渔村是融合了京族文化、海洋文化以及古渔村历史文化魅力之村。
2 簕山古渔村旅游导示设计的主题定位
根据自2008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为中国——东盟经贸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簕山古渔村景区利用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系统丰富的民俗文化,打造“古”韵味、“渔”文化品牌。
建立集京族文化、海洋文化、渔村文化为一体的地域性民俗村落旅游模式。
3 簕山古渔村旅游景区现状分析
3.1 现有导视系统缺乏系统指导
目前学者更多关注城市标识、公共景观标识、视觉流程系统设计,新农村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研究常处于摸索阶段,还停留在简单的标识导向层面且存在诸多问题。
3.2 现有导视系统缺乏整体布置
由于簕山古渔村各景点间距远,导示系统存在数量足、形式杂乱、信息内容不清晰、主题不突出等问题。
导示系统在设置时存在较大随意性,并没有考量在陌生环境里的人性心理行为、解说标识有效服务半径。
如游客想要上厕所时,需要浪费时间去寻找厕所标识,导致不合理的路线,不正确理解信息。
3.3 现有导视系统缺乏设施缺乏艺术性
现在的簕山古渔村景区旅游导示牌是标准通用类,导示设计没有本地区的地方风貌、民族特色、村落生活文化与标识艺术形式相联系,导致旅游者在景区自助游览中感到乏味,进而影响游览体验。
4 簕山古渔村旅游景区标识的规划设计
4.1 旅游景区标识规划指导理论及设计原则
参考唐鸣镝的旅游规划理论进行旅游景区标识规划设计,将旅游景区标识系统分为三要素:信息源、接受者、沟通媒介,建立注重尊重游客,从景区服务人员角度导引游客需求,如观光、休憩、娱乐等需,减少“命令式口吻”标语,如命令游客应该怎么做,禁止游客不应该怎么做。
因此,标识系统的设计是融合历史文化、与环境相协调、考虑游客的需求,做到以人为中心、人景互动、功能完善、开放型的景区旅游标识系统。
4.2 旅游景区标识设计与应用
对于文字错漏、语句呆板、书写不规范等问题,要严格遵守导示识别系统规范,根据景区景点的具体场地要求、达到效果,合理设置导示位置。
以最大可见度、快速识别信息角度来设置的尺度、字体大小等。
如设置导游路线图在最明显的地方,让游客清晰了解景区内情况;在每一个出入口、交叉口、标志性景点设置导示牌,使景点间导示形成连贯、有序的标识识别系统,使游客能自主游览活动。
5 簕山古渔村景区导示牌的规范设计
5.1 标识规范设计时考虑体量、形式和材料等因素能与环境和谐
为了达到让游客清晰看见目的的,但同时但避免太大误认为一般的广告牌。
确保导示信息传达的连续性、准确性,对簕山
探讨簕山古渔村景区旅游标识设计
张晓翠 苏曼宁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近年来北部湾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以当地政府创新思路,以“古”韵味、“渔”文化品牌,促进簕山古渔村旅游发展。
随着簕山古渔村旅游业建设和发展,簕山古渔村整的导视系统已经显露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形式的要求,需要更新设计以及凸显地方性民俗文化,以满足游客的功能需求、审美需求,从而进一步提升簕山古渔村旅游的品牌形象。
【关键词】古渔村文化 视觉标识
基金项目
此论文为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研究项目(KY2015YB205)《北部湾新农村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构建研究》;201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自筹研究课题(15FXW003)《基于生态文明的广西壮族乡村旅游地标识构建研究》;2014年度广西艺术学院科研项目(YB201421)《新农村景区旅游标识系统的构建研究》的课题成果。
All Rights Reserved.
168 PACKAGING November 2015
THEORY AND RESEARCH·理论与研究
古渔村景区整体规划分区,结合景区中的平面图、具体环境等指向方法对游览路线重新设置,导向指示牌设计参考人体工程学探究,合理将长宽比例设计为3:5,最高处为2m,与环境相协调。
5.2 标识的造型设计规范
旅游景区标识应该样式独特且与当地的文化联系,给游客留下特别的印象。
在景区总平面图导示牌,位于大门处,运用帆船、贝壳等元素突出滨海景区的特色;导向牌用于簕山古渔村景区,是贯穿整个景区的主要导向指示牌,整个造型以渔桨元素为主要表现手法,选用船木为主要材质,突出渔村特色;在古渔村“龙头石沙滩”节点导向牌,运用船桨这一贯穿景区的主要视觉形象为主要元素突出古渔村的特色。
在底座部分结合“石头滩”特色,用本土礁石堆砌而成,模板拼装维修方便;而古渔村“海滨船坞”节点导向牌,结合当地船的造型体现“船坞”特色,在底座部分统一采用不锈钢笼,内置本地贝壳或石头,与呼应大门处设计。
5.3 标识的视角设计规范
簕山古渔村景区旅游标识多采用平视效果,给游客规则、便捷、平易近人的感觉。
平视视距高度为1.5米-2.0米,服务半径效果较好,游客可以更容易看清表示内容,高效传达信息。
5.4 标识的文本编排规范
文字的设计以便于游客阅读为主要宗旨,同时突出景区独特的特色。
簕山古渔村景区导向指示牌的说明文字将间距小于行距,便于游客的阅读,文字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使用短句,每句字数控制为10字-15字。
段落“成块化”,留出的空白带用水纹装饰纹样,让游客有视觉舒适停顿点,避免破坏阅读的连贯性,或因太满产生厌倦、排斥心理。
在文本色彩采用反差较大的颜色,因文字底板为船木偏暗接近棕色,故选择白字。
白色具有扩张性强,标识醒目。
6 簕山古渔村旅游景区标识的设计思考
旅游标识系统做为重要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之一,对以文化景观内涵为主的新农村旅游景区的整体性、游客参与度、旅程愉悦感、景区传播度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精心设计、功能完善的旅游标识系统设计中考虑游客的阶层、年龄段位、喜好偏向、停留时间、信息要求,将标识设计成形态特异、色彩不同,却又有统一元素串联的方式以设置在各景点环境中。
在造型方面从景区的自然地理风貌、地域文化内涵中提取设计元素,应用各项旅游服务设施。
在选材方面,传统与现代材质相结合的形式,使之具有时代感、新颖感。
在文本编排方面,信息的媒介不限制于标识字体,可通过图片、线条产生互动的视觉效应。
在空间定位方面,应使游客心理行为惯性、景区空间节点服务半径等要素高度契合,综合发挥出最佳的协同服务效果。
还应充分认识到以游客为主体,以尊重游客为宗旨,建议设置“游客感想本”与游客产生互动。
增加与游客之间的沟通,让游客也能参与到旅游景区的标识系统规划设计中。
iphone5、iphone5C以及新款的iphone6、iphone6S各个时间段。
在此处与学生有主要互动环节,设问、提问穿插进行。
指出iphone的更新速度之快,以及核心技术不变,形式、大小、颜色等款式上的各种改变。
由此,指出“计划废止制度”的款式性废止特征。
上述三个事例的讲解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
通过事例的展开和推进,使学生明确“计划废止制度”对其的影响。
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2 知识本质的传授
本节课程的教案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本质的传授:(1)“计划废止制度”的概念;(2)“计划废止制度”的特征;(3)“计划废止制度”的目的和本质;(4)“计划废止制度”的影响。
3 教学思想的创新
如何在一堂课之内既能把知识讲清楚又能将本节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教学思路即由浅入深,由概念到实例,由历史到身边的逐层推进的分析与讲解,使得学生理解并掌握该节课程的核心内容,并由此展开深入的思考,为下一章节的课程进行铺垫。
上述专题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与讲授过程体现了以下特点。
3.1 思路清晰明确
专题环节的设置即是为了使学生从繁杂的基础知识中迅速找到知识重点。
通过循序渐进的讲授与引导,力求使学生深入到知识本质层面。
3.2 事例生动鲜活
专题讲解中的事例通常都是与自身关联较为密切的。
学生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实例入手,感受老师的知识层面的专业讲授,便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使书本知识不再遥远、枯燥。
3.3 具有现代时效
专题讲解环节的设置前提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通常会结合近期值得关注的事件来进行课程设计与准备,比如在乔布斯纪念日前后讲解APPLE专题,在四大时尚品牌秋冬发布会前后讲解品牌历史与现状专题,在平面设计历史分部课程中讲解字体传奇专题等等。
目的即是通过专题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专业理论课程枯燥乏味的原有情况,提高教学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上接第167页)
All Rights Reserved.
November 2015 PACKAGING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