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设计:7.1家的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第七课第一课时家的意味
状态。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第一篇章:生命的居所(板书)
活动一:家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
【教师引导】从“家”的演变中,你对“家”有何新的认识?
【学生活动】结合课前查阅的情况,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班内交流。
【教师归纳】从对“家”的理解,可以看出家的意义之广泛,但都离不开人在其中,家道的承传,是华夏文化绵延数千年来,熠熠不息的薪火。
从对祖先的缅怀及祭祀中,就说明家有着对生命延续的忠诚与敬畏外,更具有慎终追远的浓厚伦理思想。
多媒体展示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家意味着什么,然后由感性到理性,概括归纳出“家”的概念。
通过家庭关系的确立的四种情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家的内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活动二:我爱我家
多媒体展示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学生活动】学生探究后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进行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如生育功能、心理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抚养功能、赡养功能……家庭功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决定家庭功能的社会需求和家庭本身的特性这两个因素都在历史地变化着,家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总是与社会变化和家庭本身功能的变化发展密切相关。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抚育和支持,家是我们每个人身心的寄居之所。
【情境感悟】阅读教材73页两则故事,谈谈自己对“家”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归纳】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港湾。
设计意图: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形成对家庭功能的初步认识,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
第二篇章:中国人的“家”
活动三:家的分量
多媒体展示:
1.春运——中国特别的风景线
【教师提问】
1.你有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你的家乡过年时有哪些习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教师提问】四幅漫画告诉了我们什么?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道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孝亲敬长,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为教会父母使用微信与自己交流,80后男孩张明画了一份图页操作说明书,让无数网友感受到一股强大而温暖的正能量。
他的做法让我们懂得()
(1)漫画中的“他们”指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