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教学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pptx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第3页
朗诵
——体会韵律美。(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fú]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
第12页
5、文章有何写作特色? ①句子对称。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②利用类比。为了叙述“教学相长”道理,首先以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说明“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继而引出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叙述。 ③引用叙述。结尾引用《兑命》加以佐证,使叙述 更有说服力。
第13页
补充
对比、类比差异
第14页
对比、类比差异
对比
类比
特征
比较事物 是相反、相正确
比较事物 是相同、类似
目标 用此物衬托彼物
用此物引出彼物
倾向 揭示事物间差异
展现事物间共性
举例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理。
第15页
总结
虽有佳肴
学习目标
1、知识:了解《礼记》相关文学常识,积累 古文词语。
2、能力:翻译古文,了解教与学关系。 3、情感:认识教学是相互促进。
第2页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 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选 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zhuàn]。是 五经之一。
其中《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 上最早一篇专门叙述教育和教学问题论 著。
第10页
1、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道理? 道理:“教学相长” ——人学习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 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这么才会自我勉励,不 停提升。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本文标题是编者加。假如由你定标题,你会定 什么标题?为何? 如:《教学相长》——揭示主旨(论点)
1、对比:比较事物是相反、相正确,是用此物衬托彼物。重在揭示事物间差异。 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2、类比:比较事物是相似、类似,是用此物引出彼物。重在展现事物间共性。 如: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要尝试过、经历过才知味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要经过培养﹑锻炼,才能成材、明理)
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
3、知
自我勉励。(强,勉励)
知道了自己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知道了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然后才能 自我勉励。
第8页
4、故曰:教学 相长也。
所以
学习 相互促进
所以说:教和学相互促进,教他人,也能增
加自己学问。
解词翻译
即使 美味菜 不 吃 它 甘美
1、虽 有嘉肴, 弗 食,不知其 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到达极点, 最好
好,好处
即使有美味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 甘美;即使有最好道理,不去学习,就 不知道它好处。
第7页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迷惑,
所以,所以
不通,了解不了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教人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教学相长 实践出真知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观点,讲述 了“教学相长”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 进,相辅相成。
第16页
练习
解词
1.虽有嘉肴
1.好,美
2.不知其旨也
2.甘美
3.虽有至道
3.到达极点,最好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所以
5.教然后知困
5.迷惑,不通,了解不了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 8.学学半 9.其此之谓乎
6.反省 7.勉励 8.教 9.大约(表示推测)
第17页
练习
一词多义
故曰 故 温故而知新
学学半 学 教学相长
其
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所以 学过知识
教,教诲 学习
它 大约(表猜测)
不知其善也
好,好处 好,好方面,优点
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 精通,擅长 轻易
有善术者
多愁善感
第18页
其此之谓乎?
第4页
朗诵
——按节奏朗诵,体会韵律美。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第5页
第11页
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佳肴”作比(类比),由浅入深,引出
“学”,最终得出“教学相长”道理。
4、结合本身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能 够给我们怎样启示?
(示例)“教学相长”说明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我们在学习中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够 采取教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了解讲给同桌听, 假如他能明白,说明自己也了解透彻了;假如他仍有 疑惑,我们就应“知困”而“自强”,继续学习。
教
大约(表推测)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通“说”,指贤相傅说
说
命:一个文章体裁。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二分之一。” 大约说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9页
思索探究
1、本文主要叙述什么道理? 2、本文标题是编者加。假如由你定标题,你会定什 么标题?为何? 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4、“教学相长”能够给我们怎样启示?请结合学习 经验谈谈你看法。 5、文章有何写作特色?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
第3页
朗诵
——体会韵律美。(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fú]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
第12页
5、文章有何写作特色? ①句子对称。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②利用类比。为了叙述“教学相长”道理,首先以 “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说明“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继而引出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叙述。 ③引用叙述。结尾引用《兑命》加以佐证,使叙述 更有说服力。
第13页
补充
对比、类比差异
第14页
对比、类比差异
对比
类比
特征
比较事物 是相反、相正确
比较事物 是相同、类似
目标 用此物衬托彼物
用此物引出彼物
倾向 揭示事物间差异
展现事物间共性
举例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理。
第15页
总结
虽有佳肴
学习目标
1、知识:了解《礼记》相关文学常识,积累 古文词语。
2、能力:翻译古文,了解教与学关系。 3、情感:认识教学是相互促进。
第2页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 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选 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zhuàn]。是 五经之一。
其中《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 上最早一篇专门叙述教育和教学问题论 著。
第10页
1、本文主要叙述了什么道理? 道理:“教学相长” ——人学习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
才能反省自己,提升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 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这么才会自我勉励,不 停提升。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2、本文标题是编者加。假如由你定标题,你会定 什么标题?为何? 如:《教学相长》——揭示主旨(论点)
1、对比:比较事物是相反、相正确,是用此物衬托彼物。重在揭示事物间差异。 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2、类比:比较事物是相似、类似,是用此物引出彼物。重在展现事物间共性。 如: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要尝试过、经历过才知味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要经过培养﹑锻炼,才能成材、明理)
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
3、知
自我勉励。(强,勉励)
知道了自己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 知道了自己有了解不了地方,然后才能 自我勉励。
第8页
4、故曰:教学 相长也。
所以
学习 相互促进
所以说:教和学相互促进,教他人,也能增
加自己学问。
解词翻译
即使 美味菜 不 吃 它 甘美
1、虽 有嘉肴, 弗 食,不知其 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到达极点, 最好
好,好处
即使有美味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 甘美;即使有最好道理,不去学习,就 不知道它好处。
第7页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迷惑,
所以,所以
不通,了解不了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教人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类比引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教学相长 实践出真知
引用作结 ——学学半,此之谓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观点,讲述 了“教学相长”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 进,相辅相成。
第16页
练习
解词
1.虽有嘉肴
1.好,美
2.不知其旨也
2.甘美
3.虽有至道
3.到达极点,最好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所以
5.教然后知困
5.迷惑,不通,了解不了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 8.学学半 9.其此之谓乎
6.反省 7.勉励 8.教 9.大约(表示推测)
第17页
练习
一词多义
故曰 故 温故而知新
学学半 学 教学相长
其
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
所以 学过知识
教,教诲 学习
它 大约(表猜测)
不知其善也
好,好处 好,好方面,优点
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 精通,擅长 轻易
有善术者
多愁善感
第18页
其此之谓乎?
第4页
朗诵
——按节奏朗诵,体会韵律美。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第5页
第11页
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用“佳肴”作比(类比),由浅入深,引出
“学”,最终得出“教学相长”道理。
4、结合本身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能 够给我们怎样启示?
(示例)“教学相长”说明教和学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我们在学习中能够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够 采取教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了解讲给同桌听, 假如他能明白,说明自己也了解透彻了;假如他仍有 疑惑,我们就应“知困”而“自强”,继续学习。
教
大约(表推测)
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兑:通“说”,指贤相傅说
说
命:一个文章体裁。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二分之一。” 大约说就是这个道理吧?
第9页
思索探究
1、本文主要叙述什么道理? 2、本文标题是编者加。假如由你定标题,你会定什 么标题?为何? 3、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4、“教学相长”能够给我们怎样启示?请结合学习 经验谈谈你看法。 5、文章有何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