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信息工作应做到八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香自苦寒来
信用社(银行)信息工作应做到八勤
信息工作贯穿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工作的全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是体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工作进度和成果的重要载体,是领导层据以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促进基层与上级管理部门联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社会各界互动的一个重要沟通渠道。

目前我省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员大多为兼职,与文字打交道又是个苦差事,如果没有吃苦的精神很难胜任信息工作,因此,信息员要做好信息工作,尤忌一个“懒”字,必须肯吃苦,努力做到八“勤”,即:勤学,勤看,勤听,勤写,勤想,勤跑,勤问,勤推敲。

一、勤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息员要学会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要学好理论以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当前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能够全局化思考,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其次要学好各项业务,熟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更要加强对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综合业务系统、农民工银行卡等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第三要学好写作技能,掌握写作基础知识,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爱好。

二、勤看。

“时事洞明”皆信息,信息员要学会多看、善看、勤看,努力炼就一双火眼金晴。

一是多读书看报,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从好的文章中学习如何谋篇布局,从好观点、好标题、好事例中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二是多看文件,信息
员以采写本单位的信息为主,应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特点,在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上多做文章;三是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捕捉和挖掘工作、生活中的亮点、特色,善于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

只要留心,随处都可以发掘信息。

三、勤听。

写文章实际上就是一个先收集资料,然后再加以整理、分析、研究和利用的过程。

平时无意中听到的某句话,可能就是一篇绝好信息的待萌种籽,给予适当光照便会吐芽绽绿。

会议精神,领导讲话,兄弟单位经验交流,与人聊天,只要用心聆听就能发现好的信息线索。

四、勤写。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写作是一种技能,多写、多练就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

清人唐彪曾言:“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其益相去远矣。

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

若荒疏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亦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

”若只动眼睛不动手,势必犯了眼高手低之大忌,更莫谈提高写作水平了。

只有持之以恒“熟”练笔,才能日久“巧”生花,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技能。

五、勤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许多平凡的小事中往往蕴含着重大的主题,信息员要善于见微知著,善于以小见大、从点看面。

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时,要认真分析思考究竟好在哪里;参加会议或进行采访时,要根据领导讲话或采访对象所讲的具体内容加以提炼整理,切忌像支录音笔似的将对方原话一骨脑儿记录下来;打算动手
作文时,要预先考虑如何立意,如何提炼主题,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梳理、运用材料。

“偶然得之”看似不经意间“得之”,但实质上这种“偶然”就是一种在长期积累中善思勤考的“必然”。

善于总结归纳,勤于分析思考,到应用的时候才能“胸中有成竹”。

六、勤跑。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是拓宽信息来源、做好信息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信息员不能总是坐在办公室里写信息,要做到腿勤,既要向领导和同事了解情况,更要多下基层调研,零距离接触基层员工和客户,从中获取深入、具体、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如:在撰写小企业贷款工作开展情况等有关信息时,不仅要和本单位企业部联系沟通,还应与经贸委、担保公司、小企业等加强联系;撰写农户小额信贷信息时,不仅要和信用社、信贷人员沟通,还应与当地农户沟通交流。

总而言之,既要抓住典型的“点”,又要能统观全局的“面”。

七、勤问。

作为信息员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时掌握和了解本单位的工作动态,及时学习新业务,不耻于问。

信息员写稿时不能单纯依赖现成的材料,更不能照搬采访对象所说的话,作为一名作者,首先要将素材中的每个环节、每个词句弄懂、弄通、弄透,写出来的东西才不至于闹笑话。

常见的如:专业术语,新名词,新事物,人的姓名,地名,事件具体经过等,经常易误解而导致成文后出现错误,因此一定要多问、勤问,力求核对准确。

八、勤推敲。

“金百炼则杂气净而精光发”,鲁迅的《一件小事》不过千余字,却曾修改了多达十五次以上,其文字推敲的精练和语言锤炼的纯熟令人叹服,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坛佳作。

贾岛的“鸟宿池边
树,僧敲月下门”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是千古名句,而当年此二翁曾分别为了一个“敲”字和一个“绿”字“捻断数茎须”,“耐得半宵寒”。

如今信息工作虽不至于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地步,但仔细推敲与斟酌也是必要的;从构思时便应反复琢磨,落笔时则要字斟句酌,成文后更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反复推敲、精修细改,大到文章架构是否合理、材料是否真实,小到是否有错别字、多字、漏字、用词不当、病句、标点符号不正确等,都应当及时纠正。

文章频改,工夫自然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