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河南专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同步练习:第三课 第2课时 遵守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2课时遵守规则
一、比较与选择
▲单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风筝在天空中的自由依靠线的束缚而获得,系着它的线一旦断了,风筝很快就会掉落到地面上。
这告诉我们()
A.有了规则就一定会失去自由
B.规则是获得自由的重要保障
C.规则和自由间是相互矛盾的
D.真正的自由没有规则的约束
2.对右面漫画中边骑车边玩手机的行为,看法正确的是()
A.骑车观屏两不误
B.车技高超真炫酷
C.且行且歌有诗意
D.不守交规易惹祸
3.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从社会规则的角度看,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要按自己的意愿去遵守规则
B.我们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他律
D.我们要坚定维护和改进规则
4.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下列同学的做法与上述内容不一致的是() A.看见别人随手折花自己也去折
B.小明总是等绿灯亮了再过马路
C.小强制止正在翻越护栏的行人
D.小月向随地吐痰的人宣传规则
5.在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针对主持人提出美方主动挑起的贸易争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贸易不仅仅是产品和商品,贸易是要尊重大家的文化,没有人可以停止全球化的进展,如果规则不好的话我们要改善,但是不能够乱来。
这说明() A.规则说变就可以变的
B.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D.规则谁都可以来制定
▲多项选择(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
6.下列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实现
B.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C.违反规则必然受到行政处罚
D.提高法治意识自觉遵守规则
7.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当十字路口红灯已经亮时,有的家长还骑着电动车载着孩子飞速通过马路。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心存侥幸,一失万无
B.遵守交规,人人有责
C.监管不力,行为失职
D.积极进取,争分夺秒
8.一位女乘客自称手机失窃,扒住地铁车门不让通行,从而影响整条线路运营达十几分钟,受到众人指责;在安徽合肥火车站,一名女子为了等候自己的丈夫上车而扒住高铁列车车门阻碍发车……针对这一系列事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国人素质普遍低下,规则教育势在必行
B.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努力培养公共精神
C.增强遵守规则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D.公共设施服务人民,高铁等人无可厚非
9.莱特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我们要遵守规则。
遵守规则需要我们()
A.从自身做起,接受外界监督、提醒
B.能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克服
C.无人监督时,能严于律己自觉遵守
D.能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10.某中学校长为制定新的校规听取了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的意见,制定的新校规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
这说明()
A.全校师生都可以直接参与新校规的制定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做到与时俱进
C.老师和学生积极为新规则形成建言献策
D.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11.小到乱扔垃圾、插队抢座,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大到企业经营不守规矩,什么昧心钱都敢赚,政府部门的人靠潜规则办事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乱象在生活中存在。
要根治这些乱象,必须()
A.宣传规则,以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
B.培养规则意识,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C.通过完善立法杜绝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发生
D.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遵守规则者付出代价
二、辨别与分析
12.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这是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以后的第五次修改。
三、观察与思考
13.(选做题)材料一一名女子在列车上吸烟,引发动车烟雾报警系统报警。
民警依照相关规定,对吸烟女子张某处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材料二国务院令第698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公布。
《决定》明确,对18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5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
材料三为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某市交警在城市主干道路口安装了监控设备用来抓拍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
结果记者采访时发现,在有监控的路口行人都能按照信号灯指示过马路;但是没有安装监控设备的路口,“中国式过马路”依然存在。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张某的行为看似在行使权利,为什么最后却受到了处罚?
(2)材料二中,我国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
请结合教材知识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四、活动与探索
14.八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了《遵守规则》后,结合本班情况,召开了一次以“遵守规则,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
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自由和规则】
小亮觉得好朋友兼班长的小明太自律了,便不时冲着小明发牢骚:“你整天循规蹈矩,时时都是紧绷绷的,一点都不自由,还是向我学习吧。
”小明说:“你错了,我有很多自由,而且正是因为我遵守规则和纪律才换来了我的自由。
”
(1)自律的人会失去自由吗?
(2)社会规则与自由是什么关系?
【自觉遵守规则】
班会结束前,班委会决定发起自觉遵守规则的倡议书。
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填写。
(3)自觉遵守规则,我们要做到:
①在考场里,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自习课上,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独自在家,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独自上网时,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教师详解详析
1.B[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风筝挣脱约束最终掉落到地面上,说明自由要受到规则的约束,规则是获得自由的重要保障,B观点符合题意;A、C、D的观点都是片面的,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排除。
故选B。
2.D[解析]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边骑车边玩手机是错误的,违反交通规则,也容易出车祸,D符合题意。
A、B、C的观点错误。
故选D。
3.B[解析] 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
卢梭的话强调了公民要将规则刻在自己心里,即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B符合题意;A 观点错误,排除;C、D观点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4.A[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规则。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小明、小强、小月的行为都是遵守规则的表现。
B、C、D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A属于不遵守规则的表现,符合题意。
故选A。
5.C[解析] 本题考查改进规则。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如果规则不好的话我们要改善”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进行修改,C观点正确,符合题意;A、D观点错误,排除;B观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6.ABD
7.ABC[解析]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当十字路口红灯亮时,有的家长骑着电动车载着孩子飞速通过马路”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
遵守交规,人人有责,公民要提高个人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减少不文明行为,心存侥幸,就可能一失万无;同时,出现题干中的现象也说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需要增强法治意识,A、B、C符合题意;D错误,红灯亮时不能争分夺秒地通过。
故选ABC。
8.BC[解析] 本题考查遵守社会规则。
题文中两名女子的行为说明部分而不是全部国人素质普遍低下,规则教育势在必行,A错误;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努力培养公共精神;增强遵守规则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公共设施服务人民,我们要遵守规则,D错误。
故选BC。
9.ABCD[解析] 本题考查自觉遵守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A、B、C符合题意;遵守规则也需要我们维护规则,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D符合题意。
故选ABCD。
10.BCD[解析] 本题考查改进规则。
校长为制定新校规听取了老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说明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为新规则的制定建言献策,C、D符合题意;校长制定新规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B符合题意;A观点错误,学生不能直接参与新校规的制定,排除。
故选BCD。
11.ABD[解析] 本题考查如何根治不守规则的行为。
要根治题文中的种种生活乱象,就必须宣传规则,减少“无知者无畏”现象的发生;培养规则意识,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把处罚落到实处,让不遵守规则者付出必要代价。
A、B、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法律的制定和完善可以减少不遵守规则的现象,但是不能杜绝,C说法错误。
故选ABD。
12.[解析] 本题考查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的认识。
回答本题要首先判断题中观点正确与否,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具体分析原因,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可以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建立规则的目的、遵守社会规则的做法、改进规则的原因四方面回答。
[答案]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越过规则,随心所欲,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②社会规则不仅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同时还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
③生活中,我们要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自身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同时,还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需要废除、改进和完善,使之更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3.[解析] 本题考查遵守社会规则。
第(1)问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本题属于教材识记知识点,结合教材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改进规则,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第(3)问考查遵守规则的做法,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即可。
[答案] (1)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或“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
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2)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3)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4.[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及自觉遵守规则的做法。
第(1)问考查学生对自律的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自律的人更加自觉遵守规则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3)问考查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
[答案] (1)①自律的人不会失去自由。
②自律的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因此,自律的人会更加充分地享有自由。
(2)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3)示例:①自觉诚信考试,不作弊②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安静地做作业,讨论问题时不影响第三个人③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自觉完成作业④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规则,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