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溶血反应及麻醉术中如何治疗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谓溶血反应及麻醉术中如何治疗处理【术语与解答】
①溶血反应主要是红细胞膜被破坏或破裂等,致使血红蛋白溢出;
②大多数溶血反应是由异型输血引起,可在输血后立即发生,也可潜伏数天;③溶血反应又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1. 急性溶血反应
①主要由于供者与受者血型不合引起(如ABO血型或其亚型不合、以及Rh血型不合),即误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当血型不匹配的红细胞输注后,即刻就被受体血液中的抗体所破坏而产生溶血反应) ;
②急性溶血虽发生率不高,但是输血患者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极易导致死亡;③急性溶血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输入异型血液的量,即输血量越多,危害性越大;④急性溶血常见原因主要是误输入不同血型的血液及血标本采集中发生的人为性失误,其次是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中的错误。

另一方面可能与血液保存、运输或处理不当有关。

此外,可能受血者患有溶血性疾病等。

2. 迟发性溶血反应
多发生在输血后2~21天,反应症状一般较轻,反应进程较慢,大多可自行缓解,也可发展为肾功能受损,但引起致死者罕见。

①临床表现:迟发性溶血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贫血,以及黄疸、血
红蛋白尿等。

此外,也可能仅仅表现为输血后红细胞比容(Hct)下降,若患者在术后约2~21天出现不能解释的Hct降低,应考虑该反应;
②治疗与处理:主要为支持疗法。

【麻醉与实践】
急性溶血反应大多发生在麻醉与手术期间,故需尽早诊断与处理。

1. 临床表现
①全麻手术患者:急性溶血反应的一些清醒状态表现的症状常被掩盖,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低血压、手术野广泛渗血、出现血红蛋白尿,甚至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休克及死亡;②椎管内脊神经阻滞:无论硬脊膜外隙脊神经干阻滞,还是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阻滞,由于患者处于神志清醒状态,故可表现为胸痛、寒颤、发热、恶心、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2. 治疗与处理
急性溶血反应病情紧急,需立即予以处理:①立即停止输血,并放出输血管中的剩余血液,将未用完的血样送检,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②纠正低血压,实施静脉输液,进行抗休克治疗,应用小剂量多巴胺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及保护肾功能则是综合性治疗方法之一。

血压稳定后静脉输注20%甘露醇(0.5~1g/kg)或呋塞米(速尿) 40~
60mg,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1次,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为止。

此外,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100~200ml以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③留置导尿,以保持充足的尿量并维持尿量,防止肾功能衰竭和备好尿液检查,如尿量减少,可采用利尿剂和小剂量多巴胺扩张肾血管;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有益于急性溶血反应的转化;⑤检查肾功能与血红蛋白水平,并进行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以及纤维蛋白原测定;⑥监测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变化,以利于及时调控;⑦发生少尿、无尿时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⑧如果输入的异型血量过大或症状严重时可考虑换血治疗;⑨对发生DIC时,应强调早期治疗和处理原发病因。

【提示与注意】
①麻醉与手术期间主要在于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至少有两人以上进行核对;②输血后3~5分钟应观察患者尿液颜色,因溶血时尿液呈褐色或深褐色,如发现尿液呈褐色或深褐色,即使尚未出现急性溶血反应症状,也应立即停止输血,以作尿液血红蛋白测定,并收集供血者血袋内血和受血者输血前、后的血样本,重新作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