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 外劳宫穴 说明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穴位外劳宫穴说明指导书
总述外劳宫,经外奇穴名。

出自《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别名叉气、项强、落零五、落枕。

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

布有桡神经浅支。

主治手背红肿、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落枕及颈椎综合征、腹泻、便溏、消化不良、小儿急慢惊风、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等。

直刺0.5-0.8寸。

1.名称外劳宫穴
2.别名名叉气、项强、落零五、落枕
3.出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4.隶属经外奇穴
5.位置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
6.主治手背红肿、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等
7.功能舒筋活络,和中理气。

8.操作直刺0.5-0.8寸
9.主要配伍暂无资料。

10.定位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寸凹陷中。

11.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背深筋膜、第二骨间背侧肌与骨间掌侧肌。

皮肤由桡神经浅支分布。

皮肤和皮下筋膜结构松弛,富有弹性。

12.名词释义穴居手背,正对掌心劳宫穴,故名。

13.功能作用舒筋活络,和中理气。

14.详细主治1、运动系统病症:手背红肿,手指麻木,五指不能屈伸,落枕及颈椎综合征等。

2、消化系统病症:腹泻,便溏,消化不良等。

3、儿科病证:小儿急、慢惊风,脐风,小儿消化不良等。

15.详细操作直刺0.5-0.8寸。

针感:局部痠胀,有时麻及指端。

艾炷灸1-3壮,艾条灸3-5分钟。

16.临床运用现在常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落枕、颈椎病、中风手指麻木屈伸不利等。

17.配伍1、配养老穴、阿是穴治落枕。

2、配新设穴、颈部夹脊穴治颈椎病。

3、配足三里穴治小儿消化不良。

4、配外关穴、后溪穴治手指麻木。

5、配风池穴、太阳穴治头痛。

6、配阳白穴、夹承浆穴、四白穴治三叉神经痛。

7、配中渚穴治急性腰扭伤。

18.附注暂无资料。

19.相关论述1、《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

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2、《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外劳宫,奇穴。

手背中央。

针二至三分,灸三壮。

主治掌指麻痹、五指不能屈伸、小儿脐风,亦治手背红肿
发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