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简答题
1.慢性根尖周囊肿概述
答案:慢性根尖周囊肿由囊壁和囊腔构成。
囊壁内层为上皮组织、外层是致密的纤维组织;囊腔里有囊液;囊液为浆液性、清澈的黄褐色的液体。
内含胆固醇结晶体。
囊肿外围的牙槽骨是一层致密骨。
2.口腔扁平苔藓概述
答案: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伴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皮肤-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
皮肤-黏膜可单独或同时发病。
中年女性好发,呈慢性过程,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的常见疾病。
3.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病史采集要点
答案:1.关于窦道和瘘管详细询问患者窦道和瘘管发生的时间;有无液体流出;如有液体流出,流出液为何种性质(脓液、血性、清亮液体、黏液等)。
2.窦道和瘘管发生前有无牙痛史、牙髓病史、反复肿痛史、牙髓治疗史以及有无外伤手术史。
3.有无牙浮起、松动、移位、流血、流脓等症状。
4.对于发生于颈部及腮腺区的窦道和瘘管,要仔细询问有无局部肿块史,肿块变化情况(有无增大或减小史),有无疼痛。
5.全身情况是否有发热、寒战、疲倦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伴随症状及轻重程度,发病以来全身的一般情况:食欲、睡眠、尿便情况等。
6.诊治经过是否作过诊治、何处诊治以及诊治经过,是否应用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具体药物名称、剂量。
7.相关病史传染病史、手术史、放疗史、化疗史、过敏史等,如考虑为先天性窦道或瘘管,尚需询问家族史。
4.口腔白斑病白斑癌变倾向问题
答案:白斑属癌前病变,3%~5%发生癌变。
有以下情况者癌变倾向较大,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可进行多次组织活检。
1.年龄年龄较大,如60岁以上者。
2.性别本病男性多于女性,但此病若发生在不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恶变可能性更大。
3.吸烟吸烟时间长,烟量大者。
4.部位舌缘、舌腹、口底及口角部位。
5.类型疣状,颗粒型,溃疡或糜烂型及伴有念珠菌感染者。
6.组织病理伴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程度越重越易恶变。
7.时间病变时间较长者。
8.症状有刺激痛或自发痛者。
5.窝沟封闭术操作方法
答案:1.清洁牙面应对牙面,特别是窝沟作彻底清洁,在低速手机上装好锥形小毛刷或橡皮杯,蘸上适量清洁剂刷洗牙面(也可采用干刷)。
清洁剂可以用浮石粉或不含氟牙膏,要注意不使用含有油质的清洁剂或过细磨料。
彻底冲洗牙面后应冲洗漱口,去除清洁剂,再用尖锐探针清除窝沟中残余的清洁剂。
对于沟裂有可疑龋,最小号球钻和金刚砂钻磨除去坏牙釉质。
2.酸蚀清洁牙面后即用棉纱球隔湿,将牙面吹干后,用细毛刷、小棉球或小海绵块蘸上酸蚀剂放在要封闭的牙面上。
酸蚀剂可为磷酸液或含磷酸的凝胶,酸蚀面积应为接受封闭的范围,一般为牙尖斜面的2/3。
恒牙酸蚀的时间一般为20~30s,乳牙酸蚀60s。
注意酸蚀过程中不要擦拭酸蚀牙面,因为这会破坏被酸蚀的牙釉面,降低粘结力。
3.冲洗和干燥酸蚀后用蒸馏水彻底冲洗,水枪或注射器加压冲洗牙面10~15s,边冲洗边用吸唾器吸干,去除牙釉质表面的酸蚀剂和反应产物。
如用含磷酸的凝胶酸蚀,冲洗时间应加倍。
冲洗后立即交换干棉卷隔湿。
吹干牙面约15s,封闭前保持牙面干燥,不被涎液污染是封闭成功的关键。
酸蚀牙面干燥后呈白色雾状外观,如果酸蚀后的牙釉质没有这种现象,应重复酸蚀60s。
4.涂布封闭剂自凝封闭剂时,每次封闭前要取等量A、B组分调拌混匀。
自凝封闭剂固化时间一般为1~2min,通常调拌10~15s,完全混匀后在45s内即应涂布,在初凝阶段前完成。
涂布后不要再污染和搅动。
光固封闭剂直接取出涂布在牙面上。
涂布方法:用细刷笔将封闭材料涂布在酸蚀牙面上。
注意使封闭剂渗入窝沟,使窝沟内的空气排出,并放置适量的封闭材料以覆盖面全部酸蚀面。
在不影响咬合的情况下尽可能有一定的厚度,有时可能会高点,但2~3天后就可被磨去。
如果涂层太薄就会缺乏足够的抗压强度,容易被咬碎。
5.固化自凝封闭剂涂布后1~2min即可自行固化。
光固封闭剂涂布后,立即用可见光源照射。
距离约离牙尖1mm,一般为20~40s。
6.检查封闭剂固化后,用探针进行全面检查,固化程度、粘结情况、有无气泡存在、寻找遗漏或未封闭的窝沟并重新封闭。
咬合过高,应调整咬合。
封闭
后还应定期(3个月、半年或一年)复查,观察封闭剂保留情况,脱落时应重作封闭。
6.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设计
答案: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面、邻面和瓷覆盖的设计是保证烤瓷修复质量和成败的关键步骤。
良好的设计应根据患者口腔的具体条件,按照下列要求对金瓷结构进行设计。
1.覆盖面的设计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的瓷面根据其位置及对金属基底遮盖的多少分为两种形式,即全瓷面覆盖和部分瓷面覆盖。
(1)全部瓷面覆盖:瓷层全部覆盖金属基底表面。
适用于咬合关系正常的前牙。
上下牙咬合接触应距金-瓷衔接线2mm以上,以保证瓷层不致因力而破碎。
(2)部分瓷面覆盖:瓷层覆盖金属基底冠的唇面、邻面和舌面的一部分,舌面大部由金属组成。
它适用于咬合紧、超小、力大的上前牙或磨牙,以及作为固定桥基牙上的固位体。
2.金属基底冠的设计金属基底是瓷层的支架,承受并传递力,并起到固位作用,还涉及美观、咬合及金瓷结合质量。
为此,它应符合如下要求:(1)以全冠形式覆盖患牙牙冠表面,能提供足够固位。
(2)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
由于烤瓷合金的铸造流动性、强度等材料性能的原因,要求贵金属基底厚度一般为0.3~0.5mm;非贵金属基底最低厚度为0.5mm,而且应为瓷层提供适当空间,保证金-瓷结合强度和美观。
(3)表面形态无尖锐棱角、锐边、各轴面呈流线型,以免出现应力集中,破坏金-瓷结合。
(4)尽可能保证瓷层厚度均匀,避免厚度突变。
若牙体缺损需要修复,也应先用充填方法或黏结技术恢复患牙外形,或制作核冠形式。
若牙体缺损不严重,可用基底冠适当加厚恢复缺损,而不是以瓷层加厚的形式恢复患牙外形,否则瓷层会因过厚而发生瓷裂。
(5)颈缘处连续光滑无菲边,为保证颈缘有足够强度不致在烧结时变形,可在冠的舌、邻面预备颈环,在唇侧可做无金属颈环设计。
3.金-瓷结合部的设计(1)金-瓷结合部的设计内容:①金-瓷衔接线的位置要避免直接承受力,以防止发生瓷裂;也要避开直接暴露于唇颊侧,以免影响美观;②金-瓷结合线的外形要圆缓,避免锐角引起应力集中;
③金-瓷衔接处的瓷层的厚度要足够,有利于瓷的强度。
(2)设计举例1)前牙金-瓷衔接线的位置:①咬合正常:前伸到切缘对切缘时有组牙保护,力不大,牙体预备有足够空间,可设计成只有舌侧金属颈缘的全瓷覆盖;②咬合紧:超小、深覆,牙体唇舌径小,无法预备出足够金-瓷覆合结构的瓷层空隙时,
舌侧可采用金属板的形式,瓷层只覆盖至舌侧切缘2~3mm处;③上下前牙正中
在切1/3处,力不大时,也可将金-瓷衔接部设计在舌1/2处。
2)后牙金-瓷衔接线的位置:①正常情况下前磨牙、磨牙可做全瓷覆盖,把金-瓷衔接线设计在舌侧距边缘嵴2mm处。
若患牙龈距小,面不能提供瓷层足够空隙时,也可做瓷颊面设计,金-瓷衔接处止于面中央沟处;②若患牙冠小、力大,龈距过短时,也可只做瓷颊面,金-瓷衔接线置于面距颊侧边缘嵴1mm处;
③为保证良好邻接区的邻接关系,也可考虑金-瓷衔接线避开邻接区,即邻接区处为金属或瓷。
4.颈缘设计PFM全冠颈缘设计,按冠边缘与龈缘的关系可分为龈上冠边缘、龈沟内冠边缘和平牙龈冠边缘。
按照金瓷结构分为3种形式,即金属颈环、瓷颈环及金瓷混合颈环。
这些不同设计形式均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制作要求。
(1)瓷颈环:又称全瓷颈缘,它适用于前牙、前磨牙唇颊侧龈沟浅、要求不显露金属的患者。
优点是美观,不会因颈缘的金属氧化物出现龈染或透金属色。
但因瓷层收缩变形大,易影响颈缘密合性,且易发生瓷裂。
瓷颈环要求颈部预备成宽0.8mm以上肩台,以保证瓷层的厚度,金属基底可用贵金属,或非贵金属,使用颈缘瓷有利于颈缘密合性、美观和强度。
(2)金属颈环设计:又称金属颈缘,它适用于后牙。
少数患者龈沟较深,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唇颊侧也可采用此设计。
这种设计冠颈缘密合性及强度均较好,不易发生瓷裂。
但显露金属可能不美观。
金属宜采用贵金属,防止氧化物龈染色。
若采用非贵金属,容易在颈缘出现暗影或变灰褐色,重者出现半月状龈染色。
金属颈环通常设计成0.5mm宽的肩台,1. 0mm的龈高度,以保证冠边缘强度。
(3)金瓷混合颈环:绝大部分为此设计。
金属基底冠采用贵金属,瓷层应有足够厚度,采用熔点高的颈瓷,减少进炉烧结次数等均有利于颈部密合性。
5.邻接的设计前牙邻面接触区应为瓷覆盖,舌侧为金属,金-瓷结合部在邻接区的舌侧,舌邻轴面角近邻面处。
前牙邻面具有瓷层的透明性,投射出金属基底的暗晦色,以增加烤瓷修复的自然美。
前磨牙、磨牙的邻接区可为金属或瓷。
根据患者对美观的要求而定。
所有设计均应在牙体预备前确定,并在牙体预备时开辟出应有的修复间隙。
7.慢性龈炎病因
答案:龈缘附近牙面上堆积的菌斑是引起慢性龈炎的始动因素,其他如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牙错位拥挤等可加重菌斑的堆积,加重牙龈的炎症。
8.全口义齿的固定和稳定
答案:要获得全口义齿的良好修复效果,义齿必须要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
固位是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如果全口义齿固位不好,患者在张口时即容易脱位。
稳定是指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防止义齿侧向和前后向脱位,如果义齿不稳定,在说话和吃饭时则会侧向移位或翘动,不仅造成义齿脱位,对牙槽嵴还将产生创伤性力量。
1.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1)大气压力:由于基托边缘与口腔黏膜组织保持紧密的接触,形成良好的边缘封闭,使空气不能进入基托与黏膜之间,在基托黏膜之间形成负压,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基托和组织密贴而使义齿获得固位。
这种负压的大小与基托的面积成正比。
(2)吸附力:吸附力是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包括附着力和内聚力。
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内聚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全口义齿基托与覆盖的黏膜之间有一薄层涎液,基托与涎液、涎液与黏膜产生附着力。
涎液本身有内聚力。
吸附力与基托和黏膜间的接触面积及接触的紧密程度呈正变关系。
(3)表面张力:是抵抗将液体分层的力量。
如果要使全口义齿脱位,必须使义齿基托和黏膜之间的涎液分成两层;将涎液分成两层,又必须使空气进入基托和黏膜之间。
防止空气进入基托与黏膜表面之间,要靠涎液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使外层分子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力,产生向液体内部的趋势,而使表面形成半月形的液体表面,这是由于表面张力所造成的。
两个物体表面之间的间隙越小,所形成的半月形液体表面越完全,表面张力也越大。
全口义齿的固位力中的吸附力和表面张力的发挥与义齿基托的覆盖面积、基托与黏膜的密合程度及涎液的黏稠度有直接关系。
2.影响义齿固位的有关因素(1)颌骨的解剖形态:如颌弓宽大,牙槽嵴高而宽,腭穹隆高而深,系带附丽距离牙槽嵴顶较远,则基托面积大,固位作用好。
牙槽突上的有些倒凹也可以产生机械锁结作用,如上颌结节颊侧、下颌舌侧翼缘。
(2)黏膜的性质:黏膜的厚度适宜,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则基托组织面与黏膜易于密合,边缘也易于获得良好封闭,有利于义齿固位。
(3)基托的边缘:基托边缘伸展范围、厚薄、形态对与义齿固位非常重要。
在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基托边缘应尽量伸展,并与移行皱襞保持紧密接触,获得良好的封闭作用。
基托的边缘一般应有2~3mm厚,依据移行黏膜皱襞的形态而形成基托边缘的形态。
(4)涎液的质和量:黏稠度高流动小,固位力强;稀薄流动性大,固位力差。
3.影响全口义齿稳定的有关因素义齿不稳定是因为牙的位置、磨光面的外形、与唇、颊、舌肌肉功能不协调所产生的水平力量引起。
(1)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正中咬合有多点接触前伸咬合至少有3点接触,这样才能保证义齿的固位。
(2)合理的排牙:人工牙排于牙槽嵴顶,位于唇、颊、舌肌力量的平衡的部位,正中有广泛的接触,前伸、侧方运动时都有平衡牙,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3)有利于固位的基托形态:主要指基托的磨光面要呈凹斜面,唇、颊、舌肌作用在基托上对义齿产生夹持力,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另外基托的边缘要圆钝,唇、颊、舌系带附丽处应形成切迹。
(4)舌:舌的位置和舌的大小,且位置影响更大。
(5)心理因素:修复科医师应按照心理规律,使患者克服消极、烦躁情绪,培养乐观、顽强、自信的心理状态;发挥唇、颊、舌、颞下颌关节等组织器官的代偿功能,寻求和建立新的平衡;促进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使全口义齿充分发挥作用,以恢复和改善失去的功能。
9.牙松动病史采集要点
答案:1.松动的时间(病程),起病诱因。
2.松动的幅度。
3.松动的伴随症状是否有牙龈出血、口臭等。
4.治疗反应是否经过系统治疗。
5.相关病史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月经期及长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是否有创伤史、手术史。
10.肾功能:血清尿素氮(BUN)
答案:正常参考值2.9~8.2mmol/L(8~23mg/dl)。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蛋白饮食,糖尿病,重症肝病,高热,轻度肾功能低下,高血压,痛风,多发性骨髓瘤,尿路闭塞,术后无尿,尿毒症前期,肝硬化,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11.修复体的试戴与黏固
答案:1.试戴(1)检查修复体检查是否完整,有无缺损、皱褶、砂眼或缩孔,经初步磨光的冠,方可在患牙上试戴。
(2)就位将人造冠戴入预备过的患牙上并达到正确位置。
(3)检查人造冠龈边缘的位置,密合度及光滑度。
(4)检查外形及邻接关系是否正确。
(5)调。
(6)患者试戴观察。
2.粘固将修复体和预备体消毒、吹干,选择合适的粘固剂将修复体粘牢固。
12.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答案:1.疼痛(1)过敏性疼痛1)修复体黏固后过敏性疼痛:活髓未保护好,消毒剂或粘固剂刺激。
2)修复体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过敏性疼痛:继发龋,牙龈退缩,粘固剂脱落或溶解。
(2)自发性疼痛常见原因为牙髓炎、金属微电流刺激和根尖炎或牙周炎。
(3)咬合痛修复体粘固后短期内出现咬合痛多是有创伤引起,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咬合痛多是牙周炎、根尖周炎、根折等引起。
2.食物嵌塞(1)修复体与邻牙或修复体与修复体之间无接触或接触不良。
(2)修复体轴面外形不良。
(3)面形态不良。
(4)平面与邻牙不一致,形成斜向邻面的倾斜面。
(5)邻面接触虽然良好,但修复体有悬突或龈边缘不密合。
(6)对牙有充填式牙尖等。
3.龈缘炎(1)修复体轴壁凸度不良。
(2)冠边缘过长,边缘抛光不良。
(3)试冠、戴冠时对牙龈损伤。
(4)嵌塞食物压迫。
(5)倾斜牙、异位牙修复体未能恢复正常排列和外形。
4.修复体松动脱落(1)修复体固位不足。
(2)创伤,力过大,力集中,侧向力过大。
(3)粘固失败。
5.修复体破裂、折断、穿孔
13.张口受限鉴别诊断
答案:1.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前可能有咬硬物、关节弹响、损伤、精神情绪影响等情况,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处有压痛点,有时患侧有弹响。
开闭口时中线偏向患侧;开口型可呈曲线行程。
X线摄片和关节镜检查可协助诊断。
2.颞下颌关节强直多有感染及损伤史,病程较长。
张口越来越小,甚至完全不能开口。
幼年时发病的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常伴颌骨发育畸形,影响面下部的外貌--
患侧丰满,健侧扁平;双侧发育不良,下颌骨过小,颏部后缩,则呈鸟嘴状畸形。
髁突活动减弱或完全消失。
假性关节强直病员口腔内外可触及粘连的瘢痕条索,X线摄片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关节强直。
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包括急性冠周炎、颌周蜂窝织炎、下颌骨骨髓炎等。
病程较短,局部有红、肿、热、痛,体温升高等急性炎症症状。
但慢性炎症可无急性发作,由感染引起的张口受限程度也不一,以翼下颌间隙、颞间隙及咬肌间隙感染引起的张口受限最为严重。
4.晚期恶性肿瘤颊黏膜、磨牙后区、软腭外侧方及上颌窦后方的恶性肿瘤晚期波及到咀嚼肌尤其是翼内肌时,均可出现张口受限,并伴有疼痛、恶臭及恶病质等症状。
口腔内可检查到肿块及溃疡。
鼻咽癌、翼腭窝恶性肿瘤也可出现严重张口受限,伴有耳部症状。
需X线、CT检查可帮助诊断。
口腔、鼻咽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由
于咀嚼肌纤维化,也能引起张口受限。
此类患者有放射治疗史,面颈部皮肤有色
素沉着的放射斑。
5.损伤下颌骨骨折后引起咀嚼肌痉挛,颧弓和颧骨骨折移位压迫喙突均可引起张口受限。
一般都有损伤的病史及骨折的症状。
X线摄片、CT
检查可协助诊断。
6.破伤风有手术、损伤或中耳感染等病史。
发病较快。
肌肉呈持续性、强直性痉挛。
表现除张口困难外,并有面部肌肉抽搐、苦笑面容、吞咽困难或阵发性抽搐等症状。
7.癔病女性较多见。
既往有癔病发作史,有独特的性格特征,一般在发病前有精神因素,然后突然发生开口困难或牙关紧闭。
此病用言语暗示或间接暗示常能奏效。
14.桩冠、桩核冠适应证
答案:桩冠修复的前提是患者必须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两周以上),根尖周无炎症或炎症已完全控制、无骨质吸收或骨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且骨吸收已稳定者。
1.牙冠大部缺损无法充填治疗或作全冠修复固位不良者。
2.残根根面至龈下,牙周健康,牙根有足够的长度;经切龈、冠延长术或牵引术后能暴露根面者。
3.错位牙、扭转牙没有条件做正畸治疗者。
4.作固定义齿固位体的残冠残根。
1
5.牙折概述
答案:牙折是指由于粗暴外力直接撞击而致牙冠或牙根折裂。
通常多由跌扑伤或因偶然咀嚼食物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而引起,以上中切牙最为多见。
按牙齿折断症状可分为冠折、根折和不全冠折3型。
16.基本生化检查:血清钾(K)
答案:正常参考值3.5~5.3m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休克、组织挤压伤、低醛固酮血症、重度溶血、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等。
减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呕吐、腹泻、服用利尿剂和胰岛素、钡盐中毒、代谢性碱中毒、低钾饮食等。
17.颌面部间隙感染感染途径
答案:1.牙源性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感染者,常见龋齿、牙周病、智齿冠周炎为主要感染来源。
2.腺源性面颈部淋巴结可继发于口腔、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炎症改变;淋巴结感染又可穿过淋巴结被膜向周围扩散,引起蜂
窝织炎。
3.损伤性继发于损伤后发生的感染。
4.血源性机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通过血液循环形成口腔颌面部化脓性病变。
5.医源性局麻、手术、穿刺等操作时未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病原菌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最常见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18.绷带种类
答案:普通绷带、弹性绷带、石膏绷带。
19.慢性龈炎临床表现
答案:1.好发部位及病变范围牙龈的炎症一般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一般以前牙区为主,尤其是下前牙区最明显,其次为上后牙的颊侧和下后牙的舌侧,也可波及全口牙。
2.临床特征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一般无自发性出血。
患处牙龈充血发红,水肿光亮而松软,龈乳头突出,龈缘圆钝、肥大,点彩消失。
龈沟加深,但上皮附着仍在釉牙骨质界处,无附着丧失,X线片无牙槽骨吸收。
20.擦伤诊断要点
答案:1.多发生在面部突出的部位,如颊、额、鼻尖与颏部。
2.创面有毛细血管渗血和组织液渗出。
3.疼痛较敏感,常伴烧灼感。
21.牙源性颌骨囊肿根尖囊肿诊断要点
答案:1.根尖囊肿是最常见的颌骨囊性病变,发生率也最高。
2.以20~29岁为最多。
3.根尖囊肿上前牙区特别多,常常在口腔内发现深龋、残根或死髓牙。
4.早期没有症状,囊肿缓慢肿大,随着囊肿增大,扪诊时有乒乓球样感。
囊肿完全破坏骨质时出现波动感。
5.合并急性感染时出现疼痛。
6.囊肿穿刺可抽出草黄色或淡黄色囊液。
7.X线表现X线片上呈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影像,周围有一狭窄的白色条状边缘。
囊肿与深度龋齿或残根牙相伴。
22.基本生化检查:空腹血糖
答案:正常参考值3.9~6.4mmol/L(70~120mg/dl).临床意义增高:某些生理因素(情绪紧张,饭后1~2小时)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腺垂体嗜酸性细胞瘤,颅内出血,颅外伤等。
降低:见于药物性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多、严重的肝脏疾病等。
23.吸氧术物品准备
答案:1.供氧装置中央供氧装置,或氧气瓶。
2.鼻导管、或鼻塞、或面罩。
3.
湿化瓶。
24.智牙(第三磨牙)冠周炎诊断要点
答案:1.初期患者自觉患侧磨牙后区胀痛不适,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但一般无全身明显反应。
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出现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
2.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白细胞总数可稍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3.慢性冠周炎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仅局部有轻度压痛、不适。
4.口腔局部检查多数患者可有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在龈瓣下可探到未萌出或阻生的第三磨牙牙冠存在。
第三磨牙周围软组织及牙龈可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糜烂,触痛明显,有时可从龈袋内压出脓液。
5.化脓性炎症局限后,可形成冠周脓肿,有时可自行破溃。
6.
可有患侧颌下淋巴结肿胀、压痛。
7.X线片检查有助于了解阻生牙的生长方向、位置、牙根的形态及牙周情况。
在慢性冠周炎的X线片上,有时可发现牙周骨质的阴影(病理性骨袋)的存在。
有时第二磨牙远中颈部可因阻生牙等局部因素导致龋蚀,检查时亦应给予注意。
25.桩冠、桩核冠概述
答案: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26.义齿戴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答案:1.基牙疼痛(1)咬合早接触。
(2)卡环过紧或人工牙与基牙接触过紧。
(3)义齿设计不当,基牙负担过重。
(4)牙体预备造成牙本质过敏。
(5)长期戴用义齿不清洁,使基牙产生病变。
2.软组织疼痛(1)基托边缘过长过锐,基托组织面有多余塑料。
(2)硬区缓冲不够。
(3)咬合压力过大或过于集中。
(4)义齿不稳定。
(5)卡环臂过低刺激牙龈,舌侧卡环过高或不密合刺激舌缘。
3.固位、稳定不良(1)卡环不密合或进入倒凹区不合理,未发挥卡抱作用。
(2)基牙固位形差。
(3)基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