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透明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要点及相关临床知识~~~肾透明细胞癌
1【影像学诊断要点】
①由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常伴发出⾎、坏死及囊性变,影像学经
常表现为不均质的病变。

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伴出⾎时可夹杂稍⾼密度。

②MRI信号多不均匀,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及稍低混杂信号;伴有微量脂肪成分
的透明细胞癌,反相位梯度回波像的信号较同相位有显著的下降。

③CT、MRI多期增强扫描时,明显强化及“快进快出”是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图1)。

④肿瘤的强化程度有助于鉴别透明细胞癌和⾮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在⽪髓质期明显地不均
匀强化,肿瘤的CT值经常较平扫时⾼出100Hu,甚⾄与正常的肾脏实质强化程度相仿;肾实质
期肿瘤内的造影剂迅速排出,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肾实质。

⑤体积⾮常⼩且位于肾脏⽪质内的病灶,在⽪髓质期很有可能因与正常肾脏⽪质密度相仿⽽难以
发现,⽽肾实质期则可清晰显⽰病变的轮廓。

⑥肾癌易侵及静脉并形成瘤栓,表现为患侧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增粗,腔内可见软组织影,CT平
扫呈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可有强化(图2)。

MRI则表现为本应流空⽆信号的⾎管腔内出现软组
织信号。

瘤栓长者可达右⼼房。

⑦转移淋巴结及其他脏器内转移灶的增强表现多数与原发肿瘤相似,亦表现为“快进快出”(图
3,图4)。

2【相关临床】
透明细胞癌是肾细胞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肾细胞癌的70%~80%,起源于肾脏⽪质,多
以膨胀性⽣长为主。

多为单发;在散发病例中,多中⼼或双侧发⽣较少,少于5%。

图1肾脏透明细胞癌
⼥,57岁,发现右肾肿物1个⽉
A、B(CT增强扫描⽪髓质期、肾实质期横断⾯):右肾下极见⼀边缘清晰圆形肿物,⽪髓质期(A)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接近肾⽪质,肾实质期(B)病变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脏实质,强化⽅式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C(CT增强扫描肾实质期⽮状⾯重建图像):病变向肾脏轮廓外隆起,并与集合系统关系密切
图2肾脏透明细胞癌,伴下腔静脉及肾静脉瘤栓
男,56岁,左侧腰部不适半个⽉
A~D(CT增强扫描冠状⾯重建图像):左肾上极见⼀圆形肿物,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外缘稍⽑糙,肾门及肾周脂肪内可见多发条索,⽪髓质期(A)病变呈较明显不均匀⽚状强化,左肾中下部肾实质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对侧,肾实质期(B)病变及肾脏实质强化程度均与⽪髓质期相仿。

沿下腔静脉及左肾静脉⾛⾏的重建层⾯(C、D):左肾静脉壁增厚强化,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充填,并⼀直延伸⾄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内可见⼩的不规则充盈缺损(图C箭)
图3肾脏透明细胞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男,63岁,查体发现右肾肿物
A、B(CT增强扫描横断⾯):右肾中部见⼀圆形肿物,与肾实质分界⽋清,⽪髓质期(A)病变呈较明显不均匀点⽚状强化,肾实质期(B)病变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肾脏实质
C、D[CT增强扫描横断⾯(肾门⽔平)]:腹膜后可见⼀肿⼤淋巴结,⽪髓质期(C)周边明显环形强化,强化程度与肾⽪质接近,中央强化不明显。

肾实质期(D)周边强化程度减低,中央仍为⽆强化坏死区。

考虑为淋巴结转移,此肿⼤淋巴结强化⽅式及程度均与原发病变类似
图4胰腺及左肾多发转移瘤
⼥,54岁,右肾癌根治术后,复查发现胰腺及左肾新出现多发病灶
A、B(CT增强扫描横断⾯):胰腺体尾部可见多个异常强化的结节及肿物,与胰腺实质分界不清,⽪髓质期(A)强化程度明显⾼于胰腺,肾实质期(B)呈等—稍⾼密度,为多发转移瘤。

左肾另见多发⾼⾎供结节及肿物,亦为转移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