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10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1.(2013·广东高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
B.1 L 0.1 mol·L-1的氨水中有n A个NH+4
C.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 A个HCl分子
D.1 mol Na被完全氧化生成Na2O2,失去2n A个电子
2.如图表示1 g O2与1 g X气体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
温度(T)的关系,则X气体可能是( )
A.C2H4B.CH4
C.CO2 D.NO
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14N16O和13C16O气体,下列对两容器中气体判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相同 B.分子数不同
C.质子数相同 D.气体质量相同
4.(2014·北京西城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2 g丙烯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6×6.02×1023
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02×1023
C.相同条件下,1 L CO和H2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0.5 L O2
D.相同物质的量的OH-和CH+3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
5.(2012·全国高考)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

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V3>V2>V4>V1B.V3>V4>V2>V1
C.V3>V2>V1>V4 D.V2>V3>V1>V4
6.(2012·新课标全国卷)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7.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若N 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 b
②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 aN A
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④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 N A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8.m g 某金属M 溶于盐酸中,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n L ,并生成氯化物MCl 2,则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n /m
B .2m /n
C .m /22.4n
D .22.4m /n
9.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填空:
(1)2 mol 尿素[CO(NH 2)2]中含____________ mol C ,__________ mol N ,________个H 原子。

所含氧原子跟________ g H 2O 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①标准状况下,22.4 L CH 4;②1.5 mol NH 3;③1.806×1024个H 2O ;④标准状况下,73 g HCl 。

所含H 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

(3)2.3 g Na 中含________ mol e -,在与足量水反应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H 2________L 。

(4)含0.4 mol Al 2(SO 4)3的溶液中,含____________ mol SO 2-4,Al 3+物质的量________ 0.8 mol(填“>”、“<”或“=”)。

10.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
入一定量NO 和O 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

打开活塞,使NO 与
O 2充分反应。

(不考虑NO 2与N 2O 4的转化)
(1)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反应前后NO 室压强_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3)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4)最终容器内________(填“有”或“无”)O 2存在。

11.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的实验。

操作如下:用质量和容积都相等的烧瓶收集气体,称量收集满气体的烧瓶质量。

数据见下表(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数值)。

气体 烧瓶和气体的总质量(g)
A 48.408 2
B 48.408 2
C 48.408 2
D 48.382 2
E 48.434 2
F 48.876 2
已知标准状况下,烧瓶的容积为0.293 L,烧瓶和空气的总质量为48.421 2 g,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

A、B、C、D、E、F是中学化学常见的气体。

(1)上述六种气体中,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可能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150℃时碳酸铵可以受热完全分解,则其完全分解后所产生的气态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
A.96倍 B.48倍
C.12倍 D.32倍
13.某学生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实验装置如下。

部分实验步骤:①装好实验装置。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适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高锰酸钾粉末的质量为a g。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

⑥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的第②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调整量气管高度,使其液面高度与水准管液面高度相平;②使装置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 ,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则室温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式为________(含a 、b 、c )。

(4)分析下列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假定其他操作均正确),并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前未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案
1.A 2.C 3.A
4.选C 1 mol CH 3CH===CH 2中含有9 mol 共价键,4.2 g 丙烯中含有0.9 mol 共价键,A 项错误;浓H 2SO 4变稀后不再与Cu 反应,故B 项错误;1 mol CO 与H 2消耗O 2的物质的量相同,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C 项正确;D 项,相同物质的量的OH -和CH +3含电子的数目之比为5∶4,D 项错误。

5.选A 设各固体物质均为2 mol ,则分解所得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 、3 mol 、6 mol 、2 mol ,则V 3>V 2>V 4>V 1,所以选A 。

6.选D 选项A ,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其中含有2 mol 氧原子,A 正确;选项B ,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 2,故28 g 混合气体中含有2 mol 碳原子,B 正确;选项C ,无论是92 g NO 2还是92 g N 2O 4中均含有6 mol 原子,则92 g 混合气体中必定含有6 mol 原子,C 正确;选项D,1 mo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2 mol 电子,但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不是1 mol ,所以转移的电子不是2 mol ,D 错误。

7.选C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12C 原子质量的112,即12a b
,正确;②m g 该硫原子的个数为m a ,其物质的量为m aN A
mol ,正确;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 -1,不正确;④一个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为16,则16N A 为1 mol 硫原子所含电子数,不正确。

8.选D 设金属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
则金属M 的摩尔质量为x g·mol -1
M +2HCl =MCl 2+H 2↑
1 mol 2.24 L m g x n L 1 mol m g x
=22.4 L n L ,解之得x =22.4m n
g·mol -1。

9.(1)2 4 8×6.02×1023
36 (2)③>②>①>④
(3)1.1 1.12 (4)1.2 <
10.解析:(1)开始两室内气体质量相同,物质的量不同,故分子数不同。

(2)根据2NO +O 2===2NO 2得知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故压强减小。

(3)由于气体体积未变,质量未变,故密度不变。

(4)由于O 2的物质的量与NO 相差不大,故O 2有剩余。

答案:(1)不相同 (2)减小 (3)相同 (4)有
11.解析:设烧瓶的质量为m ,盛空气时,48.421 2 g -m 29 g·mol -1×22.4 L·mol -1=0.293 L ,m =48.04 g ,再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得:
48.408 2 g -48.04 g M A g·mol -1=0.293 L 22.4 L·mol
-1,M (A)=28。

同理可推出D 、E 、F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30、64。

答案:(1)SO 2 (2)30 (3)N 2、CO 、C 2H 4
12.选 C 150℃时碳酸铵受热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2CO 3=====△2NH 3↑+H 2O↑
+CO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1 mol 即96 g 碳酸铵受热完全分解,则反应后所生成混合气体的质量亦应为96 g 。

所以,反应后生成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混)=m [NH 42
CO 3]4 mol =96 g 4 mol =24 g·mol -1。

又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之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则有:ρ(混)/ρ(H 2)=M (混)/M (H 2)=24/2=12。

13.解析:(1)有气体物质参加的化学实验,在实验开始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读数前要先将气体冷却至室温,然后调整量气管的高度使两液面相平。

(3)设室温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 m ,由反应2KMnO 4=====△ K 2MnO 4+MnO 2+O 2↑可知:生成O 2
的质量为(a -b )g ,则a -b g 32 g·mol -1=c L V m ,故V m =32c a -b
L·mol -1。

(4)①因为计算式中运用的是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因此,KMnO 4是否完全分解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③未恢复到室温,则气体体积偏大,即c 偏大,故V m 偏大。

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 (2)②①③
(3)32c a -b
L ·mol -1 (4)①无影响 ②无影响 ③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